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自我的探寻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
豆瓣评分8.3,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科普了大量心理学的知识,同时也回答了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是走进精神分析的入门好书。
- ISBN:97875596645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559664518 ; 978-7-5596-6451-8
本书特色
如何理解自我、无意识、欲望、防御机制?弗洛伊德对人心隐藏部分的深刻洞见,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张天布、作家韩松落荐读1.占据市场空白:国内精神分析师对弗洛伊德重要理论的原创解读作品,暂时无同类竞品,主题相似的同类书皆为外版引进,存在无法在中文语境中解读、举例的弊端,且出版年份较早;2.阅读必要性: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被解读的《自我与本我》,在心理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使得本书对于心理学入门者而言,具备一定的阅读必要性;3.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痛点:内容短小精悍,适合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入门读者,始于对关键概念的解读,终于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能启发读者重新理解自我、关系等重要议题;4.装帧精美:设计吸睛,小开本精装,阅读体验好;精神分析是一门引导人向内心探索自我的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著作犹如一个心灵探险者的笔记,阅读时给人的感受常常是曲折迂回、迷雾重重,但却又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令人叹为观止。近百年来,即便是在德语和英语背景下,学习精神分析的经典都需要领读、解读、重读弗洛伊德。本书作者戴军潜心研读十余年,在中文背景下用清晰的语言和条理,标识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阅读路标,给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一扇方便之门。 ——张天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副主委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是夜晚的海洋,那么这本《自我的探寻》则是海上的方舟,运载着迷失的魂灵们,驶向看不见的意义灯塔。这是—部问题之书,其现代性的幽灵在无意识密林中低吟细语;这又是一部答案之书,其显现出心智结构理论模型的深层奥义,并以此为精神火焰,照亮被黑暗所遮蔽的来路与出路。本书不只是对杰作的赏读式致敬,更是对“自我的探寻”的重新探寻。我深爱这部作品,因为其搭建了一座通往自我的浮桥,同时又珍藏了桥上的风景。而我们,都是桥上的孩子。 ——丁小龙,小说家有些书会让我在读完之后有片刻恍惚:我是谁?让我成为我所以为的我的,是晦暗不明的雾之海,还是雾海中的岛屿?这本书同样为我带来了恍惚的片刻。作者带我们重温无意识研究的简史,讲述了弗洛伊德从无意识世界中发现心理结构的过程,*终,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让我们在恍惚之后,找到一条重建自我的道路。 ——韩松落,作家、音乐人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时代还是一个以“神经症结构”为主导的时代,那么我们所处的“后现代”则更多是一个以“精神病结构”为主导的时代:要么是“偏执妄想症”中的“自我太强”,要么是“躁狂忧郁症”中的“自我太弱”,要么则是“精神分裂症”中的“没有自我”。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自我的探寻”便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让我成为我自己”更是承载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呼声。书中借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了这两种自我转化的道路,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探寻吧。 ——李新雨,拉康派精神分析家1.占据市场空白:国内精神分析师对弗洛伊德重要理论的原创解读作品,暂时无同类竞品,主题相似的同类书皆为外版引进,存在无法在中文语境中解读、举例的弊端,且出版年份较早;2.阅读必要性: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被解读的《自我与本我》,在心理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作为对《自我与本我》的发散式解读作品,对于心理学入门者而言,具备一定的阅读必要性;3.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痛点:内容短小精悍,适合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入门读者,始于对弗洛伊德关键概念的解读,终于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能启发读者重新理解自我、关系等重要议题;4.名家荐读:著名临床心理学家 张天布、作家 韩松落、拉康派精神分析家 李新雨等联袂推荐;5.装帧精美:设计吸睛,小开本精装,阅读体验好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个以“无意识-前意识-意识”这样的心理结构,来确认“无意识存在”的人,这个心理结构对应到人格结构上,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的“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假设,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无论健康或病态,都有一个我们可以挖掘的意义。从此以后,那个不可捉摸的、有各种变形的欲望世界终于有迹可循了。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弗洛伊德试图用来解释推动世界运转的“生本能-死本能”,这些重要的心理学概念,都是在《自我与本我》这部晚期作品中**次出现的。这本书,是他**次对人类心理结构及其运行模式做理论梳理,在心理学历史上堪称里程碑事件:如果说牛顿是**个描述万物的运行结构与动力的人,那么弗洛伊德便是**个描述了人类心理结构与动力的人。 《自我的探寻》这本书,是对《自我与本我》的发散性解读,以期能够让读者对弗洛伊德晚期的重要理论有入门式的理解。书中依次会谈到弗洛伊德创作《自我与本我》的社会和个人背景,无意识研究的简史,弗洛伊德如何通过对癔症、梦的研究确信了无意识的存在,他怎么看待被压抑的欲望,由此,他发明定义的心理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和它的人格结构的变形“本我-自我-超我”有什么含义。 在科普这些关键概念的同时,本书也试图去回答或启发读者思考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 心理结构产生于何时,它是否可以被调整? 为什么人的性格结构本身就暗含了一套无意识结构,而它引导着我们的命运? 为什么说自我是一个由自身欲望与外部他者共同形成的生成物,改变自我有哪些途径?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有攻击性,而有的人则特别顺从,这和欲望有什么联系? 社会文明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说一切文明现象——政治、经济、文化——都可以说是欲望的剩余?
