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2276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10227691 ; 978-7-5102-2769-1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四大检察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2018年以来,**检党组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检察工作转型发展新特点,深入调研思考实践总结,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检察工作新理念。具体内容包括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理念、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客观公正理念、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公益守护理念、少捕慎诉慎押理念、数字检察理念和智慧借助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观察落实。
目录
**章 绪论
一、新时代检察理念变革的背景
二、新时代检察理念的逻辑展开
三、新时代检察理念的基本内容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价值
第二章 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理念
**节 检察工作政治性的内涵及其要求
一、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坚持服务大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节 检察工作业务性的内涵及其要求
一、以办案为主要手段
二、对法律规则和底线的坚守
三、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新格局履职办案
第三节 检察工作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内涵及其历史脉络
一、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内涵
二、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历史脉络
第四节 检察工作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实现
一、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内涵、渊源及意义
二、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关系
三、全面推进检察专业化建设
第三章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
**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法律渊源与政策依据
一、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法律渊源
二、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政策依据
第二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全面发展
二、协调发展
三、充分发展
四、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检察工作中坚持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意义
一、促进依法治国
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第四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实现
一、做优刑事检察
二、做强民事检察
三、做实行政检察
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
第五节 四大检察的融合发展
一、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二、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第四章 客观公正理念
**节 从“客观义务”到“客观公正立场”的演进逻辑
一、“客观义务”是现代各国检察官普遍接受的职业伦理和司法理念
二、我国立法规定“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具有时代发展必然性
三、“客观公正立场”论是对“客观义务”论的“扬弃”
第二节 客观公正立场在检察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一、检察官实践客观公正立场的基本内容
二、检察官实践客观公正立场的基本准则
三、检察官实践客观公正立场的基本保障
第五章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
**节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概述
一、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的内涵
二、坚持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的意义
第二节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实现
一、在办案中强化监督
二、在监督中深化办案
三、探索“办案—监督双核驱动”新模式
第三节 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
一、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的必要性
二、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的基本原则
三、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的必要条件
四、法律监督案件化的制度设计
第六章 双赢多赢共赢理念
**节 双赢多赢共赢的可行性和价值分析
一、双赢多赢共赢的现实可行性
二、双赢多赢共赢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的探索实践
一、刚柔相济适用检察建议
二、以“我管”促“都管”
三、全面推进检察听证工作
四、扎实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五、发挥指导性和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节 深入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
一、树立共同理念
二、加强制约监督
三、强化科学管理
第七章 公益守护理念
**节 公益守护理念确立的意义
一、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发展
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三、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公益守护与法律监督
一、公益守护理念以法律监督为基础
二、公益守护理念对法律监督的要求
第三节 公益守护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一、公益守护理念在刑事检察中的实践
二、公益守护理念在民事检察中的实践
三、公益守护理念在行政检察中的实践
四、公益守护理念在公益诉讼检察中的实践
第八章 少捕慎诉慎押理念
**节 少捕慎诉慎押理念确立的必然性及其价值意义
一、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确立的必然性
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确立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少捕慎诉慎押理念的实践检视——以浙江为视角
一、适用状况的“正态分布”
二、实施状态的“上热下冷”
三、社会态度的“两极分化”
四、推进过程的“现实梗阻”
第三节 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的实现进路
一、体系重塑: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系统格局
二、规范适用:加强执法司法协同配合与制约监督
三、数字赋能: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数字化改革
第九章 数字检察理念
**节 数字检察的概念与内涵
一、数字检察发端于信息检务,是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更高形态
二、数字检察是用数字化重塑检察法律监督
三、数字检察是执法司法领域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
第二节 数字检察的探索与实践
一、新时代检察理念变革的背景
二、新时代检察理念的逻辑展开
三、新时代检察理念的基本内容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价值
第二章 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理念
**节 检察工作政治性的内涵及其要求
一、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坚持服务大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节 检察工作业务性的内涵及其要求
一、以办案为主要手段
二、对法律规则和底线的坚守
三、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新格局履职办案
第三节 检察工作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内涵及其历史脉络
一、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内涵
二、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历史脉络
第四节 检察工作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的实现
一、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内涵、渊源及意义
二、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关系
三、全面推进检察专业化建设
第三章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
**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法律渊源与政策依据
一、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法律渊源
二、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政策依据
第二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全面发展
二、协调发展
三、充分发展
四、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检察工作中坚持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的意义
一、促进依法治国
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第四节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实现
一、做优刑事检察
二、做强民事检察
三、做实行政检察
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
第五节 四大检察的融合发展
一、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二、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第四章 客观公正理念
**节 从“客观义务”到“客观公正立场”的演进逻辑
一、“客观义务”是现代各国检察官普遍接受的职业伦理和司法理念
二、我国立法规定“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具有时代发展必然性
三、“客观公正立场”论是对“客观义务”论的“扬弃”
第二节 客观公正立场在检察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一、检察官实践客观公正立场的基本内容
二、检察官实践客观公正立场的基本准则
三、检察官实践客观公正立场的基本保障
第五章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
**节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概述
一、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的内涵
二、坚持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的意义
第二节 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实现
一、在办案中强化监督
二、在监督中深化办案
三、探索“办案—监督双核驱动”新模式
第三节 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
一、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的必要性
二、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的基本原则
三、法律监督案件化办理的必要条件
四、法律监督案件化的制度设计
第六章 双赢多赢共赢理念
**节 双赢多赢共赢的可行性和价值分析
一、双赢多赢共赢的现实可行性
二、双赢多赢共赢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的探索实践
一、刚柔相济适用检察建议
二、以“我管”促“都管”
三、全面推进检察听证工作
四、扎实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五、发挥指导性和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节 深入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
一、树立共同理念
二、加强制约监督
三、强化科学管理
第七章 公益守护理念
**节 公益守护理念确立的意义
一、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发展
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三、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公益守护与法律监督
一、公益守护理念以法律监督为基础
二、公益守护理念对法律监督的要求
第三节 公益守护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一、公益守护理念在刑事检察中的实践
二、公益守护理念在民事检察中的实践
三、公益守护理念在行政检察中的实践
四、公益守护理念在公益诉讼检察中的实践
第八章 少捕慎诉慎押理念
**节 少捕慎诉慎押理念确立的必然性及其价值意义
一、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确立的必然性
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确立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少捕慎诉慎押理念的实践检视——以浙江为视角
一、适用状况的“正态分布”
二、实施状态的“上热下冷”
三、社会态度的“两极分化”
四、推进过程的“现实梗阻”
第三节 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的实现进路
一、体系重塑: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系统格局
二、规范适用:加强执法司法协同配合与制约监督
三、数字赋能: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数字化改革
第九章 数字检察理念
**节 数字检察的概念与内涵
一、数字检察发端于信息检务,是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更高形态
二、数字检察是用数字化重塑检察法律监督
三、数字检察是执法司法领域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
第二节 数字检察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贾宇,男,汉族,青海贵德人,1963年2月生,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法学》课题组首席专家、主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反恐怖主义与国家安全等研究,代表作有《国际刑法学》《犯罪故意研究》《刑法学》《中国反恐怖主义法教程》等。曾主持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司法部等规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司法部等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百多篇专业论文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律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生死场
¥8.6¥36.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东京梦华录
¥17.6¥46.0 -
欢喜
¥16.1¥42.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时空迷航:刘慈欣科幻作品集
¥7.3¥19.8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悉达多
¥18.4¥4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妖怪书店
¥10.9¥3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