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我在豆瓣这十年

读书笔记——我在豆瓣这十年

1星价 ¥43.5 (6.3折)
2星价¥43.5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361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784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21836158 ; 978-7-5218-3615-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其他本书讲述了作者自在豆瓣注册至今的十年时光,作者将十年中所写读书笔记整合成册,前面几年,多数时候只是在标记“读过”时写几句话,无法构成“书评”。本书既是十年间对所读书籍的记录,也是十年读书成长历程,其中不乏好书、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作者一一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作者自在豆瓣注册至今的十年时光,作者将十年中所写读书笔记整合成册,既是十年间对所读书籍的记录,也是十年读书成长历程,其中不乏好书、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作者一一记录。本书共分为人文相关、文学艺术相关、社科相关三部分,对作者所读书籍进行了分类整合,有助于读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经过读书后的所思所感所想,对每一本书都进行了介绍,点明其亮点,对读者选择想阅读图书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笔者希望达到了目的。

目录

人文相关
活得长才经历多,经历多才可能成大家
外行看热闹
隔行如隔山但方法上仍然有隧道可通
力荐的理由是符合我选书的三个标准
很遗憾,缺了学术反思
我们距离欧洲似乎并不遥远
穿透外行变内行的艰难
古代知识分子悲哀一例
从《陈旧人物》想到《安持人物琐忆》
图书馆的模样
15册《罗马人的故事》,谁能从头读到尾
北大早期生态
有感于沈从文人生后半段的文字发表
人民大学校址是怎么选定的
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
听辛德勇讲海昏侯的故事
一直在现场/但坚持做局外人
很耐看的一本“小书”
古文今解
百年琴声/百年人生
考古我是外行只能发感慨
堪称“传奇”
在膜拜之外寻找真实
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
如此解读希特勒
*早被强力打开的那几扇门——通商口岸
当史学家面对演义
出版界往事
想象出来的还是被意识到的
横坐标与纵坐标
历史地理两个维度看中国
一个人与一部传世大书
法医人类学家是一个奇特的行当
后起之秀北京城
上海曾经是一片“歹土”
写书出书一定要有“序言”啊
幸运一生
《四库全书总目》是一部目录但又不止于目录
甲骨文+想象+掉书袋
利用档案和编制档案的故事
好书但题目好像有点大了
当年大学生态一瞥
五谷的今昔
文学艺术相关
文学是有魔力的
折子戏=短篇小说
作家的旅行:为什么,关注什么,干什么
人性,被利用的人性
一个读书计划的产生与破灭
终于读了这本书
我翻了一遍《北回归线》
短评后的意犹未尽
从跳跃式阅读到“节选本”
人性的光芒
我看了三本李娟的书
写作即人生
“文革”文学作品的解构
不止在谈电影剪辑
把杂文塞进小说壳里
不是小说胜似小说
林纾的翻译与钱钟书的书袋
人生苦难与救赎
作家的“模样”
画作欣赏·扫盲感言
文学课的姿态
眼下读此书正当时
这一次认真读了一遍还真被折服了
译者“尴尬”有不同
将戏曲作为法理讨论的入口
如此“替人读书”
纸上“看电影”
作家的平凡与不凡
戏剧视角下的《三国演义》解读
有的人就是能俯视众生
社科相关
一本趣味盎然的书
政治可不是好玩的
自然笔记,好像不尽是自然
蒋介石“手令”的背后
如何看待中国环境史
粗粗话“省”
入宝山如何取宝物
抗日烽火中经济学家的“书桌”
《经济史的趣味》读后
*吸引眼球的是这个全球碳交易市场
全球化必须面对的伦理
听青木昌彦讲“制度”
网络治理权的争夺
20年后看此书
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通俗读物
今天的世界格局是历史塑造的
17%的增值税税率怎么来的
莱茵河不止是一条河流
一个城市的塑造
“一战”是中国融入现代世界的契机
正史背后总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
“中间人”变称/变成“多边平台”
革命之后的高等教育/教育引发的社会革命
从日本通产省到国家发改委
“火耗归公”:用几段话概括全书
寸土不让
论运河的重要性
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写
话说银元在中国近代衰退中的存在感
20年后再读又是一番滋味
再读此书
“独生子女”是一个持久/多元的研究对象
一百年前的内外双循环格局
此书的知识“增量”
我担心“荷包”里装不下一个家庭的资产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活得长才经历多,经历多才可能成大家 江平/《沉浮与枯荣》 成文时间/2011-03-22 豆瓣浏览量/2135 上年就听说此书,春节期间购得,但直到这个周六,为了在火车上消磨时间才上手翻阅,几天下来断断续续翻完。 读完全书,一个感慨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要想*终有所成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根基,第二要有比较复杂的经历,第三要足够长寿,三者相辅相成。仔细想来,这些似乎不都是或者说都不是单凭自己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一定要各种因缘巧合汇集在一起。 所谓良好的根基,是说要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培养起一定的学习能力,当然如果在专业方面打下一定的根基就更好了。 所谓比较丰富的经历,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上与下——有基层工作经历然后借助于某种机会到达高层。体制内与体制外——具有在体制内做事的经历,然后能够穿透体制形成思考和认识。国内与国外——以国外理论与经验为镜,*终映射到中国现实。沉与浮——人生要经历磨难,方能成大器,但又不能持续沉沦,要有机会出头。 所谓长寿,其作用自不待言。因为,要想经历多,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大立法时代”那一卷。前些天人大开会听到有人鼓噪所谓“法律体系”,并没有特别在意。读了本篇,跟着传主沿着中国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立法历程走了一遍,或多或少有一些“惊心动魄”之感:确实是在向着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努力。许多问题得以明朗,让我这个外行长了见识。 谢谢传主!是一本好书。 外行看热闹 [美]卡尔·贝克尔/《论“独立宣言”》 成文时间/2011-06-04 豆瓣浏览量/2544 我不懂政治思想史,但《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这本小书却让我着迷。在豆瓣上搜索,发现读它的人很少且无评论,但我觉得这本小书真的很好看,或许这就是外行的证明? **,借此书我了解了《独立宣言》得以立论的两大基础,即它要处理的两个难题:为什么要一个政府;如何看待从英国独立出来的合理性。 第二,它还原了《独立宣言》形成的现场。不仅是文本自身的形成过程,还有其基本定位的形成过程:如何绕过一些历史事实和现实场景,给美国独立一个有理有据、占有道德政治制高点且能够使内部得到认同的“说法”——或许“说法”这个词语太过“通俗”了。 第三,我对该文本文学性的讨论很感兴趣。杰弗逊梦笔生花,但仍然要修改;经过润色后的宣言无疑更加简洁、有力。对照修改前后的不同文本,为我这个以文字(尽管是比较枯燥的专业文字)为生的人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尤其是其中所引富兰克林为安慰因文字被众人“糟践”而不悦的杰弗逊而讲的故事,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后一章讨论《独立宣言》当年所依据的政治哲学在后来的演化过程:所谓自然权利如何在19世纪历史政治哲学的否定之下仍然存留下来。我不了解政治思想史,但可以感受政治哲学在其中的曲折演变,此章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 *后要给译文打9.5分,是我*近读的书中译笔较好的一例。译者在后记中提到《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译本出自何兆武之手,或许我会接着读。 P3-6

