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25528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65925528 ; 978-7-5659-2552-8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高原医学系列丛书”的《高原藏医药学》分册。书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藏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为居住在青藏高原人们的繁衍生息和医疗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藏医药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充分体现了传统医药体系的博大精深,更加彰显了藏族先人的智慧,凝聚了西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全球医疗健康体系的加快发展,藏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藏医药在医疗和健康研究领域,正从世界屋脊面向全世界绽放独特的光芒。为更好的传播和应用藏医藏药,面向国内、国际推广藏医药,本书以藏医药经典文献《四部医典》理论为基础,对藏医药学的发展历史、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藏药学理论等四大内容进行整理和简述。全书共由四篇组成,**篇藏医药学发展史:从古代藏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到吐蕃王朝时期、萨迦和怕摩竹巴王朝时期、甘丹颇章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藏医药发展历史进行了精简介绍;第二篇藏医药理论的基础:主要介绍了藏医药概论学、藏医预防保健学、藏医医德医风、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诊断学和藏医治疗学;第三篇藏医临床:主要介绍了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神志病学、藏医外伤学、藏医解毒学;第四篇藏药学,主要介绍了藏药基础理论、藏药动、植、矿学、藏药炮制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泻治学。

目录

目录
**篇 藏医药学发展史
**章 古代藏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 3
**节 原始藏医药卫生的萌芽 4
第二节 雍仲本教时期的藏医药学 6
第二章 吐蕃王朝时期的藏医药学 8
**节 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6 世纪间的藏医药学 9
第二节 公元 7 世纪至公元 9 世纪间的藏医药学 11
第三节 吐蕃王朝时期的著名医家和重要医著 12
一、著名医家 12
二、著名医学著作 13
第三章 萨迦和帕摩竹王朝时期的藏医药学15
**节 北方学派 17
第二节 南方学派 18
第四章 甘丹颇章时期的藏医药学 21
**节 五世达赖喇嘛对藏医药发展的贡献 22
第二节 第司·桑吉嘉措对藏医药发展的贡献 22
一、对《四部医典》的权威诠释 23
二、绘制系列挂图“曼唐” 23
三、大力发展医学教育事业 24
四、编著大量医学著作 25
第三节 多康地区藏医药学的发展 26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藏医药发展 28
第二篇 藏医药理论
第六章 藏医药概论学 33
**节 学医的目的 34
第二节 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 34
一、三因 34
二、人体七大物质和三大排泄物 35
三、发病原理 35
四、人体生理与病理的树喻 36
第三节 疾病诊断 38
一、问诊 38
二、望诊 38
三、触诊 38
四、疾病诊断树喻 38
第四节 疾病治疗 40
一、一般治疗原则 40
二、特殊治疗原则 40
三、常用治疗方法 40
四、疾病治疗树喻 41
第五节 藏医药学《四部医典》纲要 41
一、四部医典 41
二、八支 41
三、十一论 41
四、十五科 41
五、四纲 41
六、一百五十六章 41
第七章 藏医医德医风学 44
一、医生的条件 45
二、医生的本质 47
三、医生的释名 47
四、医生的分类 47
五、医生的事业 47
六、医生的殊果 48
