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57324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65732485 ; 978-7-5657-3248-5
内容简介
《中国主持传播研究》是目前国内专享的主持传播研究专业集刊,以“立足中国传播实际、立身全球传播格局”为办刊宗旨,主要汇聚该研究领域的相关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内容,努力打造成国内外主持传播学术研究平台、跨学科交流平台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展示平台,推动主持传播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的有效提升。
目录
专题策划丨价值·流变:智能时代的主持传播
跨界与融合:传统媒体主持人的新媒体生存 方??琼
流变中的价值:演播艺术家口述史的文化记忆刍议?? 曾志华??
通与融:主持艺术与表演艺术的共生?? 刘云丹
中国虚拟播音主持报告(2021)?? 刘兴宇
从动员到共情:数字媒体时代主持传播的情感结构?? 战??迪
2021中国网络音频产业新方向?? 杜远智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播音主持学科的建构进路?? 高贵武
综合性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五维一中心”培养模式探索?? 李亚虹
播音主持史论与教学研究
冬奥体育解说人才培养研究?? 李亚虹??陈昌辉??肖靖涵
基于“MCN机制”的高校体育解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宋??扬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叶盛世
主持传播前沿话题研究
智能媒体时代有声读物的发展、嬗变与展望?? 胡子豪
关系经济:有声读物的生产逻辑与竞合策略?? 冯蓓蓓??张凯翔
人—机文明:人工智能主播的应用分层与发展前景研究 ??林??阳??李睿琦
节选
新文科的提出是近三年的一个重要话题,在2016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为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印象中,我们一般把哲学和社会科学称作“文科”,但实际上,除社会科学之外,人文科学也非常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之下,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围绕这些问题来做一个调整,对于如何调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新文科提出的大背景。 一、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与要义 2019年,新文科概念被正式提出,并走向了具体的实施阶段。文科经过国内、国外多年的发展,现在正处于瓶颈期,特别是在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之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都碰到了很多问题。我认为应围绕着三个意识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使命意识,即要明确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新的形势下,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到底要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其次是问题意识,新文科建设要注重现实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对各种新形态、新现象、新困惑做出阐释、给出回答。*后是历史,历时意识,要结合古今中外,对中国文科体系结构再反思。那么如何去解决文科面临的这个问题?如何去发展新文科?综合学者的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点:**是继承与创新,第二是交叉与融合,第三是协同与共享。对于具体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要在研究新的问题、研究新的方法、研究新的理论视角等方面落实。 除了三个意识之外,在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与要义方面还有如下三方面:其一是理论的融合性,要尊重文科整体性、系统性、相通性与多元协同性,要实现学科的交叉、跨界融合与范式重构。其二是方法的重构性,要摆脱路径依赖和范式固化,在顶层设计与整体架构上大胆创新。其三是问题的民族性,要凸显个中国特有的世界观、方法论,要体现出中国特色与价值主张。 二、播音主持学科的发展与瓶颈 首先,职业训练框架下的学科建构。在学科的初创期,工种化、技能化的知识生产与建构偏向于操作或实践,借助对其他学科知识的重组与合集辅以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形成知识体系。在成熟期,行业的高速扩张与高度的职业化定位使学科建设与发展受到既有知识精致化与应景式细分。在突破期,出现了知识生产停步不前、理论建构稀缺、被学界公认的重大突破或创新不足等问题。 其次,单一范式下的学科疆界。例如*早的“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表达”以声音为边界,以语言表达技巧与审美为对象,以广播电视传播为语域的科学范式。再后来一些学者不断在理论体系与范式建构方面做出努力,但既有的研究仍主要专注于学术视角的方面,而传播规律、社会影响、关系建构等方面议题有所忽视。 *后,技术变革下的学科短板。广播电视时代其实是挤入人与人之间视听传播的“另类”之一,剥夺了人类原生态传播的交互与平等。主播从传播场景、交互逻辑、受传关系到用户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行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建构与师资构成新型传播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 三、新文科建设机遇下的播音主持学科重构进路 新文科建设机遇下未来的学科重构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建构播音主持学科的逻辑新起点。播音主持实践“有着强烈的技术属性和现实属性”,单向表达的艺术逻辑制约了对播音主持的过程性、完整性与社会性的理解。知识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以“人”为核心的“人与语言”的整体性传播活动,并放置于播音主持实践的结构、角色与功能等多学科融合的视野之中。 二是人才培养中“通才”与“专才”的重新定位。学科人才的两大特征决定学科人才的“通才”与“专才”的矛盾运动——广渗型,非独立性(依附性)。通才是指不限新闻传播等传媒学科的融汇,甚至不局限于文史哲学科的融通,而是文理融通,文医融通,文工融通,借助多种学科视角解析人的生存发展状态、社会的运行规,从语言传播、信息传播等方面把握不同传播语境与传播实践。专才也不仅仅是对一个方面深耕,而是体现为播音主持实践与特定行业与领域的高度融合。 三是拓展学科建构疆界,转换学科建构范式。其一是拓展知识生产疆界,开掘知识体系新的增长点,跳出广播电视场域以及单纯大众传播场域,与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时空结合,开掘知识体系新的增长点。其二是重构知识地图,建构多范式对话场,将原有的有声语言拓展为有声语言、符号修辞、行为仪式、交互场景与社会心理等多种范式的对话场。其三是引入科技思维,顺应技术融合。播音主持学科需要充分引入技术思维与融合技术形态,建立与技术相互理解与支撑的学科。其四是拓展外向事业,开掘国际价值,让播音主持传播形态在国际舞台上诠释中国文化,呈现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精神与塑造中国气质等层面的机制与规律。只有充分地体现出疆界的拓展,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流,那未来才有希望,如果只是进行内部的循环,或者说是内卷,那注定是一个死循,所以这也是新文科的建设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思路。 马克思说过:历史的逻辑从哪里开始,理论的逻辑就应该从哪开始。今天的历史、技术、现实,已经为我们描绘出来了这样的一种逻辑,所以我们学科的发展在新文科背景之下,也就要从逻辑的起点开始。新的逻辑起点上的知识生产与学科范式重构,既是播音主持学科对学科发展瓶颈与不足的改进、优化,也是对新科技条件下学科再造、升级的突围。知识图谱的重建、知识生产疆界的拓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更新等,将是播音主持学科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
作者简介
高贵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视听传播系主任。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客座教授。主持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著有《形象制胜:新闻工作者的形象管理》《主持人评价与管理:思维·路径·方法》《出境报道与新闻主持》《主持传播学概论》《解析主持传播》等,研究方向:视听传播、主持传播。 李亚虹:继而被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博士,2020年被评为河北大学名师,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理事和“音乐与录音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高校工作部常务理事。普通水平测试员,河北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要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内容运营、海洋新闻。出版两部著作,主持完成3部省部级课题,多项厅级课题,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偏见
¥17.8¥56.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