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精装)南荣家的越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115185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41151859 ; 978-7-5411-5185-9
本书特色
本书故事以宋代江南始,一路往北往西,延伸至塞外,直至欧洲腹地,又一路向南,回归故地,绵延万里,跨越百年,融历史、传奇、神话各种叙述方式为一体,辗转于宋、金、蒙古乃至欧洲之间,以细密的文学与历史并举的方法,重构江南之中国与亚洲之中国的内在关系,重现13世纪的世界格局。张广天继《妹方》之后又一史诗力作。
内容简介
1193年,时值宋、金、蒙古长久并存,江南临安城南荣家梨云园失火,三岁的南荣越丧父失母。父亲南荣靖桑幽魂未灭,含冤欲吐,不忍抛下儿子,遂暗中跟随其成长、迁居、投奔,后南荣越因擅制火器征战于宋金之间,又入蒙古国随军抵斡罗思(今俄罗斯)、马扎儿(今匈牙利),直至欧洲腹地,历千难万险,至老终归于江南。其时,中原文明随蒙古西征经中亚传至欧洲,亚欧大陆各方思想和生活方式因战争而交织、融合、重铸,南荣越的所见所历,遂铺排出一幅当时的世界图景,一个全然不同于以往、延续至今的崭新的中国文明正在诞生。
本书托魂灵之口讲述了一部个人传奇,其视角却来自于心灵透察,由此展开触及的,是关于未来的思考,期以朝代更迭、部族重铸、人物命运沉浮来见证已然的真理,呼唤从东方古老的传统中发现新价值,以重建天人关系的和谐。
目录
卷首
册 花港
章 梨云园纵火案
第二章 亡灵寄
第三章 谶兆
第四章 天命如斯
第五章 嘉会养济院里的普宜宫
第二册 太液池
章 四妹妹
第二章 舒虎宣楼
第三章 辇瓦
第四章 大明幼稚院
第五章 龟鉴关引
第六章 鼋龙渚
第七章 无影塔
第八章 陇西氏师师
第九章 聚骨扇
第十章 羽书杂记
第三册 怯绿连巷
章 银树
第二章 哈剌和林
第三章 司铎可艾客
第四章 征海寇虏烈哥之斡罗思公国纪
第五章 金珠魂灵
第六章 成吉思皇帝传闻录
第七章 长明地纪事
第八章 契丹坊
第九章 拿妲夏姐妹与贵由大汗
第十章 净风降临日
第四册 大野浦
章 南归纪行
第二章 沪渎庐氏兄弟
第三章 紫翠丹房
第四章 古楚公主如是说
第五章 湖光亭
相关资料
册 花港
章 梨云园纵火案
我这就死了吗?我这是死,还是在睡梦中?我看得分明,听得清晰,我只带不动我的躯体。我的躯体不受我的摆布,这跟梦里的情景一致。然而我的躯体何故与之前不一样了呢?我是穿着夹袄睡的,现在夹袄去哪里了?我记得睡时我手里攥着一个玉童子。我的童子呢?还有我的被子、枕头、书卷和帷帐,这些都到哪里去了呢?眼前是残火、炭灰和倾倒的梁木,还有不散的浓浓的烟雾。这究竟是什么地方?这是我的睡房吗?我的睡房起火了?我的鞋呢?我至少要找到我的鞋,我穿上鞋才能到外面去看一看。或者我走到外面就能晓得这是什么地方。可是,我为什么闻到了臭味,一股蹄膀烧焦贴着砂锅底才有的臭味。这是令人恶心欲吐的大油味道。有人被烧死了吗?啊,我看见一根横梁下头有一只烧焦的手,中指上似乎蓝莹莹的有点什么。对了,那是一颗硕大的木难宝石,这不就是前年从不毛不毛:今译缅甸,不毛是旧时Burma的音译。商人那里买来的么!我将它镶嵌在金戒指上了。天哪!那是我的手!我被烧死了!我凑近前去再找找我身体别的部分……我要搬开那根横梁。我居然像风一样地滑过去了,滑到横梁底下……我看分明了,这是一堆烧黑的骨头,有些烧不化的膏脂还粘连在骨头上吱吱冒油。这就是我,无疑我被烧死了!袄子和被子已经被烧成白灰,但我找到手里那只玉童子了。童子完好无损,真玉不怕火炊,果然是于阗上等水玉。