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密云水库浮游生物图鉴

包邮北京密云水库浮游生物图鉴

1星价 ¥314.4 (7.9折)
2星价¥314.4 定价¥3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077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030707703 ; 978-7-03-070770-3

内容简介

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和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本书收录了近10年(2011~2020年)在密云水库采集到的161属367种(含变种和变型)浮游生物。其中,浮游植物98属262种,包括蓝藻门17属43种,硅藻门23属71种,金藻门4属7种,黄藻门3属3种,隐藻门3属4种,甲藻门5属9种,裸藻门4属14种,绿藻门39属111种;浮游动物63属105种,包括原生动物18属28种,轮虫23属44种,枝角类14属23种,桡足类8属10种。全书对所有物种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其在密云水库的生境分布进行了描述,并附有外部形态鉴定特征的光学显微图片。

目录

目录
**部分 总论篇
1 密云水库概况 2
2 研究方法 8
第二部分 浮游植物篇
蓝藻门Cyanophyta 19
棒胶藻属Rhabdogloea 20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21
隐球藻属Aphanocapsa 23
平裂藻属(裂面藻属)
Merismopedia 24
束球藻属(楔形藻属/索球藻属)
Gomphosphaeria 29
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 31
粘球藻属Gloeocapsa 34
微囊藻属Microcystis 36
颤藻属Oscillatoria 42
节旋藻属Arthrospira 47
螺旋藻属Spirulina 48
鞘丝藻属Lyngbya 49
泽丝藻属Limnothrix 50
鱼腥藻属Anabaena 51
金孢藻属Chrysosporum 53
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54
尖头藻属Raphidiopsis 55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57
直链藻属Melosira 58
小环藻属Cyclotella 62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64
冠盘藻属Stephanodiscus 65
根管藻属Rhizosolenia 67
星杆藻属Asterionella 68
针杆藻属Synedra 69
脆杆藻属Fragilaria 73
等片藻属Diatoma 77
曲壳藻属Achnanthes 78
舟形藻属Navicula 80
羽纹藻属Pinnularia 84
布纹藻属Gyrosigma 87
美壁藻属Caloneis 88
双壁藻属Diploneis 89
辐节藻属Stauroneis 91
桥弯藻属Cymbella 92
内丝藻属Encyonema 96
双眉藻属Amphora 98
异极藻属Gomphonema 100
菱形藻属Nitzschia 105
波缘藻属(波纹藻属)
Cymatopleura 110
双菱藻属Surirella 112
金藻门Chrysophyta 117
锥囊藻属Dinobryon 118
金杯藻属Kephyrion 122
棕鞭藻属Ochromonas 123
鱼鳞藻属Mallomonas 124
黄藻门Xanthophyta 127
黄管藻属Ophiocytium 128
葡萄藻属Botryococcus 129
膝口藻属Gonyostomum 131
隐藻门Cryptophyta 133
蓝隐藻属Chroomonas 134
隐藻属Cryptomonas 135
缘胞藻属Chilomonas 137
甲藻门Dinophyta 139
裸甲藻属Gymnodinium 140
薄甲藻属Glenodinium 142
多甲藻属Peridinium 143
拟多甲藻属Peridiniopsis 145
角甲藻属Ceratium 147
裸藻门Euglenophyta 149
裸藻属Euglena 150
扁裸藻属Phacus 156
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158
鳞孔藻属Lepocinclis 161
绿藻门Chlorophyta 163
衣藻属Chlamydomonas 164
素衣藻属Polytoma 167
四鞭藻属Carteria 168
壳衣藻属Phacotus 169
实球藻属Pandorina 170
杂球藻属Pleodorina 171
小球藻属Chlorella 172
顶棘藻属Lagerheimiella 174
被刺藻属Franceia 176
四角藻属Tetraedron 177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 181
蹄形藻属Kirchneriella 183
月牙藻属Selenastrum 185
四棘藻属Treubaria 187
弓形藻属Schroederia 188
绿球藻属Chlorococcum 190
微芒藻属Micractinium 192
多芒藻属Golenkinia 194
球囊藻属Sphaerocystis 196
浮球藻属Planktosphaeria 197
并联藻属Quadrigula 198
卵囊藻属Oocystis 199
网球藻属Dictyosphaerium 202
