×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体系及应用研究

包邮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体系及应用研究

¥100.7 (7.3折) ?
1星价 ¥100.7
2星价¥100.7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622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030562227 ; 978-7-03-056222-7

内容简介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体系及应用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猕猴桃和二荆条辣椒的碳排放和固碳水平进行监测,并核算相应的碳足迹,分析猕猴桃鲜果和二荆条辣椒鲜果的碳标签,开发了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系统,并进行应用。《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体系及应用研究》分为9章,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碳标签的研究方法、野外碳排放监测、碳足迹核算、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调查、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系统开发及应用。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背景 1
1.2 碳标签研究进展 2
1.2.1 碳标签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4
1.2.2 碳标签在中国的实施现状 5
1.3 研究内容 7
1.4 研究方法 8
1.4.1 猕猴桃、二荆条辣椒碳标签研究方法 9
1.4.2 猕猴桃碳排放监测 25
1.4.3 二荆条辣椒碳排放监测 27
1.4.4 主要仪器及测定方法 29
1.4.5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系统设计 29
第2章 研究区域概述 37
2.1 进行碳排放实测和碳足迹核算的研究点位 38
2.1.1 研究点位 38
2.1.2 都江堰市自然资源 40
2.1.3 都江堰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1
2.1.4 胥家镇概况 43
2.1.5 胥家镇圣寿社区概况 44
2.2 只做碳足迹核算的研究点位 45
2.2.1 研究点位 45
2.2.2 蒲江县概况 46
2.2.3 蒲江县自然资源 47
2.2.4 蒲江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9
2.2.5 蒲江县猕猴桃产业概况 51
第3章 猕猴桃碳标签实测结果 54
3.1 猕猴桃果树、土壤CO2排放量 54
3.2 猕猴桃果树TC、TOC含量 58
3.3 猕猴桃土壤TC、TOC含量 59
3.4 猕猴桃土壤固碳能力 65
3.5 猕猴桃碳标签 68
第4章 二荆条辣椒碳标签实测结果 71
4.1 二荆条辣椒、土壤CO2排放量 71
4.2 二荆条辣椒植株TC、TOC含量 74
4.3 二荆条辣椒土壤TC、TOC含量 75
4.4 二荆条辣椒土壤固碳能力 77
4.5 二荆条辣椒碳标签 80
第5章 农业果蔬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查证标准 84
5.1 猕猴桃各个LCA环节碳足迹核算与查证参考指南 84
5.1.1 猕猴桃场地整理阶段LCA环节 84
5.1.2 猕猴桃嫁接阶段LCA环节 88
5.1.3 猕猴桃生产与田间管理阶段LCA环节 92
5.1.4 猕猴桃果实收获阶段LCA环节 97
5.1.5 猕猴桃鲜果产品销售阶段LCA环节 101
5.1.6 猕猴桃鲜果产品消费后废物处理阶段LCA环节 105
5.1.7 猕猴桃鲜果产品所有LCA环节汇总 108
5.1.8 猕猴桃鲜果产品所有LCA环节—碳标签 111
5.2 二荆条辣椒各个LCA环节碳足迹核算与查证参考指南 112
5.2.1 二荆条辣椒场地整理阶段LCA环节 112
5.2.2 二荆条辣椒种苗阶段LCA环节 116
5.2.3 二荆条辣椒生产与田间管理阶段LCA环节 121
5.2.4 二荆条辣椒果实收获阶段LCA环节 128
5.2.5 二荆条辣椒产品销售阶段LCA环节 130
5.2.6 二荆条辣椒消费后废物处理阶段LCA环节 134
5.2.7 二荆条辣椒产品所有LCA环节汇总 136
5.2.8 二荆条鲜辣椒鲜产品所有LCA环节汇总—碳标签 139
第6章 四川省农业果蔬产品类别规则制定的制度初探 141
6.1 农产品的含义 141
6.1.1 国内对农产品含义的认识 142
6.1.2 国外对农产品含义的认识 142
6.2 农产品的分类 143
6.2.1 农产品分类的国际现状 143
6.2.2 农产品分类的国内现状 147
6.3 我国种植业农产品分类现状 149
6.3.1 种植业和种植业产品 149
6.3.2 初级农产品 150
6.3.3 我国种植业产品分类的标准现状 150
6.3.4 四川省蔬菜和水果清单 152
6.3.5 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153
6.3.6 对四川省低碳果蔬农产品分类方法建议 156
6.4 农产品PCR制定的制度建议 158
6.4.1 农产品PCR的研究思路 159
6.4.2 制定农产品PCR的制度 159
6.4.3 四川省猕猴桃和二荆条辣椒农产品PCR制定的制度实施方案 160
6.4.4 制订农产品PCR的审议 163
第7章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系统及应用 165
7.1 开发背景及意义 165
7.2 系统概要设计 165
7.2.1 系统分析 165
7.2.2 系统目标 166
7.2.3 系统模块划分 166
7.2.4 系统功能结构 167
7.2.5 程序运行环境 167
7.2.6 数据库设计 167
7.3 系统实现与成果应用展示 178
7.3.1 登录模块的设计及主界面设计 178
7.3.2 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与展示 179
7.3.3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系统(1.0版本)的安装 199
7.3.4 系统运行平台的常见问题 199
7.4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系统(1.0版本)的应用展示 200
7.4.1 都江堰胥家镇邹华刚猕猴桃种植户的本系统应用展示 201
7.4.2 赵古福二荆条辣椒种植户的本系统应用展示 216
7.4.3 江余富二荆条辣椒种植户的本系统应用展示 230
7.4.4 成都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种植的本系统应用展示 244
7.5 系统的功能和技术先进性 259
7.6 数据库系统应用的效益与继续开发 260
7.6.1 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效益 260
7.6.2 后续开发 260
7.7 数据库系统项目存在的问题 261
第8章 低碳环保农业果蔬产品碳标签调查结果 262
8.1 碳标签调查量 262
8.2 碳标签调查结果 263
8.2.1 碳标签调查详情 263
8.2.2 碳标签调查结论 289
8.3 推行四川省低碳猕猴桃和二荆条辣椒碳标签的策略 289
第9章 主要结论 292