那么,这会不会是一场梦?梦里似乎有时也搬不动躯体的,也会有许多荒诞不经的事体。我或者现在出去看一看就都分明了。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哦,我记起来了,我被惊醒过。我醒来的时候看见烈焰朝我躺着的身体扑来,我还挣扎着起身去扑火,我当时还紧攥着童子不放,正坐起时被一根横梁砸中,然后我懵了一下,脑壳好像碎了,我还听到碎裂的声音。这便明确了,我痛极了想逃,带不动身体,结果有一个芯子从身体里抽出来,飘逸到外面。然后,然后就是一片模糊。再醒来时,就像现在这样飘起来了。
我现在飘着,可高可低,可穿过一切硬物。那么,我应该可以穿过墙壁的,不需要穿鞋就可以走出去的。我试试看!哎哟,我穿过来了,我真的穿过墙壁到外面来了。不得了了!整座庄园都被烧塌了!前院,后院,马厩,谷仓,都塌了,甚至还有余火未尽,四处跳蹿。这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梨云园失火了?那么,绾儿呢?越儿呢?我记得我午睡前厨娘带越儿出去买枣糕了,这会儿该是还没有回转吧。老天保佑,他们不要回来。那么,绾儿呢?我去找找绾儿!
绾儿啊,你不要死。
册 花港
章 梨云园纵火案
我这就死了吗?我这是死,还是在睡梦中?我看得分明,听得清晰,我只带不动我的躯体。我的躯体不受我的摆布,这跟梦里的情景一致。然而我的躯体何故与之前不一样了呢?我是穿着夹袄睡的,现在夹袄去哪里了?我记得睡时我手里攥着一个玉童子。我的童子呢?还有我的被子、枕头、书卷和帷帐,这些都到哪里去了呢?眼前是残火、炭灰和倾倒的梁木,还有不散的浓浓的烟雾。这究竟是什么地方?这是我的睡房吗?我的睡房起火了?我的鞋呢?我至少要找到我的鞋,我穿上鞋才能到外面去看一看。或者我走到外面就能晓得这是什么地方。可是,我为什么闻到了臭味,一股蹄膀烧焦贴着砂锅底才有的臭味。这是令人恶心欲吐的大油味道。有人被烧死了吗?啊,我看见一根横梁下头有一只烧焦的手,中指上似乎蓝莹莹的有点什么。对了,那是一颗硕大的木难宝石,这不就是前年从不毛不毛:今译缅甸,不毛是旧时Burma的音译。商人那里买来的么!我将它镶嵌在金戒指上了。天哪!那是我的手!我被烧死了!我凑近前去再找找我身体别的部分……我要搬开那根横梁。我居然像风一样地滑过去了,滑到横梁底下……我看分明了,这是一堆烧黑的骨头,有些烧不化的膏脂还粘连在骨头上吱吱冒油。这就是我,无疑我被烧死了!袄子和被子已经被烧成白灰,但我找到手里那只玉童子了。童子完好无损,真玉不怕火炊,果然是于阗上等水玉。那么,这会不会是一场梦?梦里似乎有时也搬不动躯体的,也会有许多荒诞不经的事体。我或者现在出去看一看就都分明了。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哦,我记起来了,我被惊醒过。我醒来的时候看见烈焰朝我躺着的身体扑来,我还挣扎着起身去扑火,我当时还紧攥着童子不放,正坐起时被一根横梁砸中,然后我懵了一下,脑壳好像碎了,我还听到碎裂的声音。这便明确了,我痛极了想逃,带不动身体,结果有一个芯子从身体里抽出来,飘逸到外面。然后,然后就是一片模糊。再醒来时,就像现在这样飘起来了。
我现在飘着,可高可低,可穿过一切硬物。那么,我应该可以穿过墙壁的,不需要穿鞋就可以走出去的。我试试看!哎哟,我穿过来了,我真的穿过墙壁到外面来了。不得了了!整座庄园都被烧塌了!前院,后院,马厩,谷仓,都塌了,甚至还有余火未尽,四处跳蹿。这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梨云园失火了?那么,绾儿呢?越儿呢?我记得我午睡前厨娘带越儿出去买枣糕了,这会儿该是还没有回转吧。老天保佑,他们不要回来。那么,绾儿呢?我去找找绾儿!
