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
读者评分
5分

苏东坡

豆瓣评分8.2,历史是严肃的,但并非只有严肃的方式可以描述。当红历史学家子今山作品,幽默呈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具人格魅力的苏东坡的故事,让人手不释卷。

1星价 ¥40.6 (7.0折)
2星价¥40.6 定价¥58.0
商品评论(2条)
ztw***(三星用户)

收藏,别的地方价格不一,但中图肯定正品,哪怕二手也保证正品哈哈哈,品相一流

2024-11-29 10:12:36
0 0
ztw***(二星用户)

正版书籍物流很快包装完整

2024-10-22 18:40: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9242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16924242 ; 978-7-5169-2424-2

本书特色

《苏东坡》 (当红历史作家子金山,轻松幽默呈现 中国文化史上极富人格魅力、充满生活子金山是《百家讲坛》主力作者,当红历史作家,在通俗写史读者群中知名度高,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 子金山的作品累计销售超过30万册,代表作《曹操大传》各种版本销量已经过10万册。 著名历史作家当年明月、著名主持人董路,联袂推荐 这本《苏东坡》和其它的苏东坡传记不同,作者并非按时间顺序介绍苏东坡的一生,而是从诗词切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苏东坡跌荡起伏的一生。 历史是严肃的,但并非要用严肃的方式来表达,把深刻的东西用深刻的方式解说出来是远远不足够的,唯有将阅读的快感与历史的感悟结合起来,才是理解历史的正途,而在我看来,子金山做到了。 ——当年明月 幽默诙谐,活灵活现,写人如是,写场面亦如是,子金山的特色正是如此。然而,写史不过是披上的一件赶时髦的外衣,他骨子里的造化,令其写什么都当有能力写得好看。 ——董路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余秋雨 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虽然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钱穆 /

内容简介

子金山的童年受苏东坡的作品影响很大,曾经多次因为背诵不好苏东坡诗词而遭父亲训斥,有时甚至是挨打,这使得他后来随时随地流利背诵苏东坡的名句而引得小伙伴们羡慕,尤其是女孩子的目光。他的成长伴随着苏东坡,进入社会后,窘困的时刻想起了苏东坡落难的日子而心情坦然。 子金山没有为苏东坡另外作传的妄念,只不过是想让他鲜活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回。这本《苏东坡》和其它的苏东坡传记不同,作者并非按时间顺序介绍苏东坡的一生,而是从诗词切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苏东坡跌荡起伏的一生。 中国正史中的人物,许多经后人编纂过的名人档案,读之味同嚼蜡,自《史记》之后难得一见趣史美文,有时竟是些野史笔记读着尚觉过瘾,只可惜猜测臆断居多,有关东坡先生的更是如此。     所幸东坡生前勤快,留下了数千篇诗词文章,中国自古有文如其入之说,我们不妨在东坡的那些千古绝唱、旷世文章寻找他鲜活的身影,这个苏东坡更接近真实,更为妙趣横生。

目录

序言 / 1
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说起 / 001
大器晚成的父亲打造出神童儿子 / 006
德智体超前发展的天才少年 / 011
夜来幽梦忽还乡 / 016
北宋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 / 020
仕途**步:人算不如天算 / 025
苏门举家离故乡 / 030
再进考场魁天下 / 035
曾闻东坡爱吃素 / 040
凤翔府青年判官 / 045
苏东坡不忘童子功 / 050
神仙不讲理,心诚则不灵 / 054
**个对头 / 058
来自宰相的恩宠 / 064
大宋王朝山雨欲来 / 069
王安石这个人 / 073
苏东坡与王安石初相较 / 078
变法之初乱子多 / 082
皇帝站队苏东坡 / 086
宰相面前恃才自傲 / 09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095
和尚妓女同经商 / 099
西湖歌伎添诗韵 / 103
杭州和尚多才情 / 108
做通判的东坡没接触过宋词 / 114
通判杭州时的家庭生活 / 119
东坡判案法也容情 / 124
埋下了焚烧自己的火种 / 129
王安石被罢观朝局 / 136
大起大落方识真小人 / 141
升官未必真提拔 / 14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49
朝廷对东坡开始关注还是头疼 / 154
形象工程——黄楼 / 159
诗人太守多雅客 / 165
苏门师徒趣事多 / 170
伟大的科学家并非善类 / 174
不惹大祸不罢休 / 178
大祸临头时的苏东坡 / 182
优秀的“犯人”苏东坡 / 187
乌台皇家监狱的“幸福”生活 / 191
生死关头,北宋皇帝脚踩两只船 / 195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 200
本性难改的快乐诗人 / 205
三教合一贯太虚 / 210
孤独诗客暂时的清闲 / 215
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 220
东坡居士的诞生 / 224
一首短诗留下两个成语 / 229
一个和尚与两个诗人 / 233
佛印大和尚的智商问题 / 238
大和尚对决小姑娘 / 243
传说中的挚友冤家 / 247
道家、道教、道士 / 252
绝代文章出黄州 / 257
姊妹篇中的妹妹篇 / 262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66
黄州气象台 / 269
美酒色香润佳作 / 274
诗人与鱼的交情 / 279
离开政治的日子真幸福 / 285
苏东坡与朝廷谁也没有忘记谁 / 290
被贬官员身边也能享“陪侍” / 295
难舍难忘的地方 / 301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高层 / 305
命运不眷顾受民爱戴的诗人 / 310
与政敌的第二次“握手” / 314
东坡听劝退隐常州 / 320
两年劳役 / 325
厌恶当官时飞来了乌纱帽 / 332
升官之路中的“东坡速度” / 338
“东坡速度”再加速 / 343
人在江湖不由己 / 349
幽默诙谐的高官苏东坡 / 354
树欲静而风不止 / 360
目标明确的绝地反击战 / 364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369
碧水、绿地、民生 / 374
欲把西湖比西子 / 378
富于诗意的大案要案 / 382
一朝双相眼看要实现 / 388
颍州大雪少诗意 / 394
孟子的好学生苏东坡 / 399
立法执法与偷税漏税 / 404
不管兵事的兵部尚书 / 408
与东坡命运攸关的两个女性 / 414
诗人东坡知兵事 / 419
小皇帝青春燃烧的岁月 / 424
穿越大中国 / 429
东坡到处有西湖 / 435
天女维摩王朝云 / 440
诗人远色却痴情 / 445
朋友多了好办事 / 451
人们心目中的佛门净土 / 457
物资贫乏的精神富翁 / 463
人说海外有仙山 / 468
孤岛上的诗人不孤独 / 474
大陆海岛,同胞心连心 / 479
大宋天涯“海归”人 / 48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491
长眠不知身后事 / 497

