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80818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2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68081887 ; 978-7-5680-8188-7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文化遗产学和艺术设计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艺术设计范畴内,深入观察和优选了近年国内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领域中成功借鉴造型文化遗产的有意味元素衍生设计的优秀案例,并且进行了背景介绍和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视觉传达设计部分、产品设计部分和空间设计部分。视觉传达设计(选取近年先锋设计师和产业代表性设计师的成功作品,突出介绍造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元素和视觉元素在借鉴衍生设计中的升华效果。集中介绍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招贴海报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等诸多品类的设计经典。)产品设计(重点介绍服装设计、纤维设计、家具设计、器皿设计、装饰材料设计品类中近年比较成功的实际案例。特别是在产品升级和“双循环”背景下,造型“非遗”要素衍生设计的助力作用。)空间设计(近年来它是国家城市形象的窗口。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环艺设计、室内设计和园林设计领域涌现了一批优秀设计师及代表性优秀作品,本书将甄选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介绍与赏析。)
目录
**章传达设计类/1
**节标志设计/2
第二节包装设计/6
第三节海报设计/10
第四节书籍设计/14
第五节图形图案/23
第六节影像设计/30
第七节广告设计/35
第二章产品设计类/43
**节家具设计/44
第二节器皿设计/48
第三节服饰服装/54
第三章空间设计类/61
参考文献/100
后记/104
节选
造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泛世界的人类文化记忆和视觉艺术载体,它们厚植于多元化的文化土壤之上,承载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技艺和时代审美,具备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从“非遗”形式、工艺、材料,到其呈现的文化内涵,都具有可再生的视觉属性,也是极具识别性的文化符号。 现代设计有着兼顾工艺与科学的审美特征,工业技术的发展使设计产品得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融入“非遗”元素的产品无疑是活化传统文化的*佳传承渠道。本书从视觉传达设计、家用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等领域,对造型“非遗”衍生设计展开案例分析,阐述如何转化“非遗”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作者简介
张昕,男,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专项津贴获得者。曾经担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现任学校图书馆馆长。长期担任设计艺术学理论,中国工艺美术史论和文化遗产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艺术家协会视觉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与设计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视觉艺术信息中心主任,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教育厅高校美术与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江流域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和江汉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近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长江流域造型文化遗产审美形态研究》,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湖北造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湖北美术学院院藏美术作品数据库建设研究》;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研究项目《湖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及活化工程设计研究》和《汉口头道街区穆斯林文化遗产研究》等科研项目。参与2015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北卷》编撰工作。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