绾儿啊,你不要死。
那么多人都在围看,从御街和宁门外到花港都堵塞了。远近望火楼上都撑起了白旗,以警示灾情;都监、巡监带着兵丁已将梨云园团团围住;有兵丁将大小不等的鼓胀的皮囊扔进未灭的火里;几个看客在那里指指点点。
“此猪牛尿脬所制,盛水做水囊,迨掷入火中烧破,水即溢出。”某一云。
“哦,那边来了灭火车,他们开始架云梯了。”又一人说,“都续了三截了,还没有伸到后楼。那楼该是南荣老先生和夫人的卧室吧。快快救人吧!救人端的比救火紧要。”
“都快一个时辰过去了,总未见得有活人出来。莫不是全家都烧死了,直是惨怛啊!”
“午后怎就起火?这时辰也不是造饭的光景,灶火该是早灭了……”
“一个生还的都没有么?”
“我适才是看见马夫和执事执事:这里指管家,唐宋时习惯称呼。出来了,四处奔走叫嚣。总是有人先去报官的,不然救火兵也不会这么快就来。”
又有兵丁壮汉将长短不一的唧筒对准屋舍喷水。这唧筒竹子做的,里面装满水,后面填了活塞,从筒后一推,水便直射甚远。我停在一个大唧筒前看了须臾,见水直射到我的睡房,但那里火势燎旺,几十个唧筒齐射,也见效甚微。泰榆啊,泰榆!我开始责备自己。都什么时候了,人死楼毁,你居然还在看唧筒究竟!父母双亲生死不明……对了,还有小妹!小妹在哪里?她要是随了厨娘跟越儿一起出去便好了!
突然,我看见人群骚动起来,有人惊呼,有人尖叫,有些心软的妇人直就悲呼起来。我晓得事情不好了,我猜测到不祥。果不其然,几个兵丁从后楼的断壁处抬出来父亲和母亲的尸体。我飘起来,升得高高的,瞥见父亲毛发全无,臂腿被烧得肿胀,皮肉都开裂了,血水掺杂着油水渗溢出来,光秃的头和无眉的眼睛让我想到祭牲煮熟的脸孔。他的眼光黯滞了,神情停留在某一刻。这是那张无数次教训过我的脸,如今居然被烤熟了,形同盘中荤膻。难怪释家劝人吃素啊!推己及人,推人及众生,如何下得去筷子!母亲也被抬出来了,身上盖着袍子。这是一个兵丁的袍子,他是一个知道礼禁的人,我要谢他这份细心。我记住了他的长相。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记住这个好人。我看见了母亲的手,手露在外头,没有被烧坏。这是抱过我、抚慰过我的手,清秀纤长,我认得这双手。我禁不住悲从中来,终于我难过了,大大的难抑的悲恸。我的喉头转结,可是我现在没有喉头;我的泪水奔涌,可是我也没了泪水。原来心和魂灵是一起出窍的!心带着悲恸,魂灵带着愿念、情识,一起从身体里出来了。倘没了肉身,悲恸也找不到依托,只凭着肉身的经受,无相无果地体认着一切。啊!小妹!他们从瓦砾中翻出了小妹的身体。她没有被烧坏,她是被坍塌的砖石砸死的。她的身体血淋淋的,幸好她的长发垂下来,盖住了前胸。她的才刚刚鼓突的胸乳,我曾不经意撞触过一次,我们当时羞羞地避开几尺,愣愣地相对伫立良久。