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生与求偶:动物与人类的相通性

包邮求生与求偶:动物与人类的相通性

¥44.5 (7.7折) ?
1星价 ¥44.5
2星价¥44.5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489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21748918 ; 978-7-5217-4891-8

本书特色

动物为何能预知灾祸?动物如何应对残酷的环境与敌人?动物们追求异性有何技巧?展现动物的两大生活主题下种种“独门绝技”。 德国国民科普作家写给每个人的科普书,令人大开眼界的动物行为学,如看《动物世界》般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兽性”与“人性”并非界限分明,探索“人性”的“兽性”之源,重新认识人类自身。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动物们的生存能力,包括谋生、逃生、再生、御敌、繁殖、发明、感觉、认知、情感、审美等能力;二是动物们的两性关系,包括婚姻模式、性关系、两性地位等现象。求生与求偶,可谓包括人在内各种动物的两大生活主题。作者通过众多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们神奇的求生与求偶技巧:海岛上的老鼠掌握了用尾巴钓取螃蟹的技能;风暴来临时,鸟儿会到人类的海船上躲避灾祸;水牛群会向狮子冲锋,将其踩得粉身碎骨;飞蛾的翅膀宛如隐形飞机的机翼,几乎不会反射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蜜蜂会在蜂巢中一起振动肌肉,为蜂巢提供“暖气”;原本是好丈夫的雄冬鹪鹩在食物富足时就会“出轨”;小丑鱼的一妻多夫家庭中雌鱼如果死去,一条雄鱼会自动变成雌鱼;雌宽尾拟八哥会通过修缮鸟巢的姿态让“拈花惹草”的丈夫收心回家……通过栩栩如生的描述,作者展现了演化目前出现过的动物们令人不可思议的求生技巧和丰富多样的两性关系。

目录

推荐序(赵鼎新)
**章??动物们的超人能力之谜
地球(地表与大气红外)辐射也会影响动物吗?
在地磁力场中
动物们能预感灾害吗?
哈默尔恩的捕鼠人——确有其事或只是传说?
蛇能催眠猎物吗?
第二章??美的意义
数百双眼睛吸引着雌性
节庆的艺术
动物们也有(能思情欲的)心灵吗?
美感的起源
在强制性节奏中生活
动物们的血液中流淌着音乐细胞
鲸的求爱赞美诗
第三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战
春困的魔力
坏天气意味着死亡
动物们如何储物过冬?
动物们的越冬技巧
鸟儿穿过地狱
为何饱腹的考拉还得挨饿?
动物们也搞(训练与竞技性)体育运动吗?
第四章??秘密武器与超级武器
防卫者是*好的发明家
凤头的“潜艇战”
幽灵、装死鬼与吸血鬼
肉食性蜗牛的恐怖小屋
用断肢“喂”敌来逃生
失眼再生
第五章??团结使弱者强大
猛狮难敌众瞪羚
睡时眨眼能延长寿命
勇气决定生死
夫妻档比单身族更长寿
第六章??动物们何时会出轨?
椋鸟活像电影明星
出轨的九个理由
有预谋的出轨
可怜的“皇上”!
冰雪中的岩羚热恋
一妻多夫制
第七章??至死方分离
野生动物们渴望自由恋爱吗?
身不由己的寒鸦婚配
动物间也存在性吸引力吗?
只有礼物才能唤起爱意
动物中的先生们有多忠诚?
雌性动物促进平权运动
爱因何而生?
附 录 动物们的生存能力与两性关系——《求生与求偶》导读
展开全部

