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12341082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1234108281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十三经,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
★《十三经精解》以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附挍勘记》为底本,广泛吸收自汉迄今海内外经学研究成果
★主要借鉴阮刻本的形式,每篇有题解,介绍该篇的内容与特点;随文夹注,句后就近注音、释词、解句、概括段意
★用现代汉语对《仪礼》《礼记》原文作了精解,对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乃至文物制度,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到南宋时已经形成。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礼记精解》上下册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本书49篇大体分为:通论、制度、丧服、明堂阴阳、祭祀、世子法、子法、吉事、吉礼、乐记,共10类。
《仪礼精解》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又名《礼经》、《士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仪礼》十七篇体现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然而又是系统一体的。阴阳五行思想是《仪礼》一书的主体思想,统摄其它思想。《仪礼》的编著者用阴阳五行思想将十七篇中有着各自古老起源的礼节仪式统一在一部著作中,使阴阳五行思想成为一种社会生活和思维观念,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仪礼》的宗教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等。
本书用现代汉语对《仪礼》原文作了精解,对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乃至文物制度,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9787555255406 (精)十三经精解(礼记精解)(全二册)
9787555255390 (精)十三经精解(仪礼精解)
节选
作者简介
刘松来,1958年7月出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奖项目包括:江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3次,江西省青年优秀礼科成果二等奖1次,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古典文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积累了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主编、参编过多种古代文学教材,主持过多项中文专业的教研课题。教学效果良好,曾荣获“2001年度全校优秀教学质量奖”、“第六届熊智明奖教金”、“江西师范大学第八批教学成果二等奖”。
出版图书《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诗经三百首详注》等。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悉达多
¥13.0¥2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9¥39.8 -
偏见
¥17.8¥56.0 -
面纱
¥16.9¥49.8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4.9¥31.0 -
罗生门
¥15.9¥36.0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7.7¥39.8 -
鼠疫
¥12.6¥38.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重生
¥12.9¥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