展开全部

节选

再进考场魁天下 这年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 年),苏家父子重返京师,由于两年前苏门兄弟同榜中举,尤其苏东坡那才华横溢的科考答卷,苏家虽久别京师两载,名气不但未被人们遗忘,相反,经过两年多的口笔相传,名声日隆,逐渐远播。 苏洵一家人在京师安家落户了,从所购置的房产来看,苏家虽然还未领过国家的一文薪俸,应该也是小康偏上的水平:一座附带着近三百平方米花园的优雅住宅。 如果在今天,这房子的价值绝对超过一个相声演员的私家别墅。在宋代,价值几何不好说,反正绝不会是普通市民能买得起的。 父子三人现在的任务都一样:等待朝廷的委任。不过老爸比儿子们的心情急迫得多。儿子们是科举高中,做官属水到渠成;老爸是自荐跑官,做官取决于掌权人的心情,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等官的日子,苏东坡兄弟俩不会像老爸那样心中忐忑,生活过得适意安然,尤其东坡的妻子王弗,之前还顺产了一个大胖小子,起名苏迈,更增喜气。 按宋代礼法,守孝期间怀孕生子总有些说不过去。看来东坡也没拿这些儒家古礼太当回事。 果然,苏家兄弟很快接到任命:苏东坡被派为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主簿,苏辙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刚入朝为官,九品芝麻官是谁也免不掉的历练。 所谓主簿,就是一个七品知县的文书,属于秘书没挂长的级别。苏东坡兄弟大概觉得太委屈,坚持没有赴任。不过大宋朝的人事部门安置政策倒是宽松得很,不愿干也没关系,以后有了闲缺还可以再安排。 这次嫌官小不做的行为却是做对了,他们虽没等来新的工作岗位,却等来了再次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这年八月,仁宗皇帝准备搞一次制科策试。 制科与正常科举不同,“天子之命为制”,由皇帝亲自出题并面试,是朝廷选拔特殊人才的一种非常规考试。 制科策试,举无常科,时间不定,录取极难,能参加考试也是不易的。不过一旦录取入等,仕途从此光明,而且待遇从优, 日后升迁极快,远远要比如今的博士后风光。 光彩历来伴随着极高的难度,两宋三百一十九年间,得以考取进士的有四万多人,但制科开了二十二次,入等者只有四十一人,平均每科入等不到两人。 虽然从条文上讲:“太祖设三科,布衣可自荐。”但实际到了宋仁宗时已经废除了自荐应试,并规定参加策试的考生必须有朝中大臣推荐,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往届考生不过数人。但这届参加制考的考生有二十多人。 苏东坡的推荐人是欧阳修,苏辙的推荐人是龙图阁直学士杨畋。 考生的推荐人也要承担风险,一旦看走了眼,举荐人也要受到“举人不当”处分的。 欧阳修就在《举苏轼应制科状》中说道:“……臣今保举,堪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欲望圣慈诏付有司,试其所对。如有谬举,臣甘伏朝典。” 这届制考,仁宗皇帝出了道怪题:让考生挑自己与朝廷的毛病!这道题等于请人来骂朝廷,难就难在考生怎么把握分寸。挑不出毛病就是考生无能无知,扯闲篇就是跑题,真指责朝廷的弊病又有对现实不满之嫌,谁敢说将来不会给扣上一顶抨击朝政的帽子?万一皇帝是“引蛇出洞”呢? 苏东坡这次多了个心眼,开篇先给仁宗皇帝戴了一顶高帽! 臣闻天下无事则公卿之言轻于鸿毛;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今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向风,动容变色,而海内震恐。 