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市民社会精神的批判性研究

西方市民社会精神的批判性研究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35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22703510 ; 978-7-5227-0351-0

内容简介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有别于以往注重从经济方面探索市民社会在西方兴起的原因,《西方市民社会精神的批判性研究》尝试分析市民社会在西方兴起的文化背景、精神因素,即通过对黑格尔、哈贝马斯、福柯哲学中的市民社会话语作历史性的梳理,探求这些市民社会话语—以贯之的精神价值:同时,从比较哲学视域出发,发掘与西方市民社会的精神相契合的儒家文化资源,进而从一种东方式的视角批判性地反思此种精神。  《西方市民社会精神的批判性研究》既是对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也是对构建某种适宜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目录

引论

**章 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
**节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第二节 从家庭向市民社会的过渡
第三节 市民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市民社会的限度
第五节 市民社会的归宿——国家

第二章 哈贝马斯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节 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理解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黑格尔主体哲学的批判与修正
第三节 市民社会文化维度的确立:从“公共领域”到“生活世界”
第四节 市民社会的困境:“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第五节 走出市民社会的困境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微观权力视域下的市民社会研究转型
**节 福柯对传统权力观的批判
第二节 生命权力之一:对身体的规训
第三节 生命权力之二:对人口的调节
第四节 性——连接身体与人口的十字路口
第五节 在微观权力视域下对市民社会的再思考

第四章 一种东方式的反思视角:儒家社会思想中的公共精神
**节 儒家“士”的传统
第二节 儒家的“教化”传统
第三节 “同治天下”与“共定国是”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二 “市民社会—权力”研究框架的推出  作为“微型权力专家”,福柯对于权力的分析与理解极富创见也颇具启发,尤其是对于理解和发展市民社会理论而言。  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知道,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理解为独立的个体为了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通过劳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需要的体系”,强调市民社会的经济维度。同时,他又十分注重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的特征,将市民社会视为一个与国家相对的比较性概念,一如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①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推出,无疑是对其所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尤其是经济方面)脱离国家成为一独立领域,这一历史巨变的哲学回应。然而,他所看重的与其说是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不如说看重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打破国家权力一统天下局面,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规律的独立领域,这一“分裂”的意义。因为,在黑格尔之前的传统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社会并没有取得独立于国家的地位;社会(尤其是经济方面)脱离国家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是“现代世界”的伟大特征,这一历史巨变客观上起到分解、限制国家权力的作用。诚如英国哲学家马克·尼奥克里尔斯所言,18世纪后期发展出来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理论对立,“目的是帮助自由经济学家限制国家活动的领域”②,或者说,是为了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与滥用。  黑格尔所确立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的研究模式成为后来学者自觉遵循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然而,学者们虽然谨守着“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这一基本线索,但是,却对从经济维度界定市民社会产生了质疑,人们开始普遍怀疑经济是否能够真正独立于国家权力。因为经济作为独立于国家的自主领域仅仅存在于黑格尔所处的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十分短暂。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即使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市场也没有独立承担起社会整合的功能,因此,经济领域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国家权力的领域。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日益明显也逐渐增多,国家机器重新履行起许多经济系统的职责,经济与政治权力重新结合在一起。由此使得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更加让人难以信服,伴随着国家力量的不断渗透,市民社会也日益丧失了自己的活力。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哈贝马斯试图在经济活动领域之外,重新探索一片独立于国家权力的领域。他开始发掘市民社会的社会文化内涵,指出它是一个既独立于政治体系(国家)又独立于经济体系的、由话语交往织构的社会文化体系。与此同时,哈贝马斯又将经济与政治(国家)归人由工具理性主宰的系统之下,将二者视为系统的两大子系统。由于哈贝马斯的系统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日益加强、政治与经济重新走向结合这一历史背景,因此我们可以说,“系统”概念实际上仍指的是一种广义的“国家”概念,哈贝马斯发掘出市民社会的文化维度从而开启了市民社会的当代研究模式,但是他并未突破黑格尔所确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这一基本线索。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断言,国家或国家权力作为市民社会的比较概念,尤其是作为市民社会所力图分解、解构的对象,一直是理解市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诚如福柯指出的:“从19世纪起,在哲学话语中,在政治话语中也一样,市民社会总是作为对抗、反对、摆脱政府或国家机器和制度的一种实在。”  然而,一旦我们将福柯的权力理论引入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人们对于市民社会的*重要对手——国家的理解并不全面,或者更准确地说,人们并未完全了解国家权力在现代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形式,对于国家权力的理解流于表面且比较单一,这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市民社会理解的不全面。具体而言,无论是黑格尔还是哈贝马斯,对于国家的理解均以传统的权力观为基础,他们将权力的所有现象都描写成依赖于国家机构,认为国家占据了权力关系的整个领域。然而,此种理解并未看到权力是多元的、多形态的力量关系,而国家只是诸多形态的权力关系的一种,只是权力的“终极形式”。  ……

作者简介

  王磊,1982年生,陕西省绥德县人,哲学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现任职于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政治哲学等。在《深圳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