那是一个雨天,在天井一侧的廊檐下彼此避退而不愿离去。人欲如刀,人欲如刀啊!晦庵先生晦庵先生: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当时人多称其为晦庵先生。是有道理的,天理难容啊!可是现在,我想避都避不开。灵魂不是眼睛,它闭不上,也转不过去。我只好升腾,高高地升腾。我居然升到比凤山还高的空中,我听到风呼呼地响,我只凭生时的记性体认出狂风摇曳,我知道它吹不走我。灵魂啊,此刻是无奈的。此刻我避不开,我也索性不想避开。我多想抱抱小妹,我情愿被人欲的刀子刺破、剁碎。亲人们啊,我不能没有你们!礼禁算什么!天理又怎样?怎抵我生还人世,重回这繁华似锦又远远没有过够的日子!可是我这么一想,就更难过了,难过到灵魂都要死去了,难过到生和死都不重要的地步了。我此刻还不晓得,天理是人为铺排的名目,那真正的天力从心而出,超越生死,时刻随处都握着你。
我再次下来的时候,天色已近暮晚,人群渐稀,叔伯家的人来了,他们正与官府的人清理尸首。
“依然寻不见泰榆和少夫人。或者他们都外出未归。倘外出,倒好,还活着。”叔父说。
不,我死了,我真的死了,你们翻开那些烧焦的梁木就可以找到我的。但绾儿不知在哪里,她午睡的时间,是与我一道躺下的。我也没有寻见她。
“真是南荣家的大不幸啊!你们赶紧派人来收了尸体,成殓起来。先停尸一阵,择日落葬吧!”都监说。
厨娘带着越儿回来了,也在一旁。越儿完好,躲过此劫,谢天谢地。他好就好,他活就是我活,我南荣靖桑多少还后继存嗣了。
“火,火!”越儿指着焦土中又升起的一团火惊嚷。
“这小子傻气,真的不如泰榆聪明。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伯父在一旁摇头,“天色不早了,兰姨可先抱越儿去我那里。事已至此,该成殓的成殓,该寻的总要寻见,该报官查案的直就报官。”
几人议论停当,有民夫若干驾马车前来,装起尸首运走了。叔伯、都监亦各自上轿离去。几个不多的看客饥困来袭,无趣,亦散。
这天是国朝光宗绍熙四年绍熙四年:南宋光宗年号,公元1193年。十月初七。天已经凉透了,却还没有寒意,穿一件薄袄,外边披戴一件长衫,在屋外行走,甚为爽利。天色暗得较早,这辰光本是我带着越儿散步回来了。眼下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一个午觉似乎再也没有醒过来,深深坠入梦中。我起劲叫自己醒来,想回到日常的时空,却直是醒不来,或者一直这样了,真的这样了,已经醒来了。倘若相信已经醒来了,那么这便是骨肉丧命、妻离子散的事实。四处掌灯了,御街一路向北,烛火亮堂。人此刻该是困顿疲乏了,我竟没有倦意,只沉降,沉降,飞腾不起来,环视周遭有些模糊,越来越模糊。