参考文献 300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背 景 2006年,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全球以每年1%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Cairncross,2006)。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低碳发展意识开始受到关注。同时,在全球环境变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Cairncross,2006;Guan et al.,2014;Kennedy et al.,2014;Bertram et al.,2015)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而农产品的碳标签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Oberndorfer et al.,2007;Getter et al.,2009;Berndtsson,2010;MacIvor et al.,2011;Whittinghill et al.,2014)。 当前,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减少负面影响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碳标签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低碳转型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量化的指数,以一种易于理解的形式反映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进而提高社会的低碳消费意识,促进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CO2是一种重要的红外吸收气体,对温室效应乃至全球变暖有着重要的作用(徐世晓 等,2001)。温室效应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等(周盛兵 等,2013)。在我国,随着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会对我国的水、土、生物等资源的供给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王铮 等,2001)。控制CO2的排放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尤为重要。不但工业系统要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农业生产系统同样责无旁贷,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与耗用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有关。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张莉侠 等,2011)。要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对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全周期管理。从原则上来说,碳的排放应该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测算,也就是从投入品的生产以及用途,到产品的*终消费与分解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测算,即所谓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袁平红,2012)。为了使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碳足迹信息,需要使用碳标签(carbon label)表示某种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陈泽勇,2010;Koos,2011)。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和消耗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碳足迹)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即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标签的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碳排放量更低的商品或服务,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问题的目的(Edwards et al.,2009;余运俊 等,2010;Koos,2011)。国外产品碳标签理论研究日趋完善(Vandenbergh et al.,2010;Vandenbergh et al.,2011;Cohen et al.,2012;Th Gersen et al.,2016),产品碳标签实践与应用日渐兴起,并正式涉及农产品碳标签制度的应用,国内对产品碳标签的研究还处于理论介绍阶段,但国内外均未深究农产品碳标签制度与低碳农业发展的内在联系。面对国外已有的碳标签壁垒和潜在的国际贸易碳壁垒,如何发展低碳农业和低碳农产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邓明君 等,2010)。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公众对碳足迹、碳标签还不熟悉,推行低碳消费更无从谈起。 因此,增强我国消费者环保意识,引导低碳消费,才能使碳标签制度的实施有广泛的消费基础(陈洁民,2010)。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暖问题,降低CO2排放量已被列入政府的政策目标。为确保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达成,我国从低碳省市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及低碳产品认证管理等各方面多措并举,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意识,引导低碳生产与消费,促成全社会的温室气体减排。尽管碳标签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市场化减排手段,在国外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与实施,然而在我国,碳标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公众与企业对它的认知仍相当有限(蔡雪娇,2016)。 我国是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还停留在终端检验阶段。虽然这种方式针对终端消费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从末端控制向过程风险控制转变的趋势,即必须对农产品整个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进行必要的监控,而碳标签技术就是针对整个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全程监控,以实现CO2减排的目的。四川省果蔬品种繁多,种植也颇具规模,但目前没有关于碳标签及其应用的报道。碳贸易必须考虑环境标准与成本,实施环境监管及保护对于碳贸易影响尤其重要。建立碳标签体系是我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理论依据。因此,四川积极开展碳标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碳标签研究进展 碳排放和气候变暖随着相关可持续产品种类与数量的显著增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碳标签减少国家贸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潜在的影响。因此,产品碳标签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Upham et al.,2011;Cohen et al.,2012;Sharp et al.,2013;Wu et al.,2014)。 碳标签涉及两个标准,包括PAS(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食品安全公共可用规范) 2050 (BSI,2011)和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14067 (Greenhouse Gas Protocol,2011),二者均提供了测定产品生命周期原则,但是没能为每个产品提供足够的集成规律或行业准则(Cohen et al.,2012)。 