目录
导言:谈谈《自我与本我》的诞生背景 / 001
23年临床分析经验的结果 / 003
从达尔文到弗洛伊德 / 006
弗洛伊德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 011
**章 无意识的发现 / 015
“灵魂在地府里嗅着” / 017
无意识研究的漫漫长夜 / 025
安娜·欧 / 034
从催眠到自由联想 / 040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发现之旅 / 044
第二章 心理结构的发现 / 057
作为心灵解剖学的《自我与本我》 / 059
无法摆脱的俄狄浦斯情结 / 062
心智结构的**张地图:心理结构 / 074
心智结构的第二张地图:人格结构 / 079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动力学 / 087
为什么弗洛伊德坚持“泛性论” / 092
生本能与死本能 / 098
文明的悖论:作为文明动力的欲望阉割 / 102
第三章 自我的探寻 / 107
自我是什么 / 109
自我与他者 / 114
自我与自身:改变自身的方法 / 121
自我与主体:人为什么被无意识主体驱动 / 125
作为防御机制的自我 / 135
自我防御机制的基本类型 / 140
自我防御与自我心理学 / 146
第四章 自我的重建 / 151
自我心理学的局限 / 153
现代人的自我认知困境 / 162
重建自我的方式 / 172
自我超越还是重生:东西方文明在自我建构上的不同 / 178
孙悟空:中国人的自我意象与重生之路 / 185
后记:为什么还要阅读弗洛伊德 / 201
节选
心智结构的第二张地图:人格结构 可以说,人格结构就是心理结构的变形版本,或者说就是人类整体心理结构假设的个体版本。在《自我与本我》的第二章、第三章,弗洛伊德立刻就给出了一幅人格结构图:“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图。 先说本我。弗洛伊德把人人都具备的性和攻击欲望看作本我,他认为这种内在的力量是人格力量的基础,或者说就是人格驱力的源泉。这种驱力由于受到压抑而试图寻求释放,得不到释放就是不愉快的,而得到释放就是愉快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观察,这个驱力有如下特点:一是这个驱力源于身体的某个部分,比如口、肛门和性器官;二是这个驱力会有享乐的目标,比如乳房、性对象等;三是这个驱力还会受到压抑,那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压抑,这种压抑建制的核心是乱伦禁忌与族外婚制度;四是这个驱力会有一个客体,比如依恋对象。 本我的运行有两个特点:一是本我的运行原则是快乐原则,它没有时间和规则的概念,总是寻求享乐或者变形的享乐形式。本我的运行还是无意识的,通过梦境、口误等无意识溢出的内容才被觉察到。但是,也通常难以理解,只有通过分析才可以得到其内在含义。 本我的能量被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就是生存和自我繁衍的本能,死本能就是攻击与毁灭本能。在这两种本能背后,弗洛伊德认为都是力比多[ 力比多是英文libido的中文译音,其基本含义是表示一种性力、性原欲,即性本能的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与力量。]在驱动,也就是一种性能量在驱动。弗洛伊德之所以坚定地认为性才是人格驱动力,在于他吸收了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也就是说人类是经过了特殊的性选择机制才成为人类的,这里所谓的特殊性选择机制指的是人类建构了独特的性压抑制度,这个压抑制度的核心就是前文提到的乱伦禁忌与族外婚制度。因为这种压抑制度,人类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性成熟期晚了一两年,这被弗洛伊德视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人类就是因为建构了这种欲望阉割与压抑建制,才得以把心理能量转移到文明创造之中,进而生成了人类文明。 再说自我。自我是本我为了安全地实现它的欲望享乐而发展出来的一个结构,因为本我虽然知道它想要什么,但对于如何用符合道德的安全方式获得却又是盲目的,因为本我不考虑现实的约束。这时候,为了在现实允许的条件下获得本我享乐,就需要发展出来一个自我功能,所以这个自我核心功能是负责沟通本我与现实,按照现实原则运行。弗洛伊德认为自我萌发于6岁左右,在此之前的人几乎完全受到本我享乐冲动趋势而活着。 自从自我诞生以后,人的享乐就受到了现实原则的压抑,只能通过变形的方式获得满足,这就是人从幻想到现实的过程,也是从完全享乐到有限享乐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为神话就是被驱逐出伊甸园,被驱逐的原因与其说是贪吃,其实是因为犯了社会意志的禁忌,也就是本我经受压抑以后写入了超我的意志,从而获得了评价好坏的智慧。 