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璞经典散文:满天云锦(精装)

包邮宗璞经典散文:满天云锦(精装)

¥32.4 (5.8折) ?
1星价 ¥32.4
2星价¥32.4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9653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32965380 ; 978-7-5329-6538-0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得主、文坛常青树宗璞全新呈献; 展露平实而典雅的书香世家的品位,一览严峻而深沉的知识分子的品格; 带给我们力量和抚慰,将我们引入更加高远的境地。 宗璞的文字,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孙犁 艺术的生活又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要在生活中寻求趣味,不能只与蝇蛆争温饱。——宗璞 宗璞是当代文学家中具有独特才情和气质的女性作家。由于她从小受到家族影响和人文环境的熏陶,她的大部分题材都围绕知识分子展开,文笔细腻,含蓄有致,优美温婉,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和文化质感。本书精选了宗璞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收入《燕园桥寻》《紫藤萝瀑布》等名篇,文笔生动细腻,语言优雅质朴,无论写景、咏物,还是记事、写人,都含蓄而不失厚重。

内容简介

《满天云锦:宗璞经典散文》精选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宗璞的散文代表作六十余篇,分“山溪漫笔”“云在青天”“仙踪何处”“书当快意”四小辑。书写了六十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勾勒旅行足迹,记录燕园生活,追忆知交故旧,缅怀长辈亲人,总结读书写作。文字“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体现了作家深厚的学养和充满慧性的感悟,带给我们力量和抚慰的同时,将我们引入更加高远的境地。

目录

辑一 山溪漫笔
西湖漫笔
秋色赋
墨城红月
废墟的召唤
爬山
澳大利亚的红心
鸣沙山记
羊齿洞记
奔落的雪原
——北美观瀑记
没有名字的墓碑
——关于济慈
看不见的光
——弥尔顿故居及其他
他的心在荒原
——关于托马斯·哈代
在黄水仙的故乡
三峡散记
三访鳌滩
养马岛日出
三千里地九霄云
辑二 云在青天
萤火
紫藤萝瀑布
秋韵
丁香结
我爱燕园
风庐茶事
燕园树寻
燕园桥寻
星期三的晚餐
猫冢
松侣
促织,促织!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记清华大学图书馆
二十四番花信
铁箫声幽
云在青天
辑三 仙踪何处
柳信
水仙辞
哭小弟
霞落燕园
心的嘱托
花朝节的纪念
悼念陈岱孙先生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仙踪何处
在曹禺墓前
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哉韦君宜
怎得长相依聚
——蔡仲德三周年祭
辑四 书当快意
小说和我
有感于鲜花重放
彩虹曲社
行走的人
——关于《关于罗丹——日记择抄》
书当快意
风庐乐忆
客有可人
乐书
感谢高鹗
耳读《苏东坡传》
关于《三字经》(外二篇)
《野葫芦引》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西湖漫笔 平生*喜欢游山逛水。这几年来,很改了不少闲情逸致,只在这山水上头,却还依旧。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一到这些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然而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即《蒙娜丽莎的微笑》——编者注),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一次又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地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琤,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若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到初夏则更显成熟,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见公共汽车往来运载游人,忽又想起东坡在密州出猎时写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想来他在杭州,当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时是“倾城随太守”,这时是每个人在公余之暇,来休息身心,享山水之乐。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 希腊画家亚伯尔曾把自己的画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画后,听取意见。有一个鞋匠说人物的鞋子画得不对,他马上改了。这鞋匠又批评别的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你还是只谈鞋子好了。”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我唐突吧? 一九六一年七月 原载《光明日报》一九六一年八月二日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著名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等,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四部曲(《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散文《紫藤萝瀑布》等。《紫藤萝瀑布》被选入中学生课本,《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学养融会中西,交游遍及士林,持论中正平和,文字含蓄蕴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