盘星藻属Pediastrum 204
栅藻属Scenedesmus 211
四星藻属Tetrastrum 217
十字藻属Crucigenia 219
双形藻属Dimorphococcus 221
韦氏藻属Westella 222
空星藻属Coelastrum 223
绿星球藻属Asterococcus 225
毛鞘藻属Bulbochaete 227
新月藻属Closterium 228
鼓藻属Cosmarium 232
叉星鼓藻属Staurodesmus 237
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 238
柱形鼓藻属Penium 242
水绵属Spirogyra 243
转板藻属Mougeotia 245
第三部分 浮游动物篇
原生动物Protozoa 251
变形虫属Amoeba 252
砂壳虫属Difflugia 253
太阳虫属Actinophrys 256
光球虫属Actinosphaerium 257
板壳虫属Coleps 258
栉毛虫属Didinium 260
膜袋虫属Cyclidium 262
豆形虫属Colpidium 263
钟虫属Vorticella 264
累枝虫属Epistylis 267
喇叭虫属Stentor 269
弹跳虫属Halteria 270
急游虫属Strombidium 271
侠盗虫属Strobilidium 272
楯纤虫属Aspidisca 273
拟铃虫属Tintinnopsis 274
足吸管虫属Podophrya 276
球吸管虫属Sphaerophrya 277
轮虫Rotifera 279
轮虫属Rotaria 280
狭甲轮属Colurella 282
鞍甲轮属Lepadella 283
鬼轮属Trichotria 284
臂尾轮属Brachionus 285
平甲轮属Platyias 290
须足轮属Euchlanis 291
龟甲轮属Keratella 292
腔轮属Lecane 294
单趾轮属Monostyla 296
晶囊轮属Asplanchna 298
高跷轮属Scaridium 300
彩胃轮属Chromogaster 301
无柄轮属Ascomorpha 302
同尾轮属Diurella 303
异尾轮属Trichocerca 304
多肢轮属Polyarthra 307
疣毛轮属Synchaeta 309
皱甲轮属Ploesoma 311
巨腕轮属Pedalia 313
三肢轮属Filinia 314
聚花轮属Conochilus 316
胶鞘轮属Collotheca 317
枝角类Cladocera 319
薄皮溞属Leptodora 320
仙达溞属Sida 321
秀体溞属Diaphanosoma 323
溞属Daphnia 325
低额溞属Simocephalus 328
船卵溞属Scapholeberis 331
裸腹溞属Moina 333
象鼻溞属Bosmina 335
基合溞属Bosminopsis 337
弯尾溞属Camptocercus 339
尖额溞属Alona 340
平直溞属Pleuroxus 342
盘肠溞属Chydorus 344
锐额溞属Alonella 345
桡足类Cepepoda 347
真剑水蚤属Eucyclops 348
小剑水蚤属Microcyclops 349
拟剑水蚤属Paracyclops 351
中剑水蚤属Mesocyclops 353
剑水蚤属Cyclops 355
华哲水蚤属Sinocalanus 357
许水蚤属Schmackeria 358
荡镖水蚤属Neutrodiaptomus 360
参考文献 364
中文名索引 367
拉丁名索引 373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部分 Chapter 总论篇 1 密云水库概况 1.1 密云水库自然地理 1 地理位置 密云水库位于京郊密云城北山区,地处40°19′~41°31′N,115°25′~117°33′E,横跨潮河、白河主河道上,距北京中心城区约100 km,是华北地区*大的水库,也是亚洲*大的人工湖。该水库设计是以城市供水、流域防洪、农业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主的综合型水库,*大库容量为43.75亿m3,*大水面面积为188 km2。水库东南侧靠燕山西端,南侧为军都山,西屏大马群山,北接坝上高原。水库上游所控制流域面积的2/3在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涉及沽源、赤城、崇礼、怀来、宣化、丰宁、滦平、兴隆、承德等县(区);1/3在北京市,包括密云、怀柔、延庆等区。 2 地形地貌 密云水库集水区位于燕山山脉中段,三面环山,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3%。由于地壳运动加之长期风雨侵蚀等外力作用,使集水区内地表形成了山峦起伏、断裂纵横的侵蚀构造地貌景观。东西两侧高,自北向南倾斜,平均高程约1500 m。水库的东、西、北部为山区,西北部以海拔1000~2290 m的中山为主,山高坡陡,峰峦叠起,沟谷狭窄,遇暴雨容易形成灾害,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区内著名的山峰有雾灵山(2118 m)、云雾山(2047 m)、东猴顶山(2293 m)、海陀山(2241 m)等;东南部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水库四周及库南海拔200~350 m为丘陵区,区域内*高山峰为云蒙山,海拔为1414 m。丘陵山地坡度为20°~35°,潮河、白河河岸坡度为70°~90°。河流发育呈树枝状格局,与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 3 地质 密云水库周边岩石边坡一般较缓,库盆及周边岩石的风化深度一般为数米到十余米,岩石渗透性较小,属微弱透水岩石,断层带多为挤压破碎带,胶结良好,渗透性更小。