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26046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9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302604693 ; 978-7-302-60469-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小学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和课例,包括理论篇与案例篇。理论篇界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课的定义、特征、性质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小学生心理特点,课程的设计与操作流程,课程资源开发、教师素质要求、课程如何评价等理论内容; 实践篇包括小学生认知辅导,情绪意志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学习辅导,每个辅导主题包含活动设计大纲与案例介绍。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小学心理活动课例视频、教学课件,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参考使用。 本书可作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指导手册。
目录
**章 绪论
**节 心理活动课的内涵
第二节 心理活动课的意义与目标
第三节 心理活动课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节 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第二节 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第三节 小学生情感和意志发展特点
第四节 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第三章 心理活动课的理论基础
**节 发展心理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团体动力学与社会学习理论基础
第三节 人际沟通理论基础
第四章 小学心理活动课的设计
**节 心理活动课设计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心理活动课的主题与目标
第三节 心理活动课内容设计
第四节 心理活动课常用活动形式
第五节 教学材料的准备
第五章 心理活动课的操作要点
**节 心理活动课的阶段特点、任务和常用技术
第二节 心理活动课的操作原则
第三节 心理活动课的操作要领
第六章 心理活动课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节 心理活动课教师的素养
第二节 提升心理活动课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第七章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节 教学资源概述
第二节 学科教学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 学生工作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课外活动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五节 校园文化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六节 网络资源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八章 小学心理活动课评价
**节 小学心理活动课的过程评价
第二节 小学心理活动课的效果评价
第三节 小学心理活动课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
实践篇
参考文献
节选
《小学心理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第二版)/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个性和社会性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性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正是因为人的个性差异,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才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千差万别。社会性反映着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一个人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方面。儿童进入小学后,在新的社会生活中,新的要求、新的环境、新的交往关系,都促使儿童进一步加深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个性和社会性有了新的发展。 一、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而是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我国心理学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 (1)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2)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3)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随着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 以下从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三方面来具体说明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合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的。比如,在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它是对个人的和才能的简单抽象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并逐渐形成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等不同的层次。 2.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4)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5)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3.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心强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心弱的小学生往往更容易自暴自弃。 (二)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人的个性中*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是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简称品德,指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它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1.道德认识的发展 (1)从比较肤浅、模糊的理解道德概念,逐步过渡到比较深刻准确的理解道德概念。黄光扬等人采用自编的儿童道德规范理解能力测验,进行了关于小学生道德规范认知水平发展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从各个具体的行为规范来看,小学生道德规范理解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从同一年级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来看,不同个体的理解力有差异,且年级越低,这种差异表现得越明显。低年级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他们的理解能力处于具体、感性的水平,只有到高年级后才会有更高、更概括的理解。 ……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9¥15.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9.8¥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2.5¥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理解生命
¥10.5¥32.8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1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