自我的核心功能是沟通本我与超我,提供现实检验、时间感、思考和判断的功能。在心理咨询中,评估自我的功能就变得很重要,这里的评估核心就是评估来访者是否具有现实检验的能力。如果不具备,那就可能是沉溺在幻想之中,那就需要做一定的分析介入。 从结构上说,自我是弗洛伊德把人假设为个体而提出的一个心理结构,他这个假设其实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人类并不是以个体心理的方式运转的,而是在群体关系结构中运转的。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的章节再详细展开。 *后说超我。超我其实是人6岁以后吸收越来越多的外部他者观念以后形成的一个人格结构,或者说就是我们吸收了父母的观念以后内化形成的一个结构。超我的特征通常与父母的特征相关联,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内化成什么样的超我,比如有一个严肃的父母就会内化出严肃的超我,有软弱的父母就会内化出温和的超我。超我就是住在我们身体里面的父母,他们的功能是评判我们的自我,同时指引自我向往那个理想的自我进发。超我分为理想自我和良心,理想自我代表自我的努力方向,而良心代表着外部道德。 总结来看。本我的基础是性欲望,遵循快乐原则,他认为人的本我是由生殖欲望驱使并追求快乐的一个能量基础。自我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一个心理结构,既要想办法满足本我的各种欲望,又要符合超我的各种道德要求。超我是内化了的他者看法和社会意志。 从发展来看,这个结构是人在1-6岁的时期基本形成的:1岁以内父母对本我欲望的压抑方式就决定了我们的本我面貌,口欲得到满足的人未来会比较理性,而口欲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未来容易变成口欲享乐为主的人;2-3岁父母对我们的自我探索所做的约束决定了我们的自我好奇心强度,探索充分被保护的孩子未来探索欲望强烈、敢闯敢干,而探索受到压抑的孩子未来则对什么都没什么兴趣;3-6岁父母作为超我的内化情况决定了我们与人建构关系的方式,父母的关系模式内化较好,那么孩子就会用父母的关系模式对待世界,如果内化不好孩子就会用其他养育者的关系模式来对待世界,比如有些孩子就会去寻找“精神教父”、“精神教母”,从而获得一次关系的重建与心灵的重生。 从溯源角度看,“本我-自我-超我”往小里说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个变形,本我就是那个乱伦欲望为基础的变形欲望,自我就是那个满足欲望的各种方式,超我就是父亲代表的社会压抑与禁忌制度。 往大了说,“本我-自我-超我”其实源自于达尔文讲过的那个原始家庭故事:他估计人类的原初社群是一个一雄多雌的原始家庭,父亲拥有绝对的性权力,男孩子长大到会有威胁的时候就会被赶出族群,而女孩子则会被留下。后来那些男孩们重返家族打败老王,然后互相争夺权力,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都自相残杀,于是原始家庭由母亲们联合掌权,她们考虑到男性的争斗就建构了乱伦禁忌与族外婚制度,这样一来人类的本能欲望才被压抑下去,成为无意思深处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压抑建制的建立,人开始有被他者以禁忌法则凝视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自我审视与自我阉割,于是就形成了人格结构。说白了,这个人格结构是社会压抑和阉割建制形成的一个心理结果。
作者简介
1.占据市场空白:国内精神分析师对弗洛伊德重要理论的原创解读作品,暂时无同类竞品,主题相似的同类书皆为外版引进,存在无法在中文语境中解读、举例的弊端,且出版年份较早; 2.阅读必要性: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被解读的《自我与本我》,在心理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作为对《自我与本我》的发散式解读作品,对于心理学入门者而言,具备一定的阅读必要性; 3.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痛点:内容短小精悍,适合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入门读者,始于对弗洛伊德关键概念的解读,终于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能启发读者重新理解自我、关系等重要议题; 4.名家荐读:著名临床心理学家 张天布、作家 韩松落、拉康派精神分析家 李新雨等联袂推荐; 5.装帧精美:设计吸睛,小开本精装,阅读体验好;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