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0790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100207904 ; 978-7-100-20790-4
本书特色
·北大清华备受欢迎的科学史课推荐书目·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经典作品·全新修订版·荣获“大众喜欢的50种图书”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思考与解释科学的 本性与本源,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接受,是我见到过的zui好zui适合当前国人阅读的科学哲学著作。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吴国盛先生还原并呈现出科学zui为本源的面貌,以此引发中国人反思并纠正自己对科学的长期误解。 ——饶毅(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文里有诸多关于科学的话语,比如“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科学防疫”“科教兴国”“科学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其中的“科学”都指同一个东西吗? 在中西医之争中,或者说在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讨论中,撇开里面的那些政治的内容,那些意识形态的内容,在这一讨论的背后,或者在进行这一讨论之前,是否需要先澄清一下“科学”的含义。 科学,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是什么?——是真理,指向知识?是意识形态,指向政治?是技术,指向某种功效?又或是无所不能,指向某种神话? 在这本书中,吴国盛教授从其专业和研究出发,分析中国人的科学观念,阐明科学和哲学、宗教以及伦理传统的关系,揭秘科学的文化基因,帮助我们理清我们的各种科学观念,引导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目录
作者简介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国盛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师从叶秀山教授。主要著作有《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历程》《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博士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著作《科学的历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著作《时间的观念》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1.7¥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