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3443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030344311 ; 978-7-03-034431-1

内容简介

柯俊院士是我国有名的材料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兼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柯俊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大型图书出版项目《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之一,为学部重点出版项目。柯俊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要奠基人,以“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信念,分别婉拒美、德、英等国各大学研究所的邀聘,于1953年绕印度回国。他对西方学者的名言:“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1吨钢的作用,远超过在英美的作用,尽管工作条件差,但是物质条件并不是一切。”代表了中国爱国志士的铮铮誓言。本书适合广大青年学生、科技工作者阅读。

目录

目录
总序(路甬祥) / i
序言(徐匡迪) / III
上篇
**章 黄岩柯家 / 3
一、三君八俊满橘乡 / 3
二、追溯元代柯氏 / 4
三、石榴花开的日子 / 5
四、柯氏儿女皆俊杰 / 6
第二章 辗转求学 / 9
一、那些少年往事 / 9
二、**次流亡 / 11
三、就读河北一中 / 14
四、两年的预科班生活 / 15
五、动荡时势下的多彩大学生活 / 16
六、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前排 / 22
七、辗转武汉求学路 / 24
第三章 八年抗战 / 30
一、投身民族抗战的热潮 / 30
二、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 / 31
三、督迁大冶各厂矿 / 31
四、*后关头的武汉抢运 / 33
五、亲历武汉的沦丧 / 35
六、辗转抗日到越南 / 36
七、艰苦运输中的趣事 / 37
八、重庆遭日军轰炸 / 38
九、恪尽职守在缅甸 / 39
十、穿梭在密林群山之中 / 40
十一、不辱使命——在印度 / 41
第四章 留英十年 / 45
一、科技救国赴英伦 / 45
二、师从顶级大师汉森教授 / 46
三、伯明翰大学的终身讲师 / 49
四、志同道合“下午茶” / 49
五、结婚日选在“九 一八” / 52
六、“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 / 56
七、祖国,我回来了! / 59
八、关爱父母,抚育弟妹 / 59
中篇
第五章 志存高远 忠诚教育事业 / 63
一、毅然走进钢铁学院 / 63
二、创建中国**个金属物理专业和筹建金属物理化学专业 / 66
三、创建科学技术史研究生专业 / 70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师者 / 70
五、花甲老人光荣入党 / 73
六、重视幼儿及少年教育 / 74
七、“我的科技馆情缘” / 76
八、“没有围墙的大学” / 78
九、言传身教全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 81
十、勤奋好学不断更新知识 / 84
第六章 穷格物理 业终大成——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 / 86
一、阐明钢中过热和过烧机制 / 86
二、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国际称道的Mr. Bain / 87
三、发展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 90
四、结合国情发展研究应用新材料 / 93
五、重视战略工业传统金属材料的研究推广 / 95
六、促进半导体缺陷结构研究 / 100
七、发起和指导超级钢的研究 / 101
八、参与国防工业科研 / 115
九、担任《金属学报》主编 / 116
十、远见卓识创建学会 / 119
十一、服务社会矢志不渝 / 127
第七章 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 / 129
一、全国首开电子显微学 / 129
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艰辛历程 / 130
三、悉心培养中国电子显微镜人才 / 132
四、友好的中日电子显微镜交流 / 138
五、填补国内电子显微镜教材的空白 / 142
第八章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 144
一、走进冶金史的长河 / 144
二、三个“世界之*” / 146
三、中国冶金史研究的重大发现与新进展 / 154
四、BUMA:世界冶金史的纽带 / 168
五、获“Iron Master”称号 / 174
六、走向灿烂的未来 / 179
下篇
第九章 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 / 185
一、勾勒金属物理专业发展蓝图 / 185
二、为创建金属物理勤学俄语 / 189
三、金物大楼系心血 / 190
四、“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典型” / 191
五、“四大名旦”同台唱 / 192
六、非常“4+1”会议 / 194
七、讲义中的辛勤汗水 / 195
八、“请进来,送出去” / 196
九、金属物理桃李满天下 / 199
第十章 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 201
一、“文化大革命”后**所与国外合作的高校 / 201
二、北京科技大学加速走向国际舞台 / 205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积极促进者和执行者 / 207
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份重要报告 / 212
五、适应21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尝试 / 213
附录A 柯俊院士主要经历/获奖情况 / 221
附录B 柯俊主要著作目录 / 224
附录C 部分约稿辑录 / 232
后记 / 265
展开全部

