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362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68936231 ; 978-7-5689-3623-1

本书特色

本书以网络调查的科学为主线,围绕网络调查特有的视觉呈现、自愿加入、自填模式等特点,荟萃分析了多篇学术文献,对于希望提升网络调查质量的人,本书提供了专业的、可靠的答案和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对当前网络调查方法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探讨了网络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本书采用总调查误差的分析框架,考察了抽样和覆盖(第2章)、无应答(第3章)、测量(第4—7章)以及多种调查组合模式问题(第8 章)。第2章考察了消除网络调查估计偏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自愿加入的志愿者样本的估计值)。第 4章和第 8章的实用性强,希望以此书为指导开展网络调查的读者可重点参考。第 4 章介绍了网络调查的基本设计问题,从输入组件到背景颜色都进行了讨论。第 4、5、6章主要关注作者自己在网络调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于网络数据收集特有的功能,例如视觉特征(第 5 章)、与受访者互动的能力(第6章)、自填模式特征(第7章)。第 8章总结了前几章提出的所有建议,讨论了基于多种调查方式组合模式进行参数估计的统计特性。

目录

目录(关键)

1. 引言…………………………………………………………1

1.1 总调查误差框架 …………………………………………………3

1.2 本书的内容结构 …………………………………………………8

1.3 本书的目的和范围 ………………………………………………13


2.网络调查的抽样和覆盖问题 ……………………………15

2.1 网络调查的类型与概率抽样 ……………………………………17

2.2 网络调查的覆盖问题 ……………………………………………25

2.3 覆盖和抽样偏差的统计校正 ……………………………………32

2.4 小结 ………………………………………………………………46


3.网络调查中的无应答 ……………………………………47

3.1 定义网络调查中无应答和无应答误差 …………………………48

3.2 网络调查中的无应答误差 ………………………………………51

3.3 网络调查中的应答率与参与率 …………………………………54

3.4 影响受访者网络调查参与的因素 ………………………………58

3.5 混合模式调查中的无应答 ………………………………………66

3.6 网络调查中“中止填答”的影响因素 …………………………70

3.7 网络调查中的访题无应答 ………………………………………73

3.8 小结 ………………………………………………………………75


4. 网络调查的测量与设计 …………………………………77

4.1 网络调查中的测量误差 …………………………………………78

4.2 网络调查测量的特征 ……………………………………………80

4.3 设计方式的选择 …………………………………………………82

4.4 网络调查的观感 …………………………………………………85

4.5 导航设计 …………………………………………………………92

4.6 应答选项格式的选择 ……………………………………………95

4.7 网格或矩阵问题 …………………………………………………99

4.8 小结 ……………………………………………………………104


5. 作为视觉媒介的网络……………………………………106

5.1 对网络问卷视觉特征的解读 …………………………………107

5.2 图像的影响 ……………………………………………………122

5.3 可见性的概念 …………………………………………………128

5.4 小结 ……………………………………………………………136


6.互动功能与测量误差 ……………………………………138

6.1 互动的维度 ……………………………………………………140

6.2 响应性、机器性功能 …………………………………………142

6.3 类人型互动功能 ………………………………………………168

6.4 小结 ……………………………………………………………179


7. 网络调查与其他调查模式在测量误差上的差异………181

7.1 理解模式效应的概念体系 ……………………………………181

7.2 作为自填模式的网络调查 ……………………………………185

7.3 网络调查与认知负担 …………………………………………202

7.4 小结 ……………………………………………………………206


8. 讨论和结论………………………………………………209

8.1 网络调查中的非观测误差 ……………………………………210

8.2 观测误差 ………………………………………………………218

8.3 模式效应模型 …………………………………………………224

8.4 对网络调查的建议 ……………………………………………231

8.5 网络调查的未来 ………………………………………………236


参考文献……………………………………………………23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杰·图兰格(Roger Tourangeau) 他是美国的调查公司之一Westat的副总裁兼副董事。在加入Westat之前,他是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研究教授,也是马里兰大学调查方法学联合项目的负责人。他已经做了近30年的调查方法学家。他是60多篇研究文章的作者,其中许多是关于网络调查的设计。 弗雷德里克·G. 康拉德(Frederick G.Conrad) 他是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和马里兰大学调查方法联合项目(JPSM)的研究教授。他是密歇根调查方法学和JPSM项目的主管。他是几本关于调查方法学的书籍和许多文章的合著者或编辑。他的研究重点是调查数据收集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 米克·P. 库珀(Mick P.Couper) 他是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和调查方法联合项目(JPSM)的研究教授。他从事调查研究已经超过25年了。他是关于调查方法学的几本书和许多文章的作者或合著者。他的研究重点是技术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调查无响应和调查数据收集的替代模式。 译者简介 翟洪江 东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主持省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1篇;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级高教学会二等奖以上奖项4次。主讲《教育科研方法》《高等教育学专题》《社会统计方法》等课程。 余志刚 经济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在《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农业经济问题》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各4项;主讲《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史》《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担任《PLOS One》(SSCI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SSCI期刊)《农业经济与管理》《土壤与作物》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