有一股力将我牵回尸骸,朝着梁木下头飘去。我轻松就入了尸骸,有硬的通道,软的走廊,起伏的山峦幽径,黏滑的沼泽。我渐渐熟悉了所在境地:那硬的莫非是骨殖,那软的怕就是经脉血络,起伏处正是心肺,黏滑地方便是脾胃肝肠。这么比量着,我便晓得灵魂的大小。灵魂宛若一粒蚌珠,圆润轻巧,可以滑过体内各处间隙曲折。它不会睡去,也不会醒来;它只是明亮起来,又黯弱下去。这歇,我正黯弱,静处一阵又可生光。这便是所谓灵魂附体了。灵魂须附着身体才会渐渐发亮。发亮的灵魂轻盈,可离体远行,飞扬腾跃。住在死的身体中,灵魂忽明忽暗。暗时漆黑如夜,亮时照彻全身。全身脏腑如仓廪,经络骨骸如道路干支。是故医书上说,脏腑为魂魄居舍,气血由经脉升清降浊,并经耳目鼻唇二阴窍穴而进出。如今人死了,仓廪败坏,守不住魂魄,灵魂便四处徘徊,直至飘零。灵魂细小,所聚脏腑气血之精华,亦一物耳。生养之间,由气而精,由精而神。神乃物之,物之边限。既为物,必有养而存,无养而亡。灵魂也是要死的,只是它之所需不如生人日常所需繁多,它只需附着某物,一截骨头,一缕毛发,甚或一方写有姓名的牌位,生前衣冠器具所用杂物等。它是人一生营养所滋荣,它可以存活的时间比身寿要长。有形之体败死了,无形的灵魂还须长久的时日慢慢死去。
这就证明,我真的死了,我真的遭受了极大的不幸。一场火,几乎夺走了全家人的性命。这是偶然一次失火吗?或是另有隐情?有人想加害南荣一家吗?这太不可能了!南荣家族,遐迩闻名,祖上可以追溯到庚桑楚弟子南荣趎,庄周先生在他的杂篇中有记。前朝家居洛阳,世代为绅;本朝南迁行在以前,宗高祖父与老泉先生老泉先生:即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在霸州共事;建炎年,祖上随朝廷南渡,因祖父抗金有功,御赐和宁门外花港宅地建梨云园,定居至今。本人南荣靖桑,表字泰榆,孝宗乾道八年生,生肖属龙,刚受了众亲朋的生辰礼,足岁二十一。少时拜晦庵先生的弟子质彤君在隆兴府江州隆兴府江州:南宋行政区划,江南西路,大约相当于今天江西南昌一带。地面上念书,今年八月乡试及第,正筹划明年开春往江南东西两路游学。内人卫氏绾奕,绍兴府人,淳熙元年生,生肖属马,未及二八便嫁到花港,次年次年:指绍熙元年,即公元1190年,南荣越生于此年。生子,生肖属狗,取名越。越者,清越之义,期望他为人清白,又超越前辈。南荣一族,到本系父辈一代,有三兄弟。长子伯父在朝为官,委派在绍兴府做转运使,夫人绾奕就是他请媒人说来的。叔父经商,往来徽州钱塘间买卖木材。家父居仲,守祖业专事农桑,在花港东侧远郊有良田千亩。南荣宗亲,历来与人友善,奉孔孟儒学为正统,接济四方贫弱,敬爱远近贤达,怎就会无端生出仇恨呢?若无人故意加害,只是偶然失火,难道上天弃绝吾族,要灭门断宗么?
