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51522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94页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65152214 ; 978-7-5651-5221-4
本书特色
对情感社会化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际沟通与代际间的理解,更有助于将历史照进现实,为洞悉时代的命运与精神提供参考。本书首创性地在情感体制的研究视角下,历时性地剖析了我国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情感社会化问题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通过选取跨越五十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相关栏目的全样本作为研究材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历时性内容分析法,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探讨。 本书虽为专业的学术著作,但是作者将大量丰富的引文与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逻辑严密,行文自然流畅,易于读者理解,代入感强,可读性高。 本书可以作为社会学、情感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从事研究的参考书,也适合对此研究主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首创性地在情感体制的研究视角下, 历时性地剖析了我国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情感社会化问题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通过选取跨越五十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相关栏目的全样本作为研究材料, 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历时性内容分析法, 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探讨。随着情感体制的变迁, 情感社会化的话语建构及实践亦在不同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 为一个时期的情感意涵、情感序列、情感关系以及情感教育等定下基调。原本受到压制的个体情感日益得到关注, 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成为情感社会化话语处理的核心关系, 代际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转变, 反映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
作者简介
施瑞婷,女,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研究方向为情感社会学、社会记忆、传播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国际学术刊物Quality of Life Research、City & Community审稿人。曾入选“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获社会学年会论文二等奖、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成果部分内容入选中国民政发展报告(民政蓝皮书)。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5项,以独立作者、**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联合出版译著1部。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