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08031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1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100208031 ; 978-7-100-20803-1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马克瑞尔为应对哲学诠释学在解释不断变化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时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他提出一个定位性和反思性的解释概念,而判断在其中具有核心作用。他超越当代许多诠释学的对话方法,关注反思判断的诊断性运用。这不仅是为了辨别有待理解的差异性现象特征,而且也为了让我们适应构成解释框架的各种意义语境。马克瑞尔阐释了康德先验思想中被忽视的资源,他把诠释学重新构想为对理解和解释之恰当语境条件的批判性探究。他提出,诠释学批判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在对历史和文化的解释可能产生影响的语境中确立优先性。总之,无论对文本、艺术作品还是世界的诠释学探究,马克瑞尔都为我们思考变化语境中的各种解释提供了一种富有前景的思考方式。
作者简介
鲁道夫 A. 马克瑞尔(Rudolf A. Makkreel),1939年出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圣迭戈加州大学任教,埃默里大学坎德勒哲学荣誉教授,1983年至1998年担任《哲学史杂志》编辑。主要著作有《狄尔泰与现象学:大陆研究现状》(Dilthey and Phenomenology: Current Continental Research,1987);《狄尔泰:人文研究的哲学家》(Dilthey: Philosopher of the Human Studies,1991);《康德的想象与阐释:“判断力批判”的诠释学意义》(Imag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Kant: The Hermeneutical Import of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1994);《诠释学的定位和判断》(Orientation and Judgment in Hermeneutics,2015)等。 译者简介: 李建盛,1964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文化和文艺理论研究。学术著作主要有《艺术 科学 真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艺术学关键词》、《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等,出版译著有《现代性的终结:虚无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诠释学》等。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9.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谈修养
¥7.0¥20.0 -
了凡四训
¥16.7¥49.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谈美
¥5.3¥1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16.9¥49.8 -
梅花易数
¥19.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