第八章 藏医预防保健学49
一、藏医预防保健的原则 50
二、日常起居行为保健 50
三、饮食保健 51
四、季节保健 51
五、滋补养生 52
第九章 藏医人体学 56
**节 人体的形成 57
一、人体形成的内因 57
二、临产的征兆 61
第二节 人体形象比喻 62
一、躯体比象 62
二、脏腑比象 62
三、要害部位比象 62
第三节 人体生理 62
一、身体各部和精气的正常容量 62
二、互相关联的脉络和神经的正常状况 65
三、身体的要害部位 69
四、运行孔道 71
第四节 人体性能 72
一、受害界(身体) 72
二、作害界(三因) 74
第五节 人体行为 75
一、人体的特性(人体功能) 75
二、五官的功能 75
三、人体的分类 75
四、按疾病分类 76
第六节 死亡前兆 76
一、远的征兆 77
二、近的征兆 77
三、不肯定的征兆 78
四、肯定的征兆 78
第十章 藏医病机学 79
**节 致病内因 80
一、远因 80
二、近因 80
第二节 疾病的外缘(诱因) 81
一、疾病产生的蔓延 81
二、疾病的潜伏发病 82
三、具体的致病外因 83
第三节 发病机制 84
一、病入状况 84
二、病入途径 84
第四节 发病部位 85
一、隆病发病部位 85
二、赤巴病发病部位 85
三、培根病发病部位 85
第五节 病症… 85
一、增减的内因 85
二、增减的特征 86
第六节 疾病的分类 87
一、病因分类 87
二、病人(性别、年龄)分类 87
三、病态分类 90
第七节 疾病病程转归 91
一、病因病缘 91
二、初期感觉 91
三、中期病情 91
四、后期症状 91
第十一章 藏医诊断学 92
**节 藏医诊断学概述 93
一、直接诊断法 93
二、取信于患者 93
三、分析取舍法 94
第二节 藏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94
一、诊察病因 94
二、诊察疾病症候 94
三、诊察外界环境 94
四、诊察患者体质 95
五、诊察发病部位 95
第三节 望诊 95
一、望神色 95
二、望形态 96
三、五官显花 96
四、察母乳 96
五、望面容 96
六、察痰 96
七、察大便 96
八、察呕吐物 96
九、察血 97
第四节 尿诊 97
一、尿诊前的四个注意事项 97
二、四个实操项目 98
第五节 问诊 98
第六节 切诊 99
一、诊脉前的五个注意事项 99
二、诊脉的实施内容 100
第十二章 藏医治疗学 104
**节 治疗总则 105
一、总的治疗原则 105
二、九种特别的治疗法则 105
三、两种治法 106
第二节 治法 107
一、饮食治疗 108
二、起居治疗 108
三、药物治疗 109
四、外治治疗 109
第三篇 藏医临床
第十三章 藏医三大基因学 113
**节 隆病调治 114
一、诱因 114
二、分类 114
三、症状 114
四、治疗 115
第二节 赤巴病调治 117
一、诱因 117
二、分类 117
三、症状 118
四、治疗 119
五、后遗症 119
第三节 培根病调治 120
一、诱因 120
二、分类 120
三、症状 121
四、治疗 122
第四节 培根木布综合征调治 123
一、诱因 123
二、患病部位 123
三、发病时间 124
四、分类 124
五、症状 124
六、治疗 124
七、防治后遗症 126
第十四章 藏医内科学 127
**节 未消化性疾病调治 128
一、诱因 128
二、诱发 128
三、分类 128
四、症状 128
五、治疗 129
第二节 未消化性痞瘤调治 130
一、诱因 130
二、分类 130
三、患病部位 130
四、疾病诱发 130
五、症状 130
六、治疗 131
第三节 浮肿病调治 133
一、诱因 133
二、分类 133
三、症状 133
四、治疗 133
第四节 水肿病调治 134
一、诱因 134
二、分类 134
三、症状 134
四、治疗 134
第五节 未消化性急性水肿病调治 135
一、诱因 135
二、分类 135
三、疾病诱发 135
四、症状 136
五、治疗 136
第六节 未消化性肺痨疾病调治 138
一、诱因 138
二、分类 138
三、症状 138
四、治疗 138
第十五章 藏医热病疫病学 139
**节 热病调治 140
一、诱因 140
二、分类 140
三、症状 140
四、治疗 141
第二节 瘟疫疾病调治 145
一、诱因 145
二、分类 146
三、症状 146
四、治疗 147
第十六章 藏医儿科学150
**节 新生儿护理法 151
第二节 常见小儿疾病 151
一、病因 151
二、分类 152
三、症状 152
四、治疗 153
第三节 婴幼儿耳脉诊法 156
第十七章 藏医妇科学 158
**节 妇科主要病 159
一、分类 159
二、病因 159
三、症状 159
四、治疗 159
第二节 妇科具体病 160
一、分类 160
二、病因 160
三、症状 160