水库及周边地带第四系覆盖层多为砂质黏土,减少了水库渗漏,水库周围无喀斯特地貌。密云水库周边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缓慢升降运动为主,垂直变形幅度相对较小。库区周围基岩裸露,主要是块状坚硬岩石。库区地质环境良好,山间盆地及南部山前平原为第四系沉积物,厚度一般小于50 m,岩土体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好,地表植被覆盖较好,地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密云水库库区主要为太古代变质岩系及震旦纪中下部地层分布,均由分布范围较广的变质岩组成,个别间有石灰岩层,其中变质岩以片麻岩为主,夹有麻粒岩、混合岩;阳坡地带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为主。 4 土壤 密云水库集水区内土壤主要为褐土、棕壤、草甸土和栗钙土。其中,以褐土分布*广,主要分布在150~6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面积约8957.3 km2,占流域内土壤总面积的60.23%;棕壤主要分布在600~700 m的低山阴坡,直到2293 m的中低山均有分布,面积约5114 km2,占34.4%;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占1.9%;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北部坝根一带,占2.2%。山地丘陵多为壤土,块状结构,通透性差,易板结。土壤垂直分布规律自高而低分别为山地草土、山地棕壤、粗骨性棕壤、淋溶褐土、粗骨性淋溶褐土。高山区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湿润;而低山丘陵区多为风化岩残屑混合物,土层较薄。土壤pH 5.9~8.5,大多呈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养分总趋势为氮、磷缺乏,钾较充分,有机质含量山地较平原高。 5 河流和水系 密云水库河流水系中,主要支流有潮河、白河、清水河、安达木河、牤牛河、白马关河、蛇鱼川河、对家河等。其中,潮河位于北京东北,源于河北省丰宁县槽碾沟南山,经滦平县到古北口入北京市密云区境内。密云水库建成后,潮河分为密云水库上游和下游两段,在密云区境内上游长24.2 km,流域面积232.53 km2,为山地;下游长23.4 km,流域面积217 km2,为平原。白河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境内,上游长25 km,流域面积203 km2;下游长13.2 km,流域面积117 km2。潮河和白河在密云城区交汇形成一条河——潮白河。另有一条京密饮水渠自密云水库白河出口往北京城区通水,途经怀柔水库直达玉渊潭。 6 气候特征 密云水库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约150天,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流域气候以马营、独石口为界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气候带,即北部为中湿半干旱森林草原气候带,南部为暖湿半湿润山地气候带。密云水库年均温约10.5℃,昼夜温差大于12℃,春季日较差*大,夏季*小。流域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700 m以下的山地属暖温半湿润气候,≥10℃年积温在3500℃以上;海拔700~1000 m的山地属中温半湿润气候,≥10℃年积温为1700~3500℃;海拔1000~1900 m的山地属寒温半湿润气候,≥10℃年积温小于1700℃;超过1900 m的亚高山草甸地区属冷温半湿润气候。 7 水文 密云水库集水区主要为海河流域潮白河水系,潮白两河纵贯南北汇合于密云城区西南30 km处,集水区内河网密度约0.3 km/km2。水库净蓄水量与流域内径流量呈正相关。潮白河属季节性河流,其水量变化与降水存在明显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分布决定了径流在年际、年内及时段上的分配特征。汛期降雨所形成的地表径流是潮白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枯水期则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全年径流量的70%集中在6~9月汛期。丰水年与枯水年变化频繁,交替发生,水量变化较大,偏枯水年及枯水年约占41%,偏丰水年及丰水年占35%,平水年占24%。丰水年连续一般不超过2年。以汛期径流量为例,多年平均为6.55亿m3,而*大年份(1973年)为19.05亿m3,*小年份(2000年)为0.738亿m3,相差24.8倍。 水库流域内土壤侵蚀严重。水库上游为土石山区,表面土壤层薄,侵蚀物质多为大颗粒卵石、砾石,以推移质形式运动,并在沟道、河道内淤积,水库来水量的含沙量低,且多形成于6~9月暴雨。潮河平均含沙量约3.3 kg/m3,白河约2.95 kg/m3,年平均输沙量共计约270万kg/m3。 8 降水与蒸发 密云水库流域内降水量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一般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均降水量为300~700 mm。其中,赤城县*小,一般不足400 mm;潮河和白河流域较多,为600~700 mm。