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书系:清末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分权制度研究(精装)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9464578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1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19464578 ; 978-7-5194-6457-8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围绕着清末清理财政展开,按照度支部的设计,清理财括调查财政确数、制定预决算、划分国地税和分析财政沿革利弊等。因此,本书从内容上主要有六个部分括:论证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国地财政机构的设置和权力划分、调查财政确数、国地财政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国地税的划分和结语。清末清理财政是中代历次真正试图从制度上实现国地财政的分权,清理财政从是集权财政制度向分权财政制度转轨的连接点,踏出了新旧制度转轨关键的步。但是因为是新旧制度的转轨,没有成例可循,再加上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交织着新旧思想之争,交织着各方利益之争,交织着中西制度的碰撞,多重矛盾层叠累加,导致此次改革虽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分权制度的建立步履维艰,直到清朝覆灭也没有真正实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围绕着清末清理财政展开,按照度支部的设计,清理财政包括调查财政确数、制定预决算、划分国地税和分析财政沿革利弊等。因此,本书从内容上主要有六个部分,包括:论证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国地财政机构的设置和权力划分、调查财政确数、国地财政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国地税的划分和结语。 清末清理财政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次真正试图从制度上实现国地财政的分权,清理财政从是集权财政制度向分权财政制度转轨的连接点,踏出了新旧制度转轨关键的**步。但是因为是新旧制度的转轨,没有成例可循,再加上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交织着新旧思想之争,交织着各方利益之争,交织着中西制度的碰撞,多重矛盾层叠累加,导致此次改革虽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分权制度的建立步履维艰,直到清朝覆灭也没有真正实现。
前言
清理财政从而确立国地财政分权制度在清末是必要的。首先,这种必要体现在财政制度需要变革上:清末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有财政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此不合时宜的财政制度也已经被破坏而千疮百孔,终名存实亡;财政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一致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财政制度必然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次,财政困难是引发清政府清理财政的直接诱因。再次,财政紊乱不堪,需一步厘清和整顿。后,西方财政理论的传入,为清末的财政制度改革提供了镜鉴。
清理财政作为由度支部统一部署的一项全国性行动,需要具体的机构来承担,而国地财政的分权同样会体现在国地财政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划分上。因此,从中央、省到府厅州县,逐级都设有相应机构括度支部、清理财政处、各省清理财政局等,来承载具体的清理财政事宜。清政府对这些机构的设置和运作都做了明确的章程规定,清理财政过程中,机构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财权的作用,有利于清理财政行。但是,机构的运作是由具体的人负责,并且机构的运行需要具体的实施环境。因此,各种相关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各种复杂的利益纠葛都会影响到清理财政机构的职能运作。
清理财政以调查全国财政确数为入手办法。因为财政确数是预算和划分国地税的基础。而对财政确数的调查,为重要的是对外销和规费这些隐匿财政的清查。但是,在清查的过程中,出现了州县对行省、行省对中央的逐级隐匿,由于各方都固守自身利益导致清查并不。与此同时,通过调查财政确数,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外省财政状况;查出一部分隐匿款项,使得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一面清查、一面整理,使得收支稍显明晰;财政确数的调查为预算的制定提供前提;在调查财政确数的过程中,各省清理财政局并编订各省财政说明书,详明财政利弊沿革,为改革提供良策。
在预算的制定过程中,充满了各种龃龉,主括各行政层级之间、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冲突。在预算的制定和实施中,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中央与行省之间、行省与府厅州县之间矛盾纠葛不断。在预算案的审核阶段,有临时议会性质的资政院和咨议局担负了审议预算的职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预算的审议和监督遭到各级行政机构的抵制,在行政与立法之间也出现了冲突,影响到预算的性。
国地财政分权制度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财源的合理划分上。国地税的划分是有效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重要途径,也代财政制度的主要标志之一。但在两税划分的过程中,在本国没有可依循的例子,而被认为可资借鉴的西方各国模式又纷繁多样,导致主持两税划分的度支部无所适从,在两税划分的时间顺序、划分标准、税项层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不论中央,还是行省,抑或是府厅州县,对税收划分的预设前提都是尽可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各方力量对税源展开争夺。虽然终由于种种原因,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仍然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未能得到消解。但是,清末清理财政中的国地税的划分是中国分税制改革的开端,也是国地财政分权制度建立的关键性一步。
清末清理财政是中代历次真正试图从制度上实现国地财政的分权,也是从集权财政制度向分权财政制度转轨的连接点。因为是新旧制度的转轨,没有成例可循,再加上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并没有真正实现制度的根本革新,但是此次改革踏出了新旧制度转轨关键的步。