四、治疗 161
第三节 妇科普通病 162
一、妊娠症候 162
二、胎儿不出 162
三、头尾颠倒 162
四、胎盘不下 162
五、子宫下垂 162
六、产后出血 162
七、产后阵痛 162
八、产后中毒 163
第十八章 藏医神志病学164
**节 神志病总论 165
一、诱因病理 165
二、症状 165
三、治疗 165
第二节 神经错乱症 166
一、诱因病理 166
二、症状 166
三、治疗 166
第三节 健忘昏症 166
一、诱因病理 166
二、症状 166
三、治疗 167
第四节 耀煞邪症 167
一、诱因病理 167
二、症状 167
三、治疗 167
第五节 麻风毒龙邪症 168
一、诱因病理 168
二、症状 168
三、治疗 168
第十九章 藏医外伤学169
**节 藏医外伤学总论 170
一、症状分析 170
二、治疗 171
第二节 头部伤治法 171
一、头部解剖组织 171
二、受伤部位分类 171
三、症状分类 172
四、治疗 172
五、应急预案(预防恶化) 174
第三节 颈部伤治法 174
一、颈部伤的特点 174
二、颈部骨骼组织及相关疾病治疗 174
三、颈部脉络组织及相关疾病治疗 174
四、颈部肌肉伤的治疗 175
五、颈部韧带伤的治疗 175
六、颈部伤的治疗汇总 175
第四节 胸腹伤治法 175
一、解剖生理 175
二、症状分类与分析 175
三、治疗 176
四、逆变(恶化)的处理和预后 177
第五节 四肢伤治法 177
一、重要解剖 177
二、症状分析 177
三、治疗 178
四、逆变(恶化)处理 179
第二十章 藏医解毒学180
**节 中毒症 181
一、中毒途径 181
二、配毒配方(原料) 181
三、辨证诊断 181
四、治疗 182
五、处理逆变(恶化) 182
六、康复 182
第二节 转化毒症 182
一、过敏毒症 182
二、肉毒症 182
第三节 实毒症 183
一、植物毒 183
二、动物毒 183
第二十一章 藏医外治学 184
**节 外治器械 185
一、检查探测患病部位的器械 185
二、各种手术钳 185
三、放血用的各种器械 185
四、穿刺用的器械 186
五、各种小件器械 186
第二节 放血疗法 187
一、工具 187
二、诊断 187
三、放血法 187
四、弊端 189
五、功效 189
第三节 火灸疗法 190
一、艾条的制作 190
二、适应证 190
三、禁忌证 190
四、灸穴 190
五、火灸法 191
六、灸后处理 191
七、功效 191
第四节 罨敷疗法 192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2
二、方法 192
三、功效 192
第五节 药浴疗法 192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3
二、药水浸浴的方法 193
三、功效 193
第六节 搽涂疗法 193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3
二、搽涂方法 194
三、搽涂功效 194
第七节 穿刺疗法 194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4
二、器械 194
三、穴位 195
四、分类 195
五、穿刺的姿势 196
六、穿刺的方法 196
七、穿刺的手感 196
八、死兆 196
九、辅助治疗 196
十、功效 196
第二十二章 藏医常见病学 198
**节 心血管、神经性常见病症及用药 199
一、查隆病(高血压) 199
二、白脉病(中风) 199
三、杰塞病(癔病、癫痫) 200
四、心脏病 201
第二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症及用药 201
一、胃肠疾病 201
二、肝胆疾病 202
三、培根木布病 203
第三节 呼吸系统常见病症及用药 205
一、肺病 205
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 205
三、慢性咽喉炎 206
四、鼻炎 206
五、肺部占位性病变 206
第四节 泌尿系统常见病症及用药 206
一、肾病 206
二、慢性肾炎 206
三、肾虚、溢精 206
四、糖尿病 206
第五节 免疫系统常见病症及用药 207
一、痛风病 207
二、关节风湿病 207
三、黄水病 207
第六节 妇科常见病症及用药 208
一、妇科病症综述 208
二、妇科病症详述 208
三、妇科一般病症 209
四、常用方剂 209
第七节 儿科常见病症及用药 209
一、儿科病症综述 209
二、儿科病症详述 209
三、儿科危重症鉴别诊断 211
四、常用方剂 211
第四篇 藏药学
第二十三章 藏药基础理论学 215
**节 藏药学简史 216
一、萌芽时期 216
二、奠基时期 216
