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470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59页
  • 出版时间:2007-03-01
  • 条形码:9787020147083 ; 978-7-02-014708-3

本书特色

王充闾是“中国好书”和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小的时候,读过多年私塾,对中国古典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熟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和历史典籍以及西方经典文学和哲学,又有过从政的经历,因此,在解读历史、品读文学和书写人生的时候,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深切的感悟、悠远的情怀。他的抒情、叙事、写景的文章,畅怀适意,优雅从容,感情真切,同样为读者所喜爱。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王充闾写人、析理、抒情、绘景经典散文四十篇,包括《守护着灵魂上路》《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等人物名篇,《老皇帝的难题》《我读〈蒹葭〉》《诗书得间》等理性思维的探賾发微,《碗花糕》《青灯有味忆儿时》《心中的倩影》等诗性感应的忆旧怀人佳作,《读三峡》《清风白水》《山灵有语》等再现山川灵境的精彩美文。作家以其凿通古今、连接心物、超迈时空的感奋情怀,依凭学术功力、深邃识见、精密思考,在感知、兴会、体悟方面下功夫,再现诗性感应的美学灵境与精神旨趣。书中配十九幅照片,含作者手迹。

目录

导读

守护着灵魂上路

碗花糕

两个李白

用破一生心

人生几度秋凉

香冢

青天一缕霞

终古凝眉

孤枕梦寻

一夜芳邻

解脱

老皇帝的难题

成功者的劫难

千秋名序费猜评

艺术想象空间

我读《蒹葭》

读书得间

两个爱情神话

制怒

私谒

青灯有味忆儿时

心中的倩影

情在不能醒

两千年的守望

感念

夜话

回头几度风花

絮语人生

吊客

未了情

读三峡

祁连雪

清风白水

山灵有语

火把节之歌

冰原上的盛事

泸沽寻梦

黄昏

涅瓦大街闲步


展开全部

节选

碗花糕 一 小时候,一年到头,*欢乐的日子要算是旧历除夕了。 除夕是亲人欢聚的日子。行人在外,再远也要赶回家去过个团圆年。而且,不分穷家富家,到了这个晚上,都要尽其所能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母亲常说:“打一千,骂一万,丢不下三十晚上这顿饭。”老老少少,任谁都必须熬过夜半,送走了旧年、吃过了年饭之后再去睡觉。 我的大哥在外做瓦工,一年难得回家几次,但是,旧历年、中秋节却绝无例外地必然赶回来。到家后,**件事是先给水缸满满地挑上几担水,然后再抡起斧头,劈上一小垛劈柴。到了除夕之夜,先帮嫂嫂剁好饺馅,然后就盘腿上炕,陪着祖母和父亲、母亲玩纸牌。剩下的置办夜餐的活,就由嫂嫂全包了。 一家人欢欢乐乐地说着笑着。《笑林广记》上的故事,本是寥寥数语,虽说是笑话,但“包袱”不多,笑料有限。可是,到了父亲嘴里,敷陈演绎,踵事增华,就说起来有味、听起来有趣了。原来,自幼他曾跟“说书的”练习过这一招儿。他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自己却顾自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老旱烟。 我是个“自由民”,屋里屋外乱跑,片刻也停不下来。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听从嫂嫂的调遣。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戏台上头戴花翎、横刀立马的大元帅。此刻,她正忙着擀面皮、包饺子,两手沾满了面粉,便让我把摆放饺子的盖帘拿过来。一会儿又喊着:“小弟,递给我一碗水!”我也乐得跑前跑后,两手不闲。 到了亥时正点,也就是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时刻,哥哥领着我到外面去放鞭炮,这边饺子也包得差不多了。我们回屋一看,嫂嫂正在往锅里下饺子。估摸着已经煮熟了,母亲便在屋里大声地问上一句:“煮挣了没有?”嫂嫂一定回答:“挣了。”母亲听了,格外高兴,她要的就是这一句话。——“挣了”,意味着赚钱,意味着发财。如果说“煮破了”,那就不吉利了。 热腾腾的一大盘饺子端了上来,全家人一边吃一边说笑着。突然,我喊:“我的饺子里有一个钱。”嫂嫂的眼睛笑成了一道缝,甜甜地说:“恭喜,恭喜!我小弟的命就是好!”旧俗,谁能在大年夜里吃到铜钱,就会长年有福,一顺百顺。哥哥笑说,怎么偏偏小弟就能吃到铜钱?这里面一定有说道,咱们得检查一下。说着,就夹起了我的饺子,一看,上面有一溜花边儿,其他饺子都没有。原来,铜钱是嫂嫂悄悄放在里面的,花边也是她捏的,*后,又由她盛到了我的碗里。