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研究

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研究

1星价 ¥74.3 (7.5折)
2星价¥74.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69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20396974 ; 978-7-5203-9697-4

内容简介

  《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研究》从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活动模型、归纳了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机理、探索了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路径,为日益丰富的技术环境下有效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奠定了基础。《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研究》适用于技术改善学习、教育信息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究生,适用于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和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作参考。

目录

**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节 研究背景
一 信息社会人才发展需要
二 学习文化变革发展的需要
三 数字化学习技术发展的推动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 调查分析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及教学实施现状
二 研制促进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在线学习活动模型
三 开展技术促进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
四 总结提出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机理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框架
第七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三 方法与技术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梳理
**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技术
二 学习技术
三 议论文
四 作文教学
五 批判性思维
六 批判性思维教学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要素及相关关系梳理
一 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
二 批判性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四 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关系
五 初中生思维发展水平及学习文化建设现状
第三节 作文写作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关系探讨
一 作文写作活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
二 论证式学习有力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
三 母语写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
第四节 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研究的现状
一 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二 批判性思维测查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三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学科及人群
四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第五节 技术手段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应用
一 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二 思维导图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 在线交流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章 面向初中阶段写作教学及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的调查
**节 调查设计
一 调查时间
二 调查内容
三 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四 调查方法
五 调查工具
第二节 数据分析
一 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
二初中生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第三节 调查结论
一 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整体水平不高且差异显著
二 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短板十分明显
三 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不强
四 初中生在作文写作时缺少独立思考
五 初中写作教学中缺少必要的交流和学习支架
六 初中写作教学中对技术手段的应用

第四章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节 学习技术研究范式( CTCL)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 产生背景
二 要素及特征
三 关注的研究命题
四 实践应用情况
五 特质与评价
六 选择学习技术研究范式理论的缘由
第二节 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PBL):学习活动设计的遵循
一 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的由来
二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内涵
三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要素及特征
四 选择基于问题学习的缘由
五 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环节
六 小结
第三节 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学生的组织形式
一 合作学习的概念意涵
二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三 选择合作学习的缘由
四 合作学习的要素及实施流程
五 小结
第四节 论证式教学理论:学生学习活动的样态
一 论证式教学的概念意涵
二 论证式教学本质特征
三 论证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关系
四 论证式教学的策略与模式
五 小结
第五节 混合式学习理论:学习环境与技术应用的方式
一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概念
二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内涵
三 混合式学习的支撑理论
四 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模式
五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活动模型的建构与验证
**节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活动模型的理论构建
一 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二 模型要素与流程的确定和设计
第二节 基于线下学习环境的模型验证及技术探索
一 基于写作课程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 基于活动模型的议论写作评改学习活动设计探索
三 思维导图式学习支架应用于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实验探索
四 验证结论
第三节 基于在线学习环境的模型验证及技术探索
一 通过在线学习交流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相关研究
二 实验活动的设计
三 教学实验实例
四 活动过程发现
五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六 验证结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实验研究
**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二 指导思想
三 总体设计
四 研究方法
五 详细设计
第二节 具体实施
一 实验对象
二 买验分组
三 实验时间
四 实验内容
五 实施过程
第三节 数据分析和讨论
一 教学前、后测的基本统计量
二 学生作文成绩的相关分析
三 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相关分析
四 批判性思维各要素的变化情况分析
五 作文成绩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性的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机理与实践路径
**节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机理
一 教学实践中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二 技术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机理阐释
三 关于教学机理的总结和概括
第二节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路径
一创设问题学习情境
二 确定个体思维的系统表达方式
三 为促进学生质疑批判搭建交流平台
四 营造质疑、多元、协同的学习氛围
五 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第三节 基于技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建议
一 搭建技术平台,促进学生的深度交流
二 加强教师培训,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 重视资源开发,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
四 打造教学案例,深化批判性思维教学
五 完善评价工具,推动评价工具本土化

第八章 研究总结
一 研究的结论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 研究的不足
四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毕景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出生,吉林省梨树县人,教育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委会会员。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批判性思维教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近年来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多项,获得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平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