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苑拾遗:杨沂孙节书后汉书蔡邕传

书苑拾遗:杨沂孙节书后汉书蔡邕传

¥30.5 (8.0折) ?
1星价 ¥30.5
2星价¥30.5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6593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开
  • 页数:14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32659302 ; 978-7-5326-5930-2

本书特色

★选取民国期间由著名出版机构、社会机构或藏家影印出版的字帖,且绝大多数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未有再版;原作大多佚失,民国字帖即其遗存世间的*后影像。 ★保留原作面貌,并延请专家撰写导言及释文。 ★杨沂孙篆书特点其一用轻描淡扫的笔法来写篆书,更方正质朴;其二将大篆、小篆结合,开启新的境地。

内容简介

拣拾遗珍,复原书史全貌 “书苑拾遗”系列,书法精品补遗。在目前社内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选民国时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无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范本,这些作品原迹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为读者提供临摹观赏佳本。《杨沂孙书后汉书蔡邕传》为其一种。杨沂孙(1813—1884),字子舆,号泳春、濠叟等,江苏常熟人。清代晚期书法家、古文字学家。著有《文字说解问伪》《在昔篇》等,并有《说文部首》等多部字帖行世。 清代中期,随着古文字和碑学的发展,篆隶两体又重新复出。杨沂孙打通小学和书法,取法钟鼎铭文,创造出用笔峻利、结体方正、章法大气的全新风格。杨沂孙是清代晚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古文字学家和足以比肩邓石如的篆书大家,是清代篆书复兴浪潮中守正出新的学者型书家,影响了清末民初的篆书发展,吴大澂、吴昌硕等都借鉴了他的写法而发扬光大。 本书为民国时期出版的《杨沂孙篆书法帖》。此作为杨氏于清光绪二年(1876)书写的《后汉书·蔡邕传》片断,是其晚年小篆代表作。今重新编印出版,并依体例对图版重作处理,尚希周知。

作者简介

王祎,故宫博物院碑帖组组长、研究馆员。主持“珍秘翰墨——清宫藏善本碑帖特展”、参与筹备“石渠宝笈特展”,完成“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清代宫廷碑帖的收藏”。主要论文:《明代藩府刻〈兰亭图〉卷及其变迁》《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澄清堂帖〉》《清宫旧藏〈淳化阁帖〉考鉴》《懋勤殿本入宫、鉴定和著录的相关资料》等。主要著作:《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米芾书法全集》《兰亭图典》《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全集》碑帖部分的编纂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