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1:先秦与轴心时代

包邮行读中西的人文课1:先秦与轴心时代

¥22.1 (3.2折) ?
00:00:00
1星价 ¥33.1
2星价¥33.1 定价¥6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6807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30680766 ; 978-7-5306-8076-6

内容简介

蜚声教育界的语文教师樊阳,倾尽30年时光的讲述,带领我们走入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人文世界,照亮自己,指向来路。 本书将带我们漫游两千年前群星璀璨的先秦与古希腊:在至淳的“诗三百”中捧起先民“思无邪”的美好;跟随孔子重建礼乐的行思,探究古老的生活美学;循着老庄的行脚构建中国人开阔而自在的灵魂;孟子这位雄辩斗士给予后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智识与勇气;古希腊三杰震古烁今,为世界带来理性与哲思的曙光;盲诗人荷马,吟唱着西方文学源头的宏伟诗篇……

目录

推荐序:樊阳的教育文化长征(杨东平)

总序:穿越历史与融入民间(樊阳)

引言:先秦与轴心时代

**讲 千年的追问: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讲 《诗经》:神圣而亲切的家园

第三讲 《诗经》中的千古爱情

第四讲 《诗经》中的社会民情与生命探求

第五讲 孔子是一个虚伪的形式主义者吗?

——孔子与《论语》的一个侧面

第六讲 《孟子》:道性善与内圣外王

第七讲 至诚:读《大学》与《中庸》

第八讲 老子与道家思想

第九讲 直书良史:《左传》(上)

第十讲 古文丰碑:《左传》(下)

第十一讲 特殊的隐者:《庄子》(上)

第十二讲 人之局限与逍遥游:《庄子》(下)

第十三讲 墨子与墨家流变

第十四讲 先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第十五讲 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

第十六讲 命运!命运!

——古希腊史诗与悲剧

第十七讲 爱智慧:古希腊哲学


展开全部

节选

樊阳的教育文化长征(杨东平) 樊阳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和其他教师不一样的是,从执教之初,他就在常规教学之外模仿孔子杏坛开讲,此后,发展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系列阅读讲座与人文行走。这场长达28年的行走,用行动阐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终ji内涵。他成了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第二届全人教育奖获得者,有诸多荣誉。但对樊阳而言,他的幸福和痛苦,都在教学过程之中。 在中学课堂中展开的,是应试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持久较量。这场实力对比极不相称的拔河,更是一场刻不容缓的救赎。他眼看许多学生的自信和兴趣过早地被应试教育毁灭,所谓“学渣学ba不过都是学奴”,他与生活战斗,与应试教育抗争,克服了谋生的压力、生活的痛苦与茫然,战胜自己、战胜生活、战胜命运。他用事实证明这样简单的道理:热爱读书、会思考的孩子,考试也不会差。他带过的十几届毕业班,每届都是年级**、区市名列前茅。他同时证明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坚守人文教育的理想并不是天方夜谭。在他的讲坛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让学生发现自我,能够“独立思考、真诚表达”成为教育的目标。 以语文教育为阵地,这是一场重塑母语教育、艰苦跋涉的千里长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以考定学,以考定教”,曾经生动活泼的语文与悠久博大的传统相隔绝,与生活和世界相割裂,变得僵化刻板、程式化和碎片化,与人文教化无缘,许多中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厌恶远在数学之上,这不啻是文化和教育的悲剧。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挣脱,秉持的是教学自由、思想自由的理想。他坚信中学教师bi须拿人类文化zui**的部分——文学文化名著来滋养年轻的心灵,才不致教出文化的侏儒。人文教育应该在共同阅读中促进心灵的成长,自主和批判性地阅读世界,使学生成为能够推进社会进步的合格公民。樊阳颇具创意地解决了三个教育问题:一是打破教学内容的限制,以经典阅读和讨论作为zui主要的教学内容,从而把语文课变成了人文教育;二是打破时空限制和学科壁垒,将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博物馆等作为教育资源,让阅读、讨论、写作有机结合,创设了人文行走的综合教育方式;三是打破学生年龄与年级的限制,通过书院制、拼板学习等方式,发挥混龄学习和小组探究学习的优势。 今天看来,这种打破和创设真的是先走一步,与当下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制学习、整本书阅读、游学等创新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学校在窗外,他人是老师,世界是教材”这样的理念,在樊阳的杏坛已经早早地实践了。许多学生被幸运地唤醒、点燃,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樊阳是一位让学生敬而不畏的老师。年少的学生会把他形容为善良正义、慈悲温润、博学多才的天使长加百列、文殊菩萨、古茶树和玄龟;年长的学生会把他形容为勇敢的刑天、坚持理想的堂吉诃德和西西弗斯;同事们称他为热爱教育、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的“孙行者”。媒体报道称他“赢得普遍荣誉却无人效仿”,因而,他又经常被称为“孤独的布道者”。樊阳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他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乐趣,他极为享受教学相长的过程,享受行走中迸发的无穷热情和智慧火花,享受学生的热爱和成长,达成了“理想与生活合一”的幸福状态。这真是一个教师的光荣和骄傲,是在现实生活中难得的人生的化境。 2014年8月的一个周末,在上海武康路附近的季风书园,我参加过樊阳“行走上海”的讲座,躬逢其盛。如今,这个文化的制高点也已进入上海的人文历史。我们仍在继续书写、思考、行走、阅读,春风种子,处处杏坛,“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正能量,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 这套四册之巨的“行读中西的人文课”,洋洋大观,作为樊阳和他的团队28年人文行走的结晶,如他所述“既贯穿经典文学文化的阅读,又关注文本背后社会历史与哲学思想的演变;把作家作品始终放在人类文明文化演进的大背景下品读讨论;同时进行中西方空间上的映照比较,并把文学、历史、地理、哲学有机融为一体”。它将成为让全体人文阅读学习者受益的读物;在穿越历史,融入民间的历程中,也成为“人文行走”与青年、与世界交流的新渠道。

作者简介

樊阳,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获得教育部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首届华文领读者大奖、第二届全人教育奖、《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全国教育、文化类奖项和荣誉。著有《哪里都是杏坛》,主编《人文行走在上海》系列书籍。 1991年创办面向中学生的“樊阳人文公益讲坛”,以每周中西文学文化讲座、每月融合文史地的人文行走形式,带领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行读万里。迄今30年,公益讲座逾千场,人文行走万余公里,近千名学生受益。《行读中西的人文课》系列正是30年间进行了7轮的文学文化讲座的精彩呈现,以文明史贯穿文学史,中西对举,联系生命历程,体察人性之丰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