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

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

¥32.4 (6.8折) ?
1星价 ¥36.0
2星价¥36.0 定价¥48.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0916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100209168 ; 978-7-100-20916-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等院校师生◎以跨文化社会研究为跨文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利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中国社会; ◎“跨文化社会研究”在“教育援青”战略中具有积极意义。 董晓萍教授是钟敬文先生的弟子,多年来深耕民俗学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近年来,她立足于民俗学,并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本书正是董晓萍教授利用跨文化学的方法研究跨文化社会的一次尝试,行文深入浅出,不管是专业学者,还是大众读者,都可以借助这本书,更好地来认识跨文化社会现象。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董晓萍教授阐述跨文化学研究方法论的学术著作,特点有三:一是以跨文化社会现象为重要研究对象,侧重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制度、经济、民俗、文学、艺术和技术;二是梳理相关海外汉学史,针对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争论问题进行讨论;三是结合作者参与靠前合作研究项目的个案进行具体分析。本书旨在培养观天下、懂中国、会创新、跨文化的新型人才,行文深入浅出,可提供给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东方学、跨文化学和相邻学科的专业学者使用,也方便于有兴趣关注跨文化社会现象的社会读者浏览。

目录

绪论

**讲 《仪礼》民俗与传统国学

第二讲 中国文学与海外汉学

第三讲 历史经典与民俗母题

第四讲 佛典文献与宗教研究

第五讲 河北故事里的神崇拜

第六讲 清代朝鲜使者的日记

第七讲 社会模式与水利社会

第八讲 农民农业与农场农业

第九讲 中小商户经济与文化

第十讲 主体节日与共同节日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跨文化社会研究是跨文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书侧重于研究社会背后的文化、文学、思想、制度、经济、民俗、技术和艺术,同时与海外汉学在相关问题上进行对话。在这中间,有相亲相爱的人类主题,也有复杂的种种不完美,然而它们都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活动的产物,都在整体人类文明系统中属于过程的部分。只有那些优秀的文化成分及其研究成果,才能保持各自的特质而超越差异,在广泛的意义上传播开来,随着人类接受跨文化思维,进入共同体文化的建设范畴。这一天应该不会太遥远,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可能谁也不理谁。 研究跨文化社会的时机与条件都离不开“史”。这里所说的“史”,既不是历史学的“史”,也不是海外汉学史的“史”,而是“学科史”和“个案史”。关于时机与条件,有三个考察的角度:一是对以往分门别类在语言学、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科技史等学科中保存、描述和评价的中国社会研究文献,以及海外汉学文献,进行综合利用;二是从跨文化认知方面,清理这批资料,既包括外国人向他们自己的国家介绍中国社会的资料,也包括中国人看到这些外国著作形成反应的资料,从不同认知角度观察差异文化和共享文化的叙事策略,对其中的对话资料也一并讨论;三是从跨文化性的角度,研究多元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见、互动和互生问题,探索各文化之间的联系、对抗、相关和交流的可能性。 本书有两个目标:一是向内跨。跨到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系统中去,在肯定以往经典民俗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跨出经典民俗学,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多学科交叉研究。再做反馈,加以抽象,予以拓展。这种“内跨”,不是把民俗学专业变成“万金油”,而是欢迎他者的演出,也把本专业的音声调整得更有特色,让大家各美其美,相互欣赏。二是向外跨。跨到中国研究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史中去,在几百年来或全球化以来的一个中时段和长时段内,了解外部世界研究中国的著作,一起来看一看,远远近近的其他国家,在讨论中国古老文明时的兴趣点、问题与方法,反观自我知识系统,加以综合思考,提升文化自信,也冷静地分析差异,再发现彼此的交集点,开发新课题。 ——摘自董晓萍《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绪论

作者简介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青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全球化与民俗化》《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专论》《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间叙事学》《跨文化技术民俗学》《国家??历史??民俗》等,主编《钟敬文全集》(全16卷30册),发表中、英、法、日文论文近400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