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传统与未来性:文学现场的诗性阐释

地域、传统与未来性:文学现场的诗性阐释

1星价 ¥52.4 (7.7折)
2星价¥52.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76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22707600 ; 978-7-5227-0760-0

内容简介

  “元宇宙”新近成为全球性热词,燃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技术热望。若元宇宙意味着文学需秉持一种世界性视野,那些围绕在文学创作和研究周围的诸多在地性概念(如“地域”“传统”等概念)是不是就将面临阐释效力的丧失?在这样一个虚拟/现实边界渐趋模糊的时代,我们有必要梳理并重审那些曾经活跃于文学领域的在地性概念,并探寻它们可能的未来性意涵。《地域、传统与未来性:文学现场的诗性阐释》以上述问题为契机,以地域空间与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全方位研究,既有返归历史现场的宏观考察,也有以创作个案为立足点的文本细读。除绪论和附录,共包括五章正文,分别是:寻根之旅与失根之痛、地域书写与超克地域、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历史之殇与身体图景、技术未来与伦理迷途。本研究试图勾连历史、传统与未来,全面拓展文学地域与文化关系研究空间。

目录

绪论

**章 寻根之旅与失根之痛
**节 文化寻根与乡土理想
一 《爸爸爸》:审美思维建构之家
二 《马桥词典》:异质空间与形式探索
三 《山南水北》:德性生存与“寻根”的实践转向
第二节 无法悬置的文化根性
一 水性的欲望流亡者
二 文化边缘人的流亡
三 流亡与身份认同危机
四 “文化”的宿命
第三节 文化悲歌与乡土缅怀
一 词句的复现
二 情节重复
三 跨文本重复

第二章 地域书写与超克地域
**节 文化杂糅与海南本土书写
一 风格独异的文化杂糅
二 文化“痛点”与尊严问题
三 地域文化与精神危机
第二节 现代性危机与精神困境
一 本土文化性格的复杂性
二 两种文化性格的交互杂糅
三 把脉乡土文化精神
第三节 超克地域与湘西文学
一 文学的湘西
二 湘西作家的诗性言说
三 智性的在场批评

第三章 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
**节 儒学世俗化与乡土中国
一 儒家伦理的世俗化呈现
二 乡土自治的式微与儒家文化的现代性遇挫
三 历史与当下:重塑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民族与文化的诗性反思
一 儒家文化的民间智慧
二 现代与传统的激烈碰撞
三 儒家文化与国家命运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博弈
一 文化乌托邦的建构
二 人物塑造的“守一逃”模式
三 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博弈
四 小结

第四章 历史之殇与身体图景
**节 历史、身体与悲剧意识
一 童年经验、传统文化与悲剧意识
二 岸上的悲剧:虚妄的英雄幻梦
三 身体经验与历史书写
……
第五章 技术未来与伦理迷途
附录 访谈:地域、传统与未来性
展开全部

节选

  21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将中国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地。人类生活的高技术化已成为一种新现实,传统文学对此显得力不从心。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科幻文学日益成为人们抓取现实、理解与反思现实的重要文学样式。科幻文学与科技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它立足当下又关涉未来。当科技成为*大的现实,科幻文学不再是与人类日常无涉的飞地,而是人们辩证审视科技发展、呈现科技伦理困境和纾解现实焦虑的良好途径。以科幻的方式切入现实,科幻文学的两大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开拓城市空间。城市成为支撑科幻创作的重要空间场域。一些科幻作家聚焦和直面技术与资本统御下城市的种种隐疾,即伦理焦虑、生态破坏、人的异变、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城市病症。科幻文学中城市地域空间的开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想象范式。这种范式启发我们更加辩证地去思考科学技术给人类生存空间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科幻作家在建构城市空间时能够融地方经验于全球视野中,从“传统”中生发出“现代”的思考。  二是聚焦科技伦理。近年来,科技伦理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科技成果与民众生活之关联空前强化,为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效应亦日趋凸显。科学应用使人类面临新的境况。针对科技成果的正负效果,人类社会会做出相应调整,进而促进科技伦理的更新及伦理道德责任的重建。科技本身无法规避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效应。作为随科技而生的科技伦理将起到伦理引导与价值规约作用。但“过一种好的生活”对于人类来说只是一种伦理构想,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科技伦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局限性。在理论方面,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受限于科技进步的科技伦理很难及时预见新伦理问题并对其展开合理化阐释;在实践方面,当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时,大众往往囿于某项新技术的即时好处,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此外,科技伦理的实施还需明确的法律依仗,而后者往往具有滞后性。  有鉴于此,科幻小说无疑可为深度反思科技伦理提供颇为难得的思想文化路径。探索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伦理规范不仅是科技伦理学的终极目标,也是科幻小说这一文化形式的切实追求。科幻小说的未来性使人们能够对即将面临的新伦理问题进行预演,同时,科幻小说认知与间离相结合的特征又使科学幻想与当下人类现实相勾连,使科幻小说既是人类回应科技发展的真实映射,又是人们进行科技伦理探索可资借鉴的绝佳文化形式。  科幻小说总是以一定的科学技术为基础,构建合逻辑性又陌异的未来世界,营造伦理困境,实现对既有伦理的审视,又在此基础上对新伦理蓝图进行构想。它逼真地呈现了人类面对科技的复杂心态,既描绘人类在掌握高科技时的骄傲与张狂,又揭示人类被科技失控裹挟的不安与焦虑,同时表露出始终无法洞悉无穷宇宙秘密的迷惘与无奈。当前科幻小说创作呈现出科技伦理的如下几个维面。一是呈现科学家所面临的科技伦理困境。二是科技强势下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三是科技弱势下的伦理谜图与善恶之辨。在科技伦理研究如火如荼的今天,科幻小说中呈现的科技伦理思想理应引起关注。科幻小说给我们深入了解科技与伦理提供了一个独特场域,它以大胆的科学想象揭示人类遭遇的痛点与盲点,指出人类在追求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所存在的局限与谬误,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参照,推动我们向一种更好的生活迈进。本章将从城市空间与科技伦理两方面彰显科幻文学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王瑞瑞,(1985-),女,山东东营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理事、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5项:在《中国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福建文坛》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次:出版学术专著《詹姆逊形式理论研究》,出版译著《韩少功与中国寻根文学》,主编《湖南文情报告(2021)》。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