作者简介

高敏雪,出生在河北,汉族人,1980-1984年,在河北大学经济学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4-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 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 可持续发展统计计量科研成果 折叠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统计研究,1994(1) (PDF文档) 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统计研究,1998年(3)(PDF文档) 国家财富核算的认识,统计研究,1999年(12)期 (PDF文档) 经济全球化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统计学,2000年(4) (PDF文档) 环境经济核算的再认识,统计研究,2000年(4) (PDF文档) 环保核算及EDP调整有关问题辨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8)(PDF文档) 国家财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测度?INFORMATION,2001年(3) 企业集团统计的若干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的未来,统计研究,2002年(7) 卫星账户及其在美国的应用,统计研究,2003年(8)(PDF文档) 环境保护宏观核算的基本框架,统计研究,2003年(10)(PDF文档) 中国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1)(PDF文档) 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3)(PDF文档) 外国直接投资统计基本定义剖析,统计研究,2005年(4)(PDF文档) 国民经济核算仍然面临变革,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6) SEEA对SNA的继承与扬弃,统计研究,2006年(10) 绿色GDP核算:争议与共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2)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建设的背景与基本框架,统计研究,2007年(3),执笔人 中国外资经济独资化程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署名,2007年(12) 现代林业统计范围和产出测算相关问题探讨,统计研究,2008年(1)。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