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三苏教育思想研究
1星价
¥24.4
(3.8折)
2星价¥24.4
定价¥6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1166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7页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53116624 ; 978-7-5531-1662-4
内容简介
本书对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家庭教育思想、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进行了整体与全面的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中的历史语境法、纵横比较法、以古鉴今法, 对包括科举考试主张在内的三苏家庭教育思想、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分析、阐释、比较, 对其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历史影响与现实价值、现代启示进行了提炼、呈现。对三苏教育思想的联系性与一脉相承处、教育思想的个体性与细微差异进行了挖掘与甄别, 对其时代性与历史性进行了展示。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章 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
一、科举入世
二、治国安邦
三、修身养性
第二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经史子集
二、诗词文赋
三、琴棋书画
四、养德、有用、广博的特点
第三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形式
一、记诵作文
二、读书行走
三、寻找伯乐
四、顺势、激励、自觉的特点
第四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价值
一、文学世家
二、流风余韵
三、现代价值
第二章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
**节 庆历、熙宁兴学及其对三苏父子的影响
一、庆历、熙宁兴学
二、庆历、熙宁兴学对三苏父子思想的影响
三、三苏受教从教概况
第二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目标
一、北宋学校教育的目标
二、三苏把修身立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三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北宋学校教学内容概况
二、三苏把礼、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三苏与学校教育中的良师
一、苏轼、苏辙堪称良师表率
二、三苏称道的良师
第五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第六节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三苏学校教育目标思想的启示
二、三苏以礼、乐为学校主要教育内容的启示
三、三苏学校教育中良师的启示
第三章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
**节 北宋社会教育概况
一、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
二、宋朝社会教育主导思想
三、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的执行
四、北宋社会教化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三苏社会教育理想
一、父子出仕
二、以儒家士大夫自居
三、三代社会教育理想
第三节 尚威重法:苏洵的社会教育
一、朝廷教育:尚威重法
二、家族教育与大宗谱法
三、苏洵的教育方法与评价
第四节 苏轼:以忠厚为教
一、忠厚道德内涵
二、以忠厚立身传家
三、以忠厚为学为文
四、以忠厚治国行政
五、苏轼的忠厚社会教育特点
第五节 苏辙:任势循情以教
一、朝廷教化思想与实践
二、家庭家族教育
三、诗书教育
四、苏辙社会教育思想的融合与矛盾
第六节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与现代意义
一、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同
二、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不同
三、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四章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节 三苏应试
一、先祖不出试
二、苏洵败试
三、兄弟登科
第二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一、苏洵:消极谏言
二、苏轼:忠正实践
三、苏辙:实用直言
第三节 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的反对
一、苏轼理性反对
二、苏辙激烈抵抗
第四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的影响
一、对当时的影响
二、对今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章 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
一、科举入世
二、治国安邦
三、修身养性
第二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经史子集
二、诗词文赋
三、琴棋书画
四、养德、有用、广博的特点
第三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形式
一、记诵作文
二、读书行走
三、寻找伯乐
四、顺势、激励、自觉的特点
第四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价值
一、文学世家
二、流风余韵
三、现代价值
第二章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
**节 庆历、熙宁兴学及其对三苏父子的影响
一、庆历、熙宁兴学
二、庆历、熙宁兴学对三苏父子思想的影响
三、三苏受教从教概况
第二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目标
一、北宋学校教育的目标
二、三苏把修身立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三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北宋学校教学内容概况
二、三苏把礼、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三苏与学校教育中的良师
一、苏轼、苏辙堪称良师表率
二、三苏称道的良师
第五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第六节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三苏学校教育目标思想的启示
二、三苏以礼、乐为学校主要教育内容的启示
三、三苏学校教育中良师的启示
第三章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
**节 北宋社会教育概况
一、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
二、宋朝社会教育主导思想
三、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的执行
四、北宋社会教化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三苏社会教育理想
一、父子出仕
二、以儒家士大夫自居
三、三代社会教育理想
第三节 尚威重法:苏洵的社会教育
一、朝廷教育:尚威重法
二、家族教育与大宗谱法
三、苏洵的教育方法与评价
第四节 苏轼:以忠厚为教
一、忠厚道德内涵
二、以忠厚立身传家
三、以忠厚为学为文
四、以忠厚治国行政
五、苏轼的忠厚社会教育特点
第五节 苏辙:任势循情以教
一、朝廷教化思想与实践
二、家庭家族教育
三、诗书教育
四、苏辙社会教育思想的融合与矛盾
第六节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与现代意义
一、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同
二、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不同
三、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四章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节 三苏应试
一、先祖不出试
二、苏洵败试
三、兄弟登科
第二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一、苏洵:消极谏言
二、苏轼:忠正实践
三、苏辙:实用直言
第三节 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的反对
一、苏轼理性反对
二、苏辙激烈抵抗
第四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的影响
一、对当时的影响
二、对今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红艳,女,四川仁寿人(蒙古族后裔),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写作学硕士,现为四川省社科院眉山分院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三苏文化研究、写作学研究;出版著作《张力思维与小说迷境——马尔克斯创作探》《文心雕龙儒家思想渊源论:孔子篇》;发表小说、散文若干。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