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土壤与肥料学(全国高等学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等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 ISBN:97871173303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117330350 ; 978-7-117-33035-0
本书特色
编写中紧扣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对土壤与肥料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注重突现“重视基础,有所取舍,拓宽视野,重视应用”的原则,将土壤与肥料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中药学结合,力求体现土壤与肥料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动向,体现农学学科和中药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中药的种植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内容简介
编写中紧扣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对土壤与肥料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注重突现“重视基础,有所取舍,拓宽视野,重视应用”的原则,将土壤与肥料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中药学结合,力求体现土壤与肥料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动向,体现农学学科和中药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中药的种植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目录
绪论 1
**节 土壤与肥料的概念 /1
一、 土壤的概念及其基本组成 /1
二、 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 /2
三、 肥料的概念及其种类 /3
四、 土壤与肥料学的概念及其地位 /4
第二节 土壤与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
一、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础 /4
二、 土壤是自然界中相对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4
三、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四、 肥料是作物产量、品质和食物安全的保障 /5
第三节 土壤与肥料学的研究任务 /6
一、 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是土壤学研究的核心 /6
二、 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土壤与肥料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7
三、 土壤资源保护是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7
四、 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与修复研究是土壤安全的保证 /7
五、 加强作物营养与肥料的基础研究 /8
六、 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土壤与肥料学中的应用 /9
第四节 土壤与肥料学发展概况 /9
一、 国外土壤与肥料学发展概况 / 10
二、 我国土壤与肥料学发展概况 / 11
**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13
**节 土壤矿物质 /13
一、 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与岩石 / 13
二、 土壤颗粒 / 16
第二节 土壤质地及其改良 /17
一、 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的概念 / 17
二、 土壤质地分类制 / 17
三、 土壤质地改良 / 19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 /20
一、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特征 / 20
二、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 21
三、 土壤腐殖质 / 25
四、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 27
五、 土壤有机质的管理与调节 / 28
第四节 土壤生物 /29
一、 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与功能 / 30
二、 土壤动物主要类群与功能 / 34
第五节 土壤水分 /36
一、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 / 37
二、 土壤水分研究的能态学 / 38
三、 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 / 39
四、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征 / 40
五、 土壤水分平衡及其调控 / 41
第六节 土壤空气 /43
一、 土壤空气状况 / 43
二、 土壤的通气性 / 44
三、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 44
四、 土壤空气的调节 / 44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46
**节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46
一、 土壤的孔性 / 46
二、 土壤的结构性 / 49
三、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 53
第二节 土壤的吸附性能 /57
一、 土壤胶体 / 57
二、 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 60
三、 土壤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 63
第三节 土壤的酸碱性 /63
一、 土壤酸性 / 64
二、 土壤碱性 / 65
三、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66
四、 土壤酸碱性的调节 / 67
第四节 土壤的热量状况 /68
一、 土壤热能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 68
二、 土壤的热性质 / 69
三、 土壤热量平衡与土壤温度 / 70
第五节 土壤生物学性质 /70
一、 土壤微生物特性 / 70
二、 土壤酶 / 73
第三章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77
**节 土壤的形成过程 /77
一、 土壤形成因素 / 77
二、 主要成土过程 / 79
三、 土壤剖面 / 81
第二节 我国土壤的形成及分布 /83
一、 形成条件与形成过程 / 83
二、 我国土壤的分布 / 84
第三节 我国土壤分类 /85
一、 现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概述 / 85
二、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 88
第四章 土壤资源与管理 90
**节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90
一、 土壤资源特点 / 90
二、 耕地资源特点 / 91
三、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91
作者简介
2006年获博士学位后,一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常见树木图鉴
¥16.3¥48.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4.4¥32.8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1.4¥26.0 -
中国古代农业
¥10.3¥25.0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8¥11.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9¥10.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49.8¥8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农业推广
¥41.1¥68.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7.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2.5¥45.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7.6¥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4.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