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80304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37
- 出版时间:2022-01-28
- 条形码:9787308030458 ; 978-7-308-03045-8
本书特色
陈建新主编的《大学写作》分成两大部分,**部分讲述写作理论,包括蓄势、运思和行文;第二部分介绍常见的文体知识,分为审美文体、传播文体和实用文体三章。 本教材既注意到审美文体的特点和写法,又不忽视传播文体和实用文体的特点和写法,这和以前的许多写作教材在理论部分没有顾及这几种文体的特点,造成传播文体、实用文体与理论脱节乃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有着很大的区别。
内容简介
写作从本质上讲,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言语能力和组篇成章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相互包容的。许多人看重科学工作者(我把所有经过大学教育并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都称为科学工作者)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表达能力,并非人人都很重视。有人认为,理工农医方面的科学工作,研究者面对的是物而非人,所以,表达能力并不重要。诚然,文科的科研工作都很倚重研究者的表达能力,其他学科的科研也同样依赖表达能力。所谓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把对外界的感受和理性思考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方式传达给他人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他掌握的词汇量、对词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构词造句的能力等等,对他的表达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种语言方面的能力,同样制约着思维能力。人们常说,语言是思想的现实。所以,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越强,他的思维能力也越强。 学习写作,首先要致力于提高语感,也即通过正确而适量的言语体验,获取良好的言语感觉和言语能力,它*终会转化为一个人的素养和技能。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语感。语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属于心理学范畴。搞音乐的有乐感,跳舞的有舞感,写文章也需要语感。语感好的人,阅读时能够辨别一篇文章的文字是否通顺、优美,语言的节奏是否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相吻合。写作时,自然也能写出精彩的文字。
目录
**节 写作的性质与特点
一、写作的主观能动性特征
二、写作的化生性特征
三、写作的书面性特征
第二节 作者的修养
一、生活修养
二、学识修养
三、思想修养
第三节 作者的能力
一、语感能力
二、思维能力
三、想像能力
四、表达能力
第二章 运思
**节 取材
一、材料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二、材料的搜集
三、材料的剪裁
第二节 立意
一、主题的概念
二、主题的要求
三、怎样提炼主题
第三节 构思
一、构思的过程
二、结构的含义与原则
三、结构的基本类型与内涵
第三章 行文
**节 行文概说
一、行文表达的含义
二、行文表达的特点
第二节 起草
一、起草方式
二、起草方法
三、起草初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表达方式
一、叙述
二、描写
三、抒情
四、议论
五、说明
第四节 语体
一、语体的概念与类型
二、语言
三、修辞
第五节 修改
一、修改的含义
二、修改的内容
三、修改的原则
……
第四章 审美文体
第五章 传播文体
第六章 实用文体
后记
节选
这时天仿佛也愤怒了,狂风暴雨,闪电雷霆。狼狈的敌人从会战的地点——牛栏岗败退下来,结成方阵,颤栗逃命。 作者在运用语言表达时,也有意无意地彰显自己的个性风格。“文如其人”,作家在生活经验、气质禀赋、艺术修养、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的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往往在使用的语言材料(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色彩。鲁迅的深刻尖锐,冰心的温婉柔和,曹禺的华丽优美,赵树理的平白朴实……无一不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请看下面两篇散文的写景片段: 如果说瞿塘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象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象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① 刘白羽《长江三日》 花事*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象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杨朔《茶花赋》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家的语言风格很不一样:刘白羽的散文喜用书面语词,辞藻华丽,长于渲染和铺张;杨朔的散文则多用口语语词,平易畅达,句式较短,显得凝练和含蓄。 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写作作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创造活动,必然具有实践性特征。这里所讲的实践,有两个含义,即社会实践和写作实践。从哲学的角度讲,实践既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主要目的。认识与实践的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而写作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过程。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无论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对人类主体之外的客体世界,还是对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写作,就是把这种认识记录下来。正因如此,写作主体也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必须深入到生活实践的江河湖海中,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成为写作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次,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讲,坚持写作实践是学习、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写作是一项“知易行难”的活动,学习理论知识、汲取他人成功的写作经验,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写作实践把它们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正如古语所说的:“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只有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写作文章才能达到行云流水、熟能生巧的程度。我们可以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能力,一种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技能、技巧。能力、技能技巧,需要通过写作者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并经过自己的咀嚼、消化、体味、揣摩,真正有所悟,才能把道理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熟练的习惯和手段,才能真正地用于自己的写作,指导自己的写作。对写作能力来讲,“听”或“看”固然重要,但*后一定要落实到“写”上来,才有可能不断提高。 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人在其主观意识的支配和统摄下所取得的活动结果,既不是对客体固有属性的简单认同,也不是对主体已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两者的一种超越;它在使客体不断被主体利用和改造的同时,也使主体对客体利用和改造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人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结果。 写作也概莫能外。写作主体的创造性,表现在写作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写作成果的各种构成因素之中。任何一个写作者,只要他是以主体个性的方式来获得和表达他对客体的某种见解或情感,他的写作活动就具有一定创造性。对此,美国学者威廉·W.韦斯特认为:“所有的写作都是创造性的。……所有的写作都包括一种新的表达的‘起源、发展、形成’的过程。即使你使用的是‘旧’的思想和第二手材料,你产生出一些完全新的东西,一些认真的、完全表达出你的性格和才能的东西。”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具有的思想感情是别人从来没有的,如果你尊重你的独特性,你就会真诚而独立地写出只有你能写出的东西。”①作家在创作时,首先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 ……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4.3¥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文言浅说
¥9.8¥24.0 -
乡土中国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