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流域山脊地形成为东南气流运行的天然屏障,从而形成山前(迎风坡)多雨带,常形成暴雨中心,全年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夏季雨量多集中在几场降雨之中,有时一次暴雨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暴雨中心多出现在九松山(密云)、溪翁庄(密云)、枣树林(怀柔)、千家店(延庆)一带。流域内大气的相对湿度年均值约70%。密云水库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均匀,蒸发量随气温、湿度、风速等发生变化。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92.6 mm,全年*小蒸发量一般出现在1月或12月,占全年蒸发量的5%左右;全年*大蒸发量一般出现在5月或6月,占全年蒸发量的30%左右。 1.2 密云水库历史沿革及其功能 潮白河是流经北京市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在滋润京津大地的同时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据历史记载,近500年来,潮白河的洪水曾5次灌北京,8次淹天津,总计冲垮房屋2.2万间,38万人受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消除潮白河水患,解决京津地区水荒问题,党和国家决定启动密云水库修建工程。密云水库修建始于1958年9月,当时国家经济仍处于困难时期,京津冀20多万建设大军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参与到水库的建设中。1959年8月,白河和潮河两座主坝及其他5座副坝先后达到或超过拦洪高程,成功实现拦洪。1960年9月,密云水库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宏伟计划。密云水库工程量包括2座主坝、5座副坝、3条隧洞、2条导流廊道、3条溢洪道、2座电站和1个调节池,是当时已拦洪水库中工程量*大的综合水库。这座靠人力一手一脚、一铲一锹、一砖一瓦建设出来的水库,工期之短、工效之高、质量之好堪称新中国成立之后水利建设的楷模。密云水库建设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多次亲临水库工地视察,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七次视察指导工作。2009年,密云水库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2012年,被评为“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密云水库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潮河、白河的水患,保护了京津冀千万人口的安全,而且在供水、灌溉、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水库建成后拦蓄流量大于1000 m3/s的洪峰30余次,减淹土地累计近200万hm2。1949年前,北京市区的地表供给水源仅有西郊的玉泉山,年平均供水量仅为3000万m3,随着首都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源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水库建成后年平均供水量5.4亿m3,为北京地区提供约2/3的生活用水(王建平等,2006)。 20世纪末,北京市降水和入库水供给资源连年不断减少。20世纪50年代水库大坝处年均入库径流量为15.5亿m3;60、70年代水库年均入库径流量降低,分别为12.1亿m3和13.2亿m3;80年代后入库水量急剧减少,1980~2000年年均入库径流量仅为7.6亿m3。相应地,水库年均供水量从20世纪80、90年代的6.3亿m3,降低到2004~2009年的2.9亿m3,密云水库的供水功能逐年衰减(李万智等,2013)。1999~2015年,密云水库*大蓄水量减少了49%(图1-1)。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与生产用水需求,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开采总量的 54.78%(王道波等,2005)。 2015年9月,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竣工通水,江水千里驰援,有效缓解了首都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使得密云水库蓄水量持续增加,首都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工程规划,北京平均每年接受调水约10.5亿m3,*高调水量约16亿m3,*低调水量约8亿m3。调水期间蓄水量逐年提升,库区水位不断升高,由2015年调水前的136 m升高至2020年的148 m。库区蓄水量由调水前2015年9月底的8.76亿m3增加到2020年12月的24.8亿m3(图1-2),年平均水位由2015年的133.7 m升高至2020年的147.2 m(图1-3)。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形成了南水北调来水、本地地表和地下水资源联合的多水源供水局面,大幅提高了水资源供给的保障程度,增加了北京市当地水资源的战略储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