节选

动物们的越冬技巧 当冬日刺骨的严寒凝固了白雪皑皑的森林与田野,几乎鲜有生灵在此活动。可是神乎其技的造物主却保证了生命体活下去的希望。本节将介绍几个动物的越冬技巧。 温度计显示那时气温是零下20摄氏度。一只老鼠因极度饥饿开始在花园里啃食一个蜂巢。它闻到了蜂蜜香甜的气味,可还没等到咬破蜂巢外壁,它就大声尖叫了起来。成群的蜜蜂嗡嗡作响,被蛰伤的老鼠飞快地逃走了。 这怎么可能呢?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其他所有昆虫都进入了低温睡眠的越冬模式,可蜜蜂却还有能力将偷蜜者打得落荒而逃。其秘密就是:蜜蜂在冬天也会让蜂巢内部足够温暖,好让它们保持防御能力。 当秋日的气温低于14摄氏度时,3亿只蜜蜂就会在蜂房内簇拥在一起形成球形,并通过松开翅膀、振动飞行肌产生热量。球形蜂团的内部温度因此能一直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哪怕外界天寒地冻,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蜜蜂真的是集中供暖的“发明者”! 位于蜂团外表面的工蜂相比蜂团内部的“女同志”会感觉更加寒冷。不过,它们实行的是轮岗制,它们不断地交换位置,好让冻僵了的成员重新暖和起来。 当老鼠闯入蜂巢时,位于蜂团外表面的工蜂会闻到有敌人正在靠近。这些工蜂已经冻僵,丧失了飞行能力。但它们会马上将后腹向上弯曲,伸出刺:这时,蜂团立刻变成了一只刺猬。刺的尖端同时还会流出一滴毒素,气味弥漫开去,就类似于在蜂团内部释放了一个警报信号。几秒后,那些体温正常且有飞行能力的蜜蜂就会做好准备,包围、刺伤老鼠,把它赶回老窝。 野猪也喜欢在冬日里有一个温暖的家。雌野猪在深秋时就会在它们位于茂密丛林中的“卧室”里铺上树叶和青苔。如果必须从远处寻找建材,那么它们会用嘴“扛”回总重多达300公斤的草料,用以搭建一个真正的“羊毛”洞。 孤独的雄野猪有着坚实的皮毛,丝毫不知“柔弱”为何物,但它仍会挨冻。然而,去年刚出生的小野猪却可在洞穴里与母亲一起越冬,并将妈妈当成“床垫”。雌野猪先躺下,然后地位*高的小野猪半躺在它身上,接着是排位第二的小野猪,就这样一直排到“*后一名”。*后一只躺下的小野猪势必得挨一会儿冻,但它至少还可以爬进温暖的暖炉之中。 鹧鸪和雪鸡(学名岩雷鸟)也有着类似的行为。去年夏天有幼鸟出生的家庭都会让冰雪将其包围,凿出一个类似于因纽特人圆顶冰屋的建筑,然后全家挤到里面互相取暖。一家的孩子越多,便拥有更多的“炉子”让室内升温,对各位家庭成员也就更加有利。可是,如果猎人在秋天射杀了一个家庭中(也就是一条“链子”上)的诸多成员,那么,这个家族的幸存者在冬天就只能冻死了。 有了成群的幼鸟,生活在格陵兰岛北部的雪鸡甚至能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中存活。此外,它们如雪般的羽毛也为它们抵御了敌害。 在哺乳动物世界中,与雪鸡“长相相似的”还有雪兔。它们生活在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到了冬天,雪兔为了伪装会让自己的毛色也变得雪白。它们在秋天就开始了建造工程、开凿地洞。一下雪,它们也得像我们人类一样清扫“门前”的积雪。 另一种动物则“发明”出了实实在在的滑雪板,从而将自己从扫雪工作中解放了出来:那就是生活在加拿大的雪鞋兔。雪鞋兔的后腿原本就相当宽大,冬天里,它的腿上还会长出一层厚厚的皮毛,在滑雪时就可以避免下陷的问题了。 除了保暖以外,动物们还得下大力气在冰天雪地里寻找食物。“聪明人”早在秋天就做好了准备,置办好了囤货。 动用紧急口粮是另一个越冬技巧,尽管这些粮食味道很差。就像查理??卓别林在《淘金记》中在阿拉斯加煮皮靴吃那样,松鸡会吃干松针。岩羚羊也会用蹄子挖出雪下的干草茎。马鹿和黇鹿在困境中会从一棵树上剥下整块树皮吃起来。 在德国巴伐利亚森林中,有一次,由于守林人病了而导致整整一周无法给他守护的鹿群喂食,结果,生长在鹿食槽周围百米范围内的树木都被饥饿的鹿群剥了皮。后来,这些树全死了,必须砍除。 许多鸟类也会在紧急情况下更换食物类型。乌鸫和山雀在夏天主要捕食昆虫、蠕虫和蜗牛,而到了冬天它们只好变成素食者,因为此时,它们只能找到植物的种子。无法适应素食生活方式的鸟类都是候鸟!它们必须飞往遥远的非洲或至少迁徙到地中海一带——这也是动物众多的越冬技巧之一! 在哺乳动物中,美洲野牛和驯鹿也会踏上夏日与冬日牧场之间漫长的旅途。不过土拨鼠(学名旱獭)、榛睡鼠和刺猬可没法迁往非洲,它们只能依靠另一种办法越冬,那就是冬眠。 冬日休眠的高手当属睡鼠。从9月末到次年3月初,它们的平均冬眠期长达7个月之久。科学记录显示,睡鼠冬眠时长的世界纪录为323天。也就是说,一年中它们有近11个月都处于睡梦当中。 这种看似死亡的状态仅用“文火”维持生命,可以节省许多能量。所以许多冬眠动物凭借着秋天“藏在皮下”的脂肪(也就是它们吃下的食物)就能顺利地越冬了。 可能否挺过冬天还存在巨大的风险:每三只冬眠动物中就有一只无法在春天苏醒。它们可能在深度的无意识状态下饿死或病死了,可能落入了敌害之口,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只冬眠动物逃不过死亡的厄运。 研究人员在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施蒂里亚州)一个名为米克斯尼茨(Mixnitz)的洞中曾发现过3万头穴熊的骨头,现已证明:它们并非命丧早期人类之手,而是死于冬眠的过程当中。 除了冬眠外许多昆虫还“发明”了冻干过冬法,比如蚊虫。 这些讨厌的小东西在秋天叮咬我们,吸我们的血,破坏我们的睡眠。到了11月,蚊子便开始寻找一处安全的越冬场所。可能是在地下室里、房梁上、地缝或树皮里。可尽管如此,它们也有在此遭遇严寒的危险。对此,蚊子们无计可施。它们体内形成的冰晶还会破坏性地损伤它们的躯干,所以在蚊子的体液中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以让它们在严寒中完全冻干,并使其一直保持干燥的状态。 从本质上讲,动物们掌握的这些越冬方法都是在试图回归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哪怕大自然只是短暂地变得极不宜居,它们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作者简介

费陀斯·德浩谢尔(Vitus B. Dröscher),当代*负盛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全球Z受欢迎的动物题材科普作家,德国汉堡州人文科学院院士。大学期间,德浩谢尔专攻动物学和心理学,自1954年起开始从事动物学研究并发表专著。 在对六大洲多种动物的行为进行了几十年广泛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他撰写了30余部动物行为学著作,包括《动物们的神奇感官》《感官的魔力》《友善的野兽》《温暖的巢穴》《从相残到相爱》等。这些作品曾获德奥多尔·沃尔夫奖和施文·西蒙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3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总发行量超过千万册。他还为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大量动物题材的节目,并担任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 德浩谢尔是一个具有哲学家气质的科学家,他的动物行为学研究侧重于动物行为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理解与指导人类行为的借鉴作用。在德语世界中,他的名字与动物行为学主要创始人康拉德·洛伦茨一样家喻户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