虽有一事之失常,一物之不获,故未足以忧陛下也…… 苏东坡夸了一阵天子圣明,笔锋一转,开始了考题要求的指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大臣不过遵用故事,小臣不过谨守簿书,上下相安,以苟岁月”,*后干脆点名是皇 帝不懂御臣之术,总是忧虑本该大臣们忧虑的事情。 这篇要求皇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章洋洋洒洒五千言,内容涉及边防战事、皇帝宫闱、政府政策、朝臣昏庸,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朝野万户侯”的味道与风采! 但东坡毕竟先夸了皇帝,反而是性格内向沉稳的苏辙胆子更大,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皇帝本人,并且没给皇帝留一点儿脸面,答卷摘要大意:“……古代圣人无事则深忧远虑,临事则不惊不惧,陛下却行事相反:天下无事则不忧不虑,吃喝玩乐,一旦有事则既惊且惧,这是哪门子圣人? “尤其近岁,宫中妃嫔千计,华歌艳舞,您老人家酒色无度,疏理政事,既少听大臣忠谏,又不问朝野民情。如此日久,臣下必怠,百姓日苦,国将何存?” 这些言论要是发表在大多数朝代,苏辙这条命就算有风险了。但仁宗皇帝度量非凡,发话说:“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 *终制科录取入等四人,苏东坡以文义灿然被选入了制科考试的三等,大逆不道的苏辙也入选了第四次等。 宋代制科选士分五等,一二等实际上跟今天的有奖购物得百万元大奖相似,多是忽悠着顾客玩玩,从来都是空缺,以下三等又分为:三等、三次等、四等、四次等以及等于没及格的第五等。所以东坡的第三等其实就是**等。 宋朝开国以来入第三等的,东坡之前仅有过叫吴育的一人,而且吴育入的还是第三次等,苏东坡是第三等,比他高了半格。 所以,这次苏东坡得到的,是大宋朝开国百余年来唯一实实在在的状元郎! 不仅如此,这次制考终于让皇帝见识到了兄弟俩才华横溢,发榜后仁宗皇帝曾兴奋地对高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找到了两位宰相!” 将来的两位宰相啊!不是有皇帝张嘴金口玉言之说吗?苏家看来要一门出双相了! 其实,苏门兄弟再次高中是朝野高人们意料中的事。这次考试前苏辙突发疾病,宰相韩琦为此专门奏明宋仁宗:“今岁应召制科之士,唯苏轼、苏辙*有声名,今闻苏辙偶染病,未可试,如此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 为了让苏辙能参加考试,韩琦请求皇上将考期推后,仁宗皇帝竟然真的同意了,将考期推至九月!苏门名气可见一斑。 据李方叔的《师友谈记》记载:考前,宰相韩琦曾对下人感慨:“我就纳闷了,二苏在此,竟还有这么多人敢来和他们较量,看来缺少自知之明的人真不少啊!怪哉!” 韩相此言传出,原打算请人推荐报考的人竟然弃考者十之八九,看来苏家之才名已经扬遍天下! 苏氏兄弟,尤其是苏轼,做官的资本更足了。 眼看东坡仕途又是一片灿烂如锦!历来好事多磨,现在时光已经磨去了五个年头,官运也该到苏家了吧? 实际上苏家的官运已经提前一年到来了。早在去年苏氏兄弟等待制考之时,老爸苏洵的跑官终见成果,未经考试便被封校书郎,其后又被命修礼书,也就是专职为皇家作传,这正是苏洵的特长,老苏家的运气来了! 对于苏东坡来说,*兴奋的莫过于即将结束近半年的苦捱。 之前的半年,自仁宗嘉祐六年的正月起,东坡和苏辙为了集中精力复习备考,便从家中搬到了清静的怀远驿,在这儿闭门读书。这半年多,两兄弟觉得从老爸手里要钱不易,连*爱吃肉的苏东坡都吃了斋食。

作者简介

子金山,原名孙铁岭,生长于齐鲁之地,当红历史作家,佛汉拳协会会员。左手写作,右手打佛汉拳,一萧一剑走江湖。已出版作品:《阿瞒出道》《喋血中原》《魏武雄风》《孙子》《大明铁骑》《大明痞儒》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