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往事三部曲

西北往事三部曲

1星价 ¥138.6 (7.0折)
2星价¥138.6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78662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册(269;331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37866293 ; 978-7-5378-6629-3

本书特色

作家张学东笔耕二十年,呕心书写中国西北大地上的凡人史诗。

内容简介

本书是70后作家张学东创作的长篇小说,篇幅达几十万字,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反映了西北边地从凋敝匮乏到逐步富裕的历史变迁,既有人情冷暖的日常生活,又有天灾人祸的苦难叙事,三卷各自独立成章,又在主题主旨和思想表达上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

目录

卷一

楔子

**章 初来乍到

第二章 快乐时光

第三章 死亡阴影

第四章 砍树风波

第五章 野狼下山

第六章 凄冷春夜

第七章 亲密伙伴

卷二

**章 祸端

第二章 狼患

第三章 症状

第四章 新队长

第五章 母女俩

第六章 皈依

第七章 磨难

卷三

**章 赤篇

第二章 橙篇

第三章 黄篇

第四章 绿篇

第五章 青篇

第六章 蓝篇

第七章 紫篇

历史、现实性与力量


展开全部

节选

楔子 一条狗有一条狗的命,好比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 有时,人命恐怕还硬不过狗命。一条家犬起早贪黑,狺狺吠吠,铁了心一辈子,不离也不弃,警觉地替主人看门护院。经常是,这家的爷爷奶奶相继下世了,爸爸妈妈也上了年岁,孩子们自个儿也都成家立业,那狗竟然还奇迹般地活着,只是行动越来越迟缓,趴在墙根或树荫下,再也懒得动弹,偶尔地汪汪两声,那声气听来比窗户纸还薄。更多时候,不过是暮气沉重地吐喘着不再鲜红的舌头,终于离*后的日子不远了。 这些话搁在大黄蜂身上,或许还算贴切。大黄蜂命就硬,活的年头真够久的。大伙儿成天大黄蜂大黄蜂叫惯了嘴的,你可别当真以为是什么黄蜂啦、牛虻啦,它实实在在是一条体格健硕、有着牧羊犬血统的北方大黄狗。 镇上男女老少提起它来,似乎无人不知:老人家常说,这家伙我甩开膀子干革命的时候,它就满街乱窜了;中年人见了它,总会不由得想起自己少不更事的顽劣模样;而岁数更小点儿的人呢,往往又把它当成亲密伙伴,好像跟它之间没有什么代沟,整天在一伙里嬉戏玩闹好不快活。 事实上,在这个小地方的狗群里,确实数大黄蜂*壮实也*凶悍,大大小小的撕咬场面总少不了它,别说本镇本街的住户,就是打外面来的陌生人,头一次见面,总是被它那副模样怔住,抬眼偷偷一打量,便要暗挑大拇指了,都夸这家伙好体魄好威风啊,看着三分像狗,七分像狼,满身杀气,尤其是那响亮如锣的吠叫声,实在是瘆人得慌。 这条家喻户晓的看家犬,通体毛色蜡黄,那一寸来长的黄毛均匀地铺满身躯,质地柔软,色泽鲜亮。特别是从脖颈儿起头到脊背,再到尾巴梢尖,恰到好处地覆盖着一条一拃来宽的棕褐色的过渡带,像是云彩投下的一片奇谲的暗影,发着油亮油亮的一抹荧光。乍一看,很像是披着一条闪闪发亮的长披风。 大黄蜂只要吃饱喝足了,立刻显得肚腹浑圆,跑动起来结实的尻尾一拧一晃,四爪抓地时叭叭有声;还有,它那条不粗不细不长不短的尾巴,若不翻卷起来或左右摇摆时,总是那么直愣挺拔,这倒是多少有点儿狼的架势了,远远瞧去,恰似那马蜂身上*能蜇人的一根毒刺。 但凡五尺铺镇那些半大的孩子,都曾在盛夏里领教过马蜂的厉害,马蜂那根尖细发黑的毒刺,比大夫手里的针管还凶狠,只要在娃娃的眼皮、脸蛋或脖颈儿上轻轻来那么一下,当即就肿包惨惨,一连好几日都不消退,大人们只好用蒜汁往肿包上涂抹,小家伙们往往疼得鬼哭狼嚎。 当然,孩子们也都知晓,大黄蜂的尾巴是伤不了人的,可它的牙齿和爪子向来不是吃素的。因为,直到那条威风八面的军犬来到五尺铺之前,在这仅有两条窄窄短短的柏油路面的镇街上,大黄蜂还从来没有被什么野狗斗败,或咬伤过的记录呢。

作者简介

张学东,1972年生于宁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评论届誉为宁夏文坛“新三棵树”之一。曾在鲁迅文学院及上海作家研究生班就读。迄今已公开发表长、中、短篇小说300万字。先后入选宁夏“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奖”、塞上文化名家、宁夏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