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1325839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313258397 ; 978-7-313-25839-7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文、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国古代史传文学、中国古代戏剧及说唱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对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译介活动的25位英语世界的汉学家进行全方位考察,跟踪和研究这些汉学家的成长背景、汉学生涯、英译历程、迻译理念、价值认同、相关影响及存在问题,为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建立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样例,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实现文明互鉴略尽绵薄。
内容简介
朱振武教授,外国文学与翻译博士后,作家,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文学文化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本书对当代英美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为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做出重要贡献的汉学家树碑立传,对他们的生平、成长背景、汉学求学过程、译介作品、译介发生、迻译理念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追踪、介绍和评述,并对他们的贡献给予客观中肯评价,同时考察中国文学文化走出的可行路径。
目录
作者简介
朱振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教授,博(后)导,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首席专家。针对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非洲文学研究,提出了“非主流”文学理论和中国非洲文学学;针对文学的引进和走出,提出“相似性”理论和“归异平衡”理论。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3篇)《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和译著50多部,编著150多种;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三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首届上海市高教精品教材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30多种。近年在国内外做各种学术讲座和社会公益讲座200多场;常州大学、三峡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兼职几十种,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等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中英文著作在国内外引起反响;文学翻译、文学教学和文学文化研究曾得到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报纸和杂质等150多家重要媒体的专题报道。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