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1226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203122678 ; 978-7-203-12267-8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01年至1911年为切入口,系统呈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学状态及发展状况。清末作为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阶段,其“学”与“术”的分野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就其引进的目的来说,现代教育学是作为致用的“术”而引进的。以“用”为目的、西倾的学术心态,是清末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状态。
目录
一、学术史的梳理·
二、研究潜力与方向·
(一)史料的发掘
(二)研究方法
章从“教育”到“教育学”:清末国人教育学观念的演变
节国人“教育”观念的演变
一、“教育”的起源
二、1纪90年代:“教育”概念的局部流传
节从“教育”到“教育学”
一、甲午战败后,师范教育议论初现
二、1901年:“教育学”走向前台·
第三节清末“教育学大众”的教育议论
一、“德育”“智育”“体育”概念代中国的形成
二、《大公报》中的教育议论
章资治与育才:教育制度中的教育学
节“新政”:从到立宪
节《江楚会奏》对教育学的影响
一、《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二、教育学为师范学堂必修课成为共识
第三节《奏定学堂章程》对教育学的规定
一、《学务纲要》对兴办师范学堂的经验推广
二、各级学堂章程对教育学的规定
第四节预备立宪时期的教育舆论
第五节学部对教育学的规范
一、学部注重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学素养
二、学部对师范学堂课程内容的规范
三、小学教员检定对于教育学传播的影响
四、单级教授法的推广
第三章教育学教科书的文本与学派
节各种类型的教育学教科书
一、各群体编译教育学教科书的动机
二、各种类型教育学教科书的成书经过
三、教育学教科书的共同问题
节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传播
一、在中国的赫尔巴特教育学
二、中国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两条路径
三、中的地域差异:湖北与直隶
第三节清末民初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中国面相
一、不统一的译名:“赫尔巴特”的中国称谓
二、《教育世界》及教育世界社对赫尔巴特及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的译介
三、赫尔巴特及赫尔巴特教育学派在中国流传的主要载体:教科书
四、清末民初国人对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解和研究
第四章清末教育学的“学”与“术”
节教育学之“学”与“术”的混杂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学”与“术”
二、作为“术”的教育学
三、的教育学中的“学”与“术”
四、西方教育学之“学”在中国
节中国传统教育学术的断裂与承续
一、中国传统教育学术制度层面的断裂
二、中国传统教育学术的承续
第三节承续中国教育学术传统的可能: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中国起源.
一、“中国教育史”出现的必然
二、“有物即有史”:陈黻宸及其弟子的“禹域教育史”研究设想
三、“民史”中的教育史研究设想:邓实的《教育史叙》
四、“藉西学证明中学”:刘师培的《教育学史序》
五、“欲定教育制度,当先研究教育史”:黄绍箕拟的《中国教育史》
六、这代学人眼中的“中国”和“教育史”
结语
附录
一、本书所涉教育学教科书目录·
(一)《教育学》目录
(二)《教育学教科书》目录
(三)《教育原理》目录
(四)《垤氏实践教育学》目录
(五)《教育学原理》目录
(六)《教育学讲义》目录
(七)《教育学》目录
(八)《教育学教科书》目录
(九)《教育学》目录
(十)《教育学讲义》目录
(十一)《教育学讲义》目录
二、教育丛书初集目录·
三、教育丛书二集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