谜底揭开了,逗得满场哄然大笑起来。 父母膝下原有一女三男,早几年,姐姐和二哥相继去世。大哥、大嫂都长我二十岁,他们成婚时,我才一生日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经常把我抱到她的屋里去睡。她特别喜欢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还给我缝制了许多衣裳。其时,母亲已经年过四十了,乐得清静,便听凭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里胡闹。后来,嫂嫂自己生了个小女孩,也还是照样地疼我爱我亲我抱我。有时我跑过去,正赶上她给小女儿哺乳,便把我也拉到她的胸前,我们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来。 但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嫂嫂蒸的“碗花糕”。她有个舅爷,在京城某王府的膳房里混过两年手艺,别的没学会,但做一种蒸糕却是出色当行。一次,嫂嫂说她要“露一手”,不过,得准备一个大号的瓷碗。乡下僻塞,买不着,*后,还是她回家把舅爷传下来的浅花瓷碗捧了过来。 一个面团是嫂嫂事先和好的,经过发酵,再加上一些黄豆面,搅拌两个鸡蛋和一点点白糖,上锅蒸好。吃起来又甜又香,外暄里嫩。家中每人分尝一块,其余的全都由我吃了。 蒸糕做法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母亲说,剂量配比、水分、火候都有讲究。嫂嫂也不搭言,只在一旁甜甜地浅笑着。除了做蒸糕,平素这个浅花瓷碗总是嫂嫂专用。她喜欢盛上多半碗饭,把菜夹到上面,然后,往地当央一站,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和家人谈笑着。 二 关于嫂嫂的相貌、模样,我至今也说不清楚。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没有俊丑的区分,只有“笑面”或者“愁面”的感觉。小时候,我的祖母还在世,她给我的印象,是终朝愁眉不展,似乎从来也没见到过笑容;而我的嫂嫂却生成了一张笑脸,两道眉毛弯弯的,一双水泠泠的大眼睛总带着甜丝丝的盈盈笑意。 不管我遇到怎样不快活的事,比如,心爱的小鸡雏被大狸猫捕吃了,赶庙会母亲拿不出钱来为我买彩塑的小泥人,只要看到嫂嫂那一双笑眼,便一天云彩全散了,即使正在哭闹着,只要嫂嫂把我抱起来,立刻就会破涕为笑。这时,嫂嫂便爱抚地轻轻地捏着我的鼻子,念叨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小鸡鸡,没人要,娶不上媳妇,瞎胡闹。” 待我长到四五岁时,嫂嫂就常常引逗我做些惹人发笑的事。记得一个大年三十晚上,嫂嫂叫我到西院去,向堂嫂借枕头。堂嫂问:“谁让你来借的?”我说:“我嫂。”结果,在一片哄然笑闹中被二嫂“骂”了出来。二嫂隔着小山墙,对我嫂嫂笑骂道:“你这个闲,等我给你撕烂了。”我嫂嫂又回骂了一句什么,于是,两个院落里便伴随着一阵阵爆竹的震响,腾起了“叽叽嘎嘎”的笑声。原来,旧俗:三十晚上到谁家去借枕头,等于要和人家的媳妇睡觉。这都是嫂嫂出于喜爱,让我出洋相,有意地捉弄我,拿我开心。 还有一年除夕,她正在床头案板上切着菜,忽然一迭连声地喊叫着:“小弟,小弟!快把荤油罐给我搬过来。”我便趔趔趄趄地从厨房把油罐搬到她的面前。只见嫂嫂拍手打掌地大笑起来,我却呆望着她,不知是怎么回事。过后,母亲告诉我,乡间习俗,谁要想早日“动婚”,就在年三十晚上搬动一下荤油坛子。 嫂嫂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十分通晓事体,记忆力也非常好。父亲讲过的故事、唱过的“子弟书”,我小时在家里“发蒙”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她听过几遍后,便能牢牢地记下来。我特别贪玩,家里靠近一个大沙岗,整天跑到那里去玩耍。早晨,父亲布置下两页书,我早就忘记背诵了,她便带上书跑到沙岗上催我快看,发现我浑身上下满是泥沙,便让我就地把衣服脱下,光着身子坐在树荫下攻读,她就跑到沙岗下面的水塘边,把脏衣服全部洗干净,然后晾在青草上。

作者简介

王充闾(1935— ) 作家、学者。辽宁盘山人,以历史文化散文的写作闻名。 王充闾熟悉经史,学识渊博,在阐发经典、解悟人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方面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春宽梦窄》《龙墩上的悖论》《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逍遥游——庄子全传》《国粹——人文传承书》《文脉——我们的心灵史》《诗外文章》等;有《充闾文集》二十卷。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作品译成英文、阿拉伯文、泰文、罗马尼亚文等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