我百思不得其解。
终究在遗体里面不安心,我又跑出来张望。灵魂是不喜飘零的,它宁可驻守一处,也不愿意看生者的活体和那些活体的世界。所以我想,爹娘和小妹的魂灵此刻该是附着遗骨在伯父家的灵堂里安睡了。我飘逸出来,在外面游荡,见整个梨云园除了断垣残壁和坍塌梁柱,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我浮游在上面,其实是浮游在一片烧焦的荒野之上。现在,我晓得什么是孤魂野鬼了。我转念想,不如顺着御街往城中飞去,探一探茶楼和瓦舍,那里的人们酒足饭饱之后,多有口传灵通音讯的,或者在那里可以打听到绾儿的下落也未准。正这么揣度着,忽听得不远处有马儿嘶叫,星月稀淡,即便灵魂也看不清马儿模样。我顺着叫声凑近前去,在园后东头的树林边上看见了骁姄。骁姄是绾儿的坐骑,出嫁时随人带入南荣家,她兄长数年前去淮南,在那边的集市上用一块玉佩跟女真人换来的。这是一匹母马,所以就取名“姄”。据说骁姄来自比女真祖地更远的北方,那里有环绕北海的草场,牛羊马鹿成群。北人的马与汉地的极不同,多精良而迅猛,又通灵识途,知晓情义利害。这会儿骁姄长嘶林边,踟蹰不去,虽鞍上无人,必是驮了紧要的消息来。我瞥见有东西从马上坠落,滑滑的,月下如白光泻落。这原是一匹素练,上面缀着海珠和银线。啊,这不是绾儿的帛被么?午间她躺下的时候就盖过它。我甚至能闻到绾儿的体香,我相信我闻到了。灵魂不是靠鼻子闻的,而是受识出来的,我不如说“闻”,令活着的看客易晓。骁姄似乎觉察到我在它身旁,它不停绕着我转,并用铁蹄蹬踢地上的泥。我由它的蹄子看见地上铺了薄薄的霜,铁蹄踩在霜上留下明晰的印子。于是,我顺着蹄印朝林中望去,竟看出黏湿的地上蹄印连接出一条来路。我端详辨识着蹄印,顺着它的来路往密林深处飘去。不想,我一动,骁姄也跟上来。它真的知道我在,或者还能看见我。
这路崎岖绕拐,穿插在城区边缘偏僻的幽隙,一会儿贴着官坊的库房,一会儿又延伸到居家的后院,总是在人烟稀少处蜿蜒,像是专为了避人耳目。大约过了两三里地,泥路断处,接上了石板路。此时,骁姄便走到我前面,像是有意为我引路。石板路也不在人流熙攘云集的正途上,而是转入一堵堵房屋后墙鳞次栉比的静巷。这里是临安城里中段的商贾宅居,有青瓦巷、圃迷巷和烟霞幕壁巷。夜间一路过来,不见一人;估计白天行人也少,人们都在房屋前头的店铺里忙碌,鲜有人会到后墙处打转。
可是各位看官,你们知道么?这是一条我走过一次再不想走的路!而接下来我所目睹的场景,是我永世再不想看到的;伴随着这场景我所耳闻的话语,也是我永世再不想听见的!
我死了,我死不欲生!
作者简介
张广天,诗人,作家,导演,音乐家。1966年出生于上海。为多部电影和戏剧作曲,又编剧导演诸多舞台剧,如《切·格瓦拉》、《圣人孔子》、《野草尖叫蓝靛厂》等。出版书籍有《板歌》(作家出版社)、《手珠记》(作家出版社)、《妹方》(四川文艺出版社)和《既生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他系统地承继和贯穿自孔孟以来的思想成就,由汉代经学到宋代理学、事功学,经明清心学,发展为内学。此内学提倡向心求知的学习路径,探索古典信仰传统在当今的新机缘。其思想深具原创性和体系性,可概括为“心学为体,诸学为用”。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生死场
¥8.6¥36.0 -
欢喜
¥16.1¥42.0 -
时空迷航:刘慈欣科幻作品集
¥7.3¥19.8 -
悉达多
¥18.4¥49.8 -
守夜
¥13.6¥42.0 -
补玉山居
¥9.0¥29.8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23.4¥59.9 -
两棵花椒树
¥26.7¥59.8 -
北方的河
¥15.3¥42.0 -
长安的荔枝
¥27.1¥45.0 -
月亮与六便士
¥10.7¥36.0 -
神秘列车之旅
¥13.4¥38.8 -
炖马靴-短篇小说30年精选
¥32.4¥49.8 -
焦渴
¥15.7¥49.0 -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果然……/[日]青柳碧人
¥17.9¥49.8 -
遮蔽的天空
¥15.7¥49.0 -
悉达多
¥17.9¥28.0 -
时间机器:威尔斯科幻小说集
¥6.4¥18.0 -
山海经
¥18.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