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史并不如烟·第七部:帝国斜阳

唐史并不如烟·第七部:帝国斜阳

1星价 ¥39.2 (7.0折)
2星价¥39.2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4962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5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03496233 ; 978-7-5034-9623-3

本书特色

知名历史作家魏风华、著名专栏作家李开周联袂推荐! 极严谨的考据,极有才的文笔,写就无比辉煌的唐朝! 湖南卫视历史主讲人曲昌春的扛鼎之作,有口皆碑、畅销十二年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唐史并不如烟》系列的*后一部,讲述从宪宗末年到唐朝灭亡的近百年历史。唐朝*后一个中兴皇帝宪宗被害之后,晚唐再无复兴迹象:穆宗李恒才具平平,让宪宗十几年削藩努力毁于一旦;敬宗李湛游手好闲;文宗李昂天性懦弱;武宗、宣宗倒是励精图治,但却英年早逝;懿宗李漼、僖宗李儇骄奢淫逸,王仙芝、黄巢相继起兵,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后,哀帝李柷被朱全忠毒杀,大唐帝国走向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纵观晚唐历史,印象*深者有三:一是大唐帝国处在转折期,走向何方、向好向坏实际上只有几个月的窗口期;二是热衷于丹药看似荒谬,大唐皇帝上自太宗、下至武宗却前仆后继,纷纷栽在上面;三是晚唐皇帝受制于家奴宦官。宦官立,宦官灭,偌大一个文官集团竟然无能为力。历史之微妙,人性之幽暗,让人感叹。

目录

**章 戛然而止
柳泌炼丹
立储难题
山穷水尽

第二章 新旧更替
得偿所愿
忍字当头
诗人元稹

第三章 党争初起
名言另一半
党争初起

第四章 不孚众望
资质平平
错失好局
离奇中风

第五章 来去匆匆
不买账
借力打力
庙号穆宗

第六章 顽童李湛
李绅倒台
平地惊雷
崔发事件
李德裕劝谏
不同选择

第七章 上下其手
两败俱伤
李绛其人
二李交锋
黯然下台

第八章 非典型更迭
骊山魔咒
熄灯之谜
处变不惊

第九章 上任三把火
上任伊始
真话的代价
……

第十章 你来我往
第十一章 神人郑注
第十二章 甘露事变
第十三章 受制家奴
第十四章 李德裕时间
第十五章 烽烟再起
第十六章 斗天斗地
第十七章 前赴后继
第十八章 后浪前浪
第十九章 兢兢业业
第二十章 天不遂愿
第二十一章 所托非人
第二十二章 不高兴皇帝
第二十三章 龙泣于野
展开全部

节选

  《帝国斜阳》:  借着大家的怒气,侍御史李款在朝会上狠狠参了郑注一本:“内通敕使,外连朝官,两地往来,卜射财货,昼伏夜动,干窃化权,人不敢言,道路以目。请付法司。”  十天之内,李款连上了数十份奏章,大有不把郑注拉下马誓不罢休的架势。  王守澄一看情形不对,赶紧将郑注藏匿在右神策军大营,在他看来,自己是右神策军总指挥,自己的大营还是*安全的。  如果出了右神策军大营呢?  想杀郑注的,不止侍御史李款一个。  就在此时,左神策军大营内正在酝酿如何除掉郑注。  这么说吧,核心宦官里面,除了王守澄外,其余几个管事的宦官都想除掉郑注。  为什么?  因为郑注是王守澄的智囊。这个人很有能力,如果任由他背后出谋划策,王守澄就会越来越强势,其他管事宦官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一方面,以侍御史李款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想除掉郑注;另一方面,以左军中尉韦元素为代表的核心宦官集团也想除掉他。郑注这人缘啊!  左神策军将领李弘楚向韦元素建议道:“我以你患病的名义召唤郑注来给你看病,等他来了之后推出去乱棍打死,然后你去向皇帝请罪,你有拥立之功,皇帝也不会为难你。”  韦元素点了点头,对,就这么办。  韦元素是左军中尉,手握左神策军重兵,王守澄是右军中尉,手握右神策军重兵,两人平级,以韦元素的名义请郑注来看病,王守澄和郑注都无法拒绝,不然太不给面子了。  郑注心怀忐忑地走进左神策军大营,又是熟悉的配方,又是熟悉的味道,不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了,只不过,这一次设局的人由王守澄变成了韦元素而已。  郑注定了定神,从容应对。  他像尺蠖一样弯曲着身体,像老鼠一样惶恐小心,态度诚恳谦卑,谄媚的话如源头活水,绵绵不绝。  站在一旁的李弘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给韦元素使眼色:“棍都准备好了,赶紧动手吧。”  韦元素被郑注拍得很舒服,同时大脑也在高速运转,眼前这个郑注绝非凡人,自己犯不着跟他过不去。更重要的是,一旦郑注死在左神策军大营,那就是跟王守澄公然翻脸了,自己对付王守澄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也罢!  韦元素彻底放下了整死郑注的念头,反而馈赠金银绸缎,礼送出营。  李弘楚失望到了极点,愤怒到了极点,不顾上下级身份,冲韦元素吼道:“中尉失今日之断,必不免他日之祸矣。”  李弘楚是对的,他的预言将在以后的日子得到验证。  只可惜,李弘楚本人没有验证预言的时间了,他愤而辞职,不久背部生疽离世。  躲过了乱棍,躲得过雪片般的奏章吗?  当然能。  说起来也很简单,宰相班子里有郑注的人,这个人就是王涯。  王涯能当上宰相,多亏郑注找王守澄运作:一方面王涯有把柄在郑注手中,另一方面王涯也惧怕王守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弹劾郑注的奏章表面上弹劾的是郑注,实际上矛头直指郑注背后的王守澄。  如果让这些弹劾郑注的奏章到了皇帝那里,自然要起一些波澜,可王涯是宰相,扣留奏章的小动作还是可以做的。  李款以为这些奏章都到了皇帝那里,实际上都扣留在王涯手里,皇帝连一个字都没有看到。  与此同时,王守澄也没闲着,拼命地在皇帝面前替郑注解释,一番言语下来,皇帝李昂对郑注也没有那么厌恶了,看来此人确实有独特之处,并不像御史们说的那样。  不久,王守澄得寸进尺,举荐郑注出任侍御史,同时充任右神策军判官。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秦朝赵高做的事,王守澄照样在做。  有王守澄庇护,郑注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又过了几天,郑注一生中*大的机会出现了。  ……

作者简介

  曲昌春,知名历史作家,媒体记者,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职于中央电视台。自幼酷爱历史和文学,致力于通俗历史的写作,对唐代历史尤为感兴趣,造诣颇深。主张人性化写史方式,以现代视角审视解读历史。出版历史类著作多部,其中《唐史并不如烟》系列凭借着极高的写史水准,一经面世便持续热销,积累了庞大的忠实读者群体,他也因此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神笔曲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