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4:元明清与西方文明兴起

包邮行读中西的人文课4:元明清与西方文明兴起

1星价 ¥31.0 (3.9折)
2星价¥31.0 定价¥7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6810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30681084 ; 978-7-5306-8108-4

本书特色

1. 中西文明对照:从西方发现中国,从中国看懂世界。 全球化不是近代以后才出现,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开始。摆脱区域眼光、国家视野,以全球眼光从西方发现中国,从中国发现世界。2. 近100个主题,千余场讲座,7轮反复打磨,跨越文明5000年。“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将人类文明分成4个阶段,收录整理近100个主题的讲座内容,跨越文明5000年,行读河山千万里。中国文明从先秦时期直到清代,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以文明史贯通中西文学史。3. 1991—2021,一场重塑母语教育、艰苦跋涉的千里长征。蜚声教育界的樊阳老师,自1991年起开设“樊阳人文公益讲坛”, 以每周举办中西文学文化讲座、每月融合文史地的人文行走的形式带领青年人阅读经典,迄今讲座逾千场。这场历时30年,打通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的人文启蒙讲座,被称为“一场重塑母语教育、艰苦跋涉的千里长征”。4. 全球视野,人文视角,打破固有框架,重塑现代人的思维缺失。把作家与作品放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品读,进行中西方空间的人文观照,在此框架下重读经典,意味着打破固有阅读思维,看到文化的根源与脉络。通过“文本”理解“人”与人类文明及人类的精神追求。5. 从传统瓦解到人性觉醒,在文学对照中发现中西方通往现代世界的不同路径。《元明清与西方文明兴起》用19讲从文学文化视角审视经历了古典文化转型之后,中西方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开启走进现代社会的大幕。东方文化在困顿中挣扎着从庙堂走向民间,西方则从宗教文明中走出,开启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盛宴。 ★ 这套《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将成为让人文阅读学习者受益的读物;在穿越历史,融入民间的历程中,成为“人文行走”与青年、与世界交流的新渠道。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在碎片化的知识点之上还有一个辽阔的人文世界,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与这个世界不断相遇的过程。这套书可以说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给中学生讲述这个人文世界的入门读物。或者说,这里有一扇通往这一世界的门。 ——傅国涌(学者、作家) ★ 七八年前,我和樊阳老师一起行走江南,研讨晚明社会状况。我俩不约而同地感慨,要真正懂得中国文化,要有行读中西的视野与胸襟。可惜国内这样的读物与实践寥寥。之后我开始了横跨中西的“世界文明阅读与行走”,樊阳老师则成就了这套《行读中西的人文课》。行读中西文明,从世界看中国,我们才知道怎样走好中国的路,才知道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陈浩武(长江证券创始人,世界文化学者) ★ 行走是古典中国培养君子的必修课,欧洲培养英才亦如是。中西则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格局,非如此不能造就新人新文明。跟着樊老师的书壮游,可以享受贵族待遇,激发心志,不亦快哉。 ——薛野(通识教育实践者、西西弗书店创始人) ★ 脚行万里,思接千载,通古今之变,融中西之学。*好的课堂在万里路途,*好的课本在历史现场,*好的教育是厚积一生的人文底色。 ——唐建光(新历史合作社总编辑) ★ 樊阳老师的行读课以脚步丈量山川名胜,以阅读纵贯中外古今。他的课堂,不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佳体现,更是身体力行人文关怀的*高层次。在近30年的漫长时间里一直践行这样纯粹而深刻的人文关怀的,我目力所及,唯此一人。 ——夏昆(中学语文名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 ★ 行读万里,跨越东西方。多年以来,我的朋友樊阳老师,一直以公益讲堂和人文行走的形式,在做中国文史的启蒙与推广。历经30年,7个轮回的反复修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套令人赞叹的人文启蒙读本。在这里,我们可以不断获得新知,重新经历精神的自我成长。 ——蔡朝阳(中学语文名师、独立教育者) ★ 爱默生说,司知识的天使懂得*多,司爱情的天使爱得*深。三十年的课堂,三千里地山河,樊老师引领少年人在爱里寻求知识,也教育他们因有知识而爱得更深。 ——郭初阳(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

内容简介

蜚声教育界的语文教师樊阳,倾尽30年时光的讲述,带领我们走入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人文世界,照亮自己,指向来路。 古老的东方舞台上,才子佳人故事成为一种新的文学范式,古老的话本重放异彩,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学传统;及至明代江山易祚,文人士大夫面临着痛苦的折磨:亡国还是亡天下?遥远的西方,文艺复兴带来了人文的光辉,探讨人性的主题让欧洲文学极具张力,莎士比亚的戏剧包罗了千姿百态的欧洲世相;启蒙运动让理性之光大彰;浪漫主义高歌猛进;俄语文学小试牛刀;现实主义的余响随着现代社会的焦虑与怀疑潜进了二十世纪……

目录

推荐序:樊阳的教育文化长征(杨东平) 总序:穿越历史与融入民间(樊阳) 引 言 元明清与西方文明兴起 **讲 “赵氏孤儿”:元代与文人诗、散曲 第二讲 关汉卿:中国戏剧之父 第三讲 舞台上的才子佳人:《西厢记》 第四讲 江湖忠义:《水浒传》 第五讲 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及文化 第六讲 浪花淘尽英雄:再品《三国演义》 第七讲 昙花绽放:晚明文艺别兴 第八讲 人欲之河:“三言二拍”与晚明市井 第九讲 明清易代:天崩地解中的生命抉择 第十讲 故园无此声:清诗文的zui后辉煌 第十一讲 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到法国 第十二讲 《堂·吉诃德》:庸碌现实中非现实的梦 第十三讲 人性追问:永远的莎士比亚 第十四讲 《浮士德》:对人类的审视 第十五讲 激情奔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第十六讲 德法浪漫主义:离经叛道的精神探索 第十七讲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巴尔扎克与司汤达 第十八讲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狄更斯与勃朗特姐妹 第十九讲 俄国文学: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樊阳,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获得教育部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首届华文领读者大奖、第二届全人教育奖、《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全国教育、文化类奖项和荣誉。著有《哪里都是杏坛》,主编《人文行走在上海》系列书籍。 1991年创办面向中学生的“樊阳人文公益讲坛”,以每周中西文学文化讲座、每月融合文史地的人文行走形式,带领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行读万里。迄今30年,公益讲座逾千场,人文行走万余公里,近千名学生受益。《行读中西的人文课》系列正是30年间进行了7轮的文学文化讲座的精彩呈现,以文明史贯穿文学史,中西对举,联系生命历程,体察人性之丰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