节选

上篇 少年坎坷求学 恩师培育教诲 抗日烽火锻炼 赴英留学深造 科技沃土成长 情系祖国难忘 **章 黄岩柯家 一、三君八俊满橘乡 “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① 柯俊祖籍浙江台州黄岩。这里风光旖旎,气候温和,水土肥沃,物产丰富,其特产蜜橘更是驰名中外,在唐代便被列为贡品,堪称世界柑橘始祖之一,黄岩也被誉为“中国蜜橘之乡”。 据史书记载,黄岩“商周属东瓯,西周徐民南徙,春秋越人东迁”。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灿烂的黄岩文明。至南宋时期,黄岩的商业发达,文风蔚然,素有“小邹鲁”的美誉。 1992年4月浙江台州籍部分院士合影前排左起:闻邦椿、左元芳、冯德培、柯召、柯俊;后排左起:蒋民华、黄志镗、吴全德、洪孟民 自南宋朱熹到樊川书院讲学之后,黄岩兴学之风日盛。从宋朝至清朝,黄岩走出了文进士258人、武进士18人,有“十八进士共一家之盛”的佳话。今日的黄岩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如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院士、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院士、金属物理学家柯俊院士、高分子化学家黄志镗院士、电子物理学家吴全德院士、材料学专家柯伟院士、药理学家池志强院士、桥梁专家方秦汉院士 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闪耀在黄岩这块富饶的沃土上。 源远流长的黄岩文明还滋养了一代代爱国志士。《弘治赤城志》记载,黄岩先辈“忠孝节义史不绝书,天下称文献者莫之先焉”,近代更流传着“起义抗拒,虽杀身破产,村落为虚,然前赴后继,至死不悔”的英勇故事。力挽宋室的右丞相杜范、辅佐文天祥抗元的杜浒、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明朝在河套御寇的曾铣,以及近代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张玉衡、王万龙,革命家、艺术家陈叔亮,坦克英雄杨阿如,战斗英雄黄仲虎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照亮了黄岩这片光荣的土地。 2002年柯俊为黄岩中学校庆题词:“得十良马,不若得 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欧冶。”“牢诵千辞万式,不若学会做人,治学,做事。” 二、追溯元代柯氏 翻开家谱,黄岩柯氏可远溯到元代的大书画家柯九思。 柯九思,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为官尽心尽责,刚正不阿,业绩显著。《光绪台州府志》载:“(柯谦)出判诸暨,治狱多平反。赋役有困民者,力争于上罢之”,是元朝仙居(今浙江台州)地位显赫的一位官员。 柯九思师从赵孟频①,自幼爱好书画,聪颖绝伦,10岁时被誉为“神童”,与大他3岁的著名画家王冕②齐名。他博学多才,面、诗、书法在当时被誉为“三绝”,尤善面竹,明刘伯温曾赞誉,“文同③之后,三百年间无此笔墨”。 柯九思作品:行书《上京宫词》 柯九思还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经他收藏的珍品名画蔚为可观。天历元年(1328年),柯九思游学南京,经引荐结识了怀王。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柯九思迁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正五品),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面的鉴定。后他因遭朝中官僚妒忌而束装南归,据说原住台州府临海,后迁居仙居。直到清朝末年,柯氏宗族才分别居住在黄岩城关横街和直下街,坊里应。 柯九思的到来,为黄岩炫目光辉的历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亭台楼阁,琴棋书画,少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多了书斋的墨香悠悠,走过元朝的金戈铁马,历经明代的世事纷争,看透大清的歌舞升平,穿越民国的烽火硝烟,柯氏家族在黄岩一代代繁衍生息、书香传承。 三、石榴花开的日子 20世纪初,尚未摆脱封建统治枷锁的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漩涡。硝烟四起,战乱不休,劳苦大众在连年灾祸中颠沛流离,积贫积弱的现状让有志青年承受了绞心之痛,救亡图存的愿望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奋发图强! 柯俊的祖父柯琳在黄岩城关以行医为生,同时经营中药店和酒坊,娶妻黄氏,有8个儿子,2个女儿。柯俊的父亲柯澄,原名柯已椿,号季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1888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生,1954年逝于北京。 清末,柯澄曾在黄岩清献书院、南京实业学堂、保定讲武堂读书,后东渡日本,肄业于明治大学法律系,辛亥革命后回国。1913年经媒人介绍与王琼瑛(1895~1965年)结婚。王琼瑛,排行第八,在家读私塾。其父王士骏(号吉人)是清末进士,曾任福建闽侯等地县令,提倡天足,比较开明,卸任后住在黄岩双桂巷。王琼瑛的四哥王琏①与小弟王日玮②都是柯澄在结婚后认识的,因是亲戚关系来往较多。 左下为柯俊的母亲王琼瑛,右上为柯俊的父亲柯澄 时逢国家内忧外患,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北平宣布复辟。柯澄看着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如此没有秩序的社会,还能用法律这一纸空文来拯救吗?柯澄与王琼瑛结婚后,为了谋生,经在中东铁路局的三哥柯森的介绍,去了长春,曾先后任职于吉长、四洮、北宁和锦州铁路局,1940年辞职,在铁路系统工作共25年。他提倡勤俭持家,注重教育,反对浮华和虚荣,崇尚务实和科学救国,抚育的子女都是科技工作者或医生,其中,兄弟3人,柯俊、柯傅、柯伟;姐妹5人,柯婉芳(6岁时去世)、柯若俨、柯若仪、柯若伦、柯若儒。 1917年6月23日,柯澄的长子出生,始名柯保俊,后更名为柯俊。 在柯俊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读书习字、写诗赋文。柯俊的母亲王琼瑛出身书香门第,性格温和,待人真诚,读过私塾,尤其在诗文书面方面有良好的修养。平日里除了帮助丈夫持家之外,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子女的教育上。母亲教育柯俊极有耐心,并不因为儿子调皮而迁怒,同时也绝不溺爱儿子。每天,天刚蒙蒙亮,柯俊便被母亲唤醒,到院子里读书写字。母亲深厚的人文素养、严格有礼的家教以及大方、率真的待人接物方式,深深影响了柯俊的一生。 四、柯氏儿女皆俊杰 柯俊出生后柯家又迎来了7个子女。 在中国传统家庭里,儿女满堂是一种喜悦,却也意味着经济上的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