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引性经济权力在中国外交中的运用方式研究

包邮吸引性经济权力在中国外交中的运用方式研究

1星价 ¥38.4 (7.4折)
2星价¥38.4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2210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7页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308221047 ; 978-7-308-22104-7

本书特色

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经济议题的地位上升,军事议题的地位下降。通过经济力量谋求权力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并且,与其他权力手段相比,经济权力有其特殊的作用方式。特别是吸引性经济权力,它通过黏性力量发挥作用。本书通过中国运用经济权力的实践,提出了吸引性经济权力的概念,并将分析其作用机制和运用方式。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拥有日益增加的经济权力资源。获取经济权力资源后,如何有效地运用经济权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另外,相较于强制性经济权力手段,吸引性经济权力手段不仅更符合中国的和平外交理念,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由此,本书提出了“吸引性经济权力”的概念,并以中国的外交实践为经验材料,将吸引性经济权力的运用方式归纳为四种——结构型经济激励、扩散型经济激励、指向型经济激励和施压型经济激励,分别界定其概念、总结其特点、分析其案例。本书认为,在日益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中,恰当巧妙地运用吸引性经济权力,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展现大国形象、发展友好关系。

目录

**章 导言
**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来源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关于权力的研究
二、关于经济权力的研究
三、关于吸引性经济权力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点
四、本书框架
第二章 吸引性经济权力的理论解释
**节 吸引性经济权力的作用机制
一、经济权力是一种黏性权力
二、吸引性经济权力的作用路径
第二节 吸引性经济权力的运用方式
一、权力运用与利益
二、权力运用与外交策略
第三节 吸引性经济权力的效果评价机制
一、吸引性经济权力作用效果的评价标准
二、吸引性经济权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结构型经济激励
**节 结构型经济激励的概念
一、不对称相互依赖的权力观
二、结构性相互依赖的权力观
第二节 结构型经济激励的作用机理
一、外交政策的“双层博弈”
二、国际关系问题领域的分化及联系
第三节 结构型经济激励的案例:波音为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游说
一、波音为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游说
二、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结构型经济激励
第四章 扩散型经济激励
**节 扩散型经济激励的概念
一、扩散型经济激励的理论来源
二、扩散型经济激励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扩散型经济激励的作用机理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二、软权力理论
三、扩散型经济激励对二者的中和
第三节 扩散型经济激励的案例:中国对非洲援助
一、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基本情况及效果
二、以对外援助实现扩散型经济激励
第五章 指向型经济激励
**节 指向型经济激励的概念
一、指向型经济激励是特定的互惠
二、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第二节 指向型经济激励的作用机理
一、资源依赖理论
二、中国的市场话语权
第三节 指向型经济激励的案例:好莱坞追逐中国电影市场
一、好莱坞追逐中国电影市场
二、以市场话语权实现指向型经济激励
第六章 施压型经济激励
**节 施压型经济激励的概念
一、允诺的利益
二、施压和激励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施压型经济激励的作用机理
一、联系战略
二、反向激励
第三节 施压型经济激励的案例:中欧航空碳税争端
一、欧盟航空碳税的由来
二、中国运用施压型经济激励
第七章 结论
**节 吸引性经济权力余论
一、经济实力转化为经济权力
二、吸引性经济权力做利益的加法
三、吸引性经济权力四种方式相辅相成
第二节 经济吸引与经济制裁的关系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辨析
二、经济吸引与经济制裁的关系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吸引性经济权力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与内涵
二、以增量改进方式发挥经济吸引力
第四节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常璐璐,1987年生,河南平顶山人,2016年毕业于复且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在《世界经济与政洽》《外交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