三、发展时期 216
四、争鸣时期 216
五、繁荣时期 217
六、振兴时期 217
第二节 藏药学基础理论 217
一、五源学说 217
二、五源是构(形)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218
三、五源是构(形)成药物的基本物质 218
四、藏药的六味及其来源 218
五、五源对药物性能的决定作用 218
六、味的概念、分类及特性 218
七、药物按六味分类法 218
八、六味的功效 219
第二十四章 藏药动物、植物、矿物学 220
**节 药物代谢性能 221
第二节 药物的功效 221
第三节 植物药的采集和加工 222
一、适地采集 222
二、适时采集 222
三、干燥拣选 222
四、分清新旧 223
五、去毒方法(炮制) 223
六、调伏增效 223
七、适当配方 223
第四节 药物的分类 223
第五节 药物的功效及代表性药物 224
一、药物的功效 224
二、代表性药物 228
第六节 药物的配方 255
一、药味的配伍组合 255
二、药物同效配伍 255
三、藏药的配伍原理 256
第二十五章 藏药炮制学 257
**节 藏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258
一、藏药炮制的起源 258
二、藏药炮制的萌芽阶段 258
三、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藏药炮制法 259
四、近现代藏药炮制的发展情况 260
第二节 藏药炮制的概念 261
一、藏药炮制概述 261
二、藏药炮制目的 261
第三节 藏药炮制法 262
一、绿打、揉搓 262
二、挑拣法 262
三、筛选法 262
四、簸 262
五、刮 262
六、去核法 262
七、淘洗法 263
八、洗净法 263
九、切制法 263
十、打碎法 263
十一、研粉法 263
十二、清炒法 263
十三、砂炒法 263
十四、明煅法 263
十五、炒黄法 263
十六、闷煅法 263
十七、发酵法 263
十八、浸膏法 264
十九、水煮法 264
二十、煮净法 264
二十一、烘焙法 264
二十二、煨法 264
第四节 藏药金属药的煅灰 265
一、祛毒 265
二、去氧化 265
三、煅灰 265
第五节 水银洗炼 267
一、水银洗炼法的来源 267
二、水银洗炼法简介 267
三、功效 268
第二十六章 藏药方剂学 269
**节 汤剂 270
一、汤剂制法 270
二、寒性汤剂 270
三、热性汤剂 272
第二节 散剂 272
一、散剂制法和服用方法 273
二、寒性散剂 273
三、热性散剂 276
第三节 丸剂 279
一、丸剂制法和服用方法 279
二、寒性丸剂 279
三、热性丸剂 279
第四节 膏剂 280
一、膏剂制法和服用方法 280
二、寒性膏剂 280
三、热性膏剂 281
第五节 酥油丸剂 282
一、酥油丸剂制法和服用方法 282
二、寒性酥油剂 282
三、热性酥油剂 283
第六节 煅灰剂 284
一、煅灰剂配方 284
二、寒水石煅灰剂 284
三、盐类煅灰配方 285
四、大蒜煅灰配方 285
五、珍贵药煅灰法 285
六、朱砂粉煅灰法 285
七、骨类煅灰法 285
八、各类药煅灰法同述 285
九、寒水石裸灰法 285
第七节 浆剂 286
第八节 药酒剂 286
第九节 珍宝药 287
一、珍宝寒剂的 9 种服食法 287
二、配伍法 287
三、服用珍宝药后避免产生不良反应的方法 288
第十节 草药方 288
一、草药的采集时间 289
二、草药的处理 289
三、草药的配方 289
四、药材名称汇集 290
第二十七章 藏药泻治学 291
**节 涂抹油脂法 292
一、适用涂抹油脂法的疾病 292
二、不适用涂抹油脂法的疾病 293
三、施治涂抹油脂方法 293
四、施治涂抹油脂法效果 293
五、施治涂抹油脂法不良反应 293
六、抑制不良反应的方法 293
第二节 泻下法 294
一、前期诊察 294
二、服药方法 294
三、泻药弊点 298
四、泻药利点 298
第三节 催吐法 298
一、前期诊察 298
二、催吐方法 298
三、术后处理 299
四、催吐法利点 299
第四节 滴鼻法 299
一、平息法 299
二、清除法 299
第五节 温和导剂缓下法(缓导泻法) 300
一、适应证 300
二、禁忌证 300
三、配方或方药 300
四、用法 301
五、效果 301
六、不良反应及抑制方法 301
第六节 峻导泻法或猛烈导剂灌肠法 302
一、禁忌 302
二、效果 302
三、配方 302
四、用法 302
第七节 清泻反压法 302
一、先导药物 302
二、正式用药 303
三、治疗法处理 304
四、药物功能 304
参考文献 305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