关注产品碳标签的消费者也逐渐增多。碳足迹受到普遍关注(Hammond,2007),*适用的碳标签计算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或碳的输入-输出分析(Matthews et al.,2008;Weidema et al.,2008)。碳标签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很多行业受到关注(Stefan et al.,2016;Grebitus et al.,2016;MacWilliam et al.,2016;Th Gersen et al.,2016),特别是在食品领域(Plassmann et al.,2010;Gadema et al.,2011;Liu et al.,2015;Madin et al.,2015;Leach et al.,2016;Miao et al.,2016)。 国外产品碳标签理论研究日趋完善,产品碳标签实践与应用日渐兴起,并正式涉及农产品碳标签制度的应用,国内对产品碳标签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阶段,但国内外均未深究农产品碳标签制度与低碳农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碳标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发现(张淑媛,2015):发展水平相同的两国进行国际贸易时,其中一个国家实行了碳标签制度,另一个国家也会实行碳标签制度,并且两国在碳足迹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两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时,当发达国家实行了碳标签制度,发展中国家出于本国利益考虑,短期内不会实行碳标签制度;企业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时,由于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实力悬殊,发达国家针对小型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时,一些小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会选择退出该国市场;发达国家实行碳标签制度后,虽然有能力支付诉讼、核算等带来的成本,但是会使发达国家损失部分利益。 从经济效应角度分析碳标签对国际贸易进出口双方的影响可以发现(张淑媛,2015):进口国的碳标签制度在短期内会造成出口国贸易种类和贸易数量的减少,通过提高生产成本来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同时也会造成出口国社会福利的下降和贸易条件的恶化。但是从长期来看,出口国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冲破进口国的限制,实现贸易量的增加、社会福利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改善;进口国实行碳标签制度后,短期内或许可以实现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提高社会福利、改善贸易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作用将会消失,贸易条件不一定能得到改善,社会福利的增加也难以实现。 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工具之一,碳标签制度的构建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低碳经济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深化环境标志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低碳社会的应有之义。未来,低碳经济无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一国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竞争力形成不可忽视的有效措施,开展碳标签制度势在必行。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地建立并实施碳标签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在理论上,可以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且合理有效的碳标签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应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学基础理论和环境标志制度。在应用上,通过碳标签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碳排放来源的透明化,驱动企业在生产环节进行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低碳壁垒;同时,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碳标签的应用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低碳消费理念,选择碳排放量更低的商品,让消费者从需求端的角度,自觉对抗气候变化(胡维潇,2016)。 目前,碳标签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在引领绿色消费、推动企业转型、改善大气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碳标签制度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证,并以此来确定具体的核算标准、认证制度、使用制度等。同时,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也需要健全(胡维潇,2016)。 1.2.1 碳标签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1.2.1.1 英国 英国是*早推行碳标签制度的国家。负责推行该制度的机构是英国Carbon Trust公司(碳信托有限公司,也叫碳基金公司),该公司是由英国政府资助成立的非营利性公司。英国政府通过该公司与国内各企业和公共部门合作,鼓励企业推行碳标签制度,发展低碳经济。英国的碳标签制度以试点的形式进行。2007年3月,Carbon Trust推出国内首批加注碳标签的产品,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批加注碳标签的产品。此次碳标签试点范围比较窄,仅仅涉及少数消费类产品,包括薯片、奶昔、洗发水等;2008年2月,Carbon Trust将碳标签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把特易购(英国*大连锁百货)、可口可乐、Boots(以药房为主的国际医药保健美容集团)等大型企业纳入碳标签推广的范围(陈泽勇,2010)。 碳标签标示的碳排放量就是碳足迹。为了能够用标准化方法来核算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2006年底,Carbon Trust开始致力于研究评价碳足迹的方法,并在2008年10月发布了《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PAS2050)。从此,英国建立了自己的碳足迹核算体系,也为其他国家的碳足迹核算提供了借鉴。英国的碳标签以“足印”为主体形象,整个标签设计包括碳排放量、足印形象、制造商的减排承诺、Carbon Trust认可标注及碳标签网络地址。 英国推行的碳标签与其他国家的碳标签相同,都标注了碳排放量,但是它也有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标注了该产品生产企业的减排承诺,如果企业没有达到承诺中的碳减排标准,那么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低碳标签(黄文秀,2012)。 Carbon Trust在2015~2016年参与了1100多个碳标签项目,有38个国家参与到碳标签工作中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