目录
**章 清理财政和确立国地财政分权制度的必要性
**节 清理财政是制度建设的需要
第二节 清理财政是解决财政困难的需要
第三节 清理财政是整顿财政紊乱的需要
第四节 借鉴西方财政制度
第二章 国地财政机构的设置和权力划分
**节 中央财务系统趋于统一
第二节 地方财务系统趋于统一
第三章 财政确数的清查
**节 调查财政确数的重要性
第二节 外销和规费清查的方式
第三节 度支部清理财政的清查原则和部署
第四节 清查外销
第五节 清查规费
第六节 清查的效果评估
第四章 国地财政预算的制定和实施
**节 朝野对于预算的认知
第二节 度支部对于预算的总体安排和部署
第三节 预算中行政层级之间的龃龉
第四节 行政与立法的冲突
第五节 预算的评价
第五章 国地税的划分
**节 国地税划分的源起
第二节 国地税划分的标准
第三节 税源的争夺
第四节 国地税划分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一、研究缘起
(一)理论意义
中国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实行的就是集权财政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分权,而从财政集权制度到财政分权制度的转变,关键性的步就是清末实施的清理财政。清理财政是清末财政改革的基础,作为“立”,它的主旨是以预算的实行来实现厘清收支、厘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是中代历次真正试图从制度上实现国地财政的分权。因此,本文就研究清末的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的分权。
整个晚清时期,财政的乱源就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紊乱。清承明制,实行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但是,从天国运动之后,这种财政制度受到了冲击,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开始变得紊乱不堪,中央财权下移,地方取得了实际上的财权,使中央集权“有名无实”,地方财政“有实无名”。这种紊乱的财政关系,不仅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更是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到了清末,如何理顺早已紊乱不堪的国地财政关系,关键就是要通过分权理顺权力、明确权限,让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使得分权制度化,既保障中央的财权,又使得地方财权合法化,使财政的分权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建立国地财政分权制度。
借鉴西方建立国地财政分权制度,是清末财政改革的重要诉求之一。清末的后十年是改革的十年,新政、改革相继展开。但是,财政困难成为改革的绊脚石,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紊乱不堪成为改革的负累。因此,财政改革成为改革的基础,财政改革刻不容缓成为各方共识。但是如行财政改革,也成为考验清政府改革者的重要难题。由于此时旧的财政制度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因遭到破坏已经千疮百孔,规已是无望,构建新的财政制度成为必然选择。但是,构建新的财政制度对于清政府来讲没有先例可遵循,只能援引西方制度。因此,西方的财政制度成为清末财政改革的重要借鉴因素。但是,规复中央集权仍是清政府的重要诉求,所以向西方学利性工具性层面的目的大于的构建。在此背景下,新旧杂糅、中西结合的财政制度改革拉开帷幕。
通过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分权复杂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清末众多关键的问题。,清理财政作为财政改革的基础,又因清廷向西方学财政制度体现代转型,代财政分权改革的步,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在利益诉求下的清理和分权的过程中,不论是各省财政确数的清查、预算的制定还是国地税的划分,中央、行省与府厅州县因固守自身利益而明争暗斗,因此涉及各行政层级之间的财政关系问题。第三,在预算的制定和实施中,作为立法机构的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与各级行政官员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纠结关系亦有体现。第四,清理财政是在以分权制衡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背景行的,的思想和改革行都深深影响着清理财政行。因此,清理财政与改革的关系也有所呈现。此外,清理财政作为对既有权和利的调整,交织着各方利益之争,又交织着新旧思想之争,后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本文以国地财政分权为切入点对清理财行更全面、深入和动态的研究。这是一次借鉴西方试图建代财政制度的改革。但是,终的结果和制度的设计出现了很大的背离。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更为细致的研究,以期能立体和动态地呈现清末清理财政的过程;把制度的改革纳入复杂的权和利的纠葛之中,分析人事的纠葛、权和利的冲突对改革产生的影响;从制度设计和实际的操作两个层面相结合,从而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清理财政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对清末清理财政有一个更为全面细致的认识;对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立法与行政的关系、利益诉求与改革成败的关系、国地财政分权问题代财政制度转型问题等有更深的理解;对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更为客观的分析。
(二)现实意义
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分权是清末财政改革的基础,是财政制代转型的重要改革。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交织着新思想和旧思想的博弈。因此,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很多,需行统筹规划。政策的科学性、策略的灵活性、改革者的和合法性、改革者的能力和魄力、如……
作者简介
张佩佩
女,山东滕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为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重庆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末清理财政与国地财政分权制度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安徽史学》《妇女研究论丛》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理解生命
¥10.5¥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