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18832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100218832 ; 978-7-100-21883-2

本书特色

解开空间束缚,探索文学天地,描绘世界的文化,比世界本身更为宽广1.文化通过命名、制图、设界等方法,不断尝试将流动空间转化为固定地点,人们追问世界的中心在哪里?这个中心又是什么?贝尔唐·韦斯特法尔教授作为理论创始人,将在书展示地理批评如何推进文化的去中心化进程和建立一套边缘视角的理论体系。 2.地理批评的特性是“持续跨越边界”,让我们追随作者跨越文学、艺术与电影的世界,从一个空间跨入另一个空间,从一种心态跨入另一种心态,从一种精神跨入另一种精神,始终保持动态,敞开心怀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 3.将不同作家的想象给予同一个空间,让不同的作品再现同一个场域,虚构的视角叠放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本书应运而生。

内容简介

地理批评始于比较文学,创始人贝尔唐?韦斯特法尔(Bertrand Westphal)一改传统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思路,将研究的核心聚焦于文本的地理空间表征。本书题为《地理批评拼图》,取拼散图以见全貌之意,从不同角度对可能世界、多重空间、复数身份等问题进行了多番思考与探讨,将文学与地图、电影、绘画无缝对接,旨在阐明中心与边界的流动性,打破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视角和以英语为中心的单一标准,展开一幅多元的、呈群岛形态的世界文学图景。

目录

**篇 地理批评宣言——走向文本的地理批评
第二篇 水平线与空间转向
第三篇 地理批评与世界文学
第四篇 世界的形貌——去中心化的地理批评
第五篇 领地与文学——漫步地中海
第六篇 莫比乌斯带——如何放下边界线焦虑
第七篇 逃逸城市——电影中的伊斯坦布尔
第八篇 民族文学还剩下什么?——以奥地利为起点的欧洲之旅
第九篇 世界文学与《子午线的牢笼》——全球化浪潮下的当代文学与艺术
第十篇 后现代、后人类和星球化——地理批评视域下的世界文学
访谈一 罗南·吕多-弗拉斯克访谈
访谈二 让-马克·穆拉访谈
展开全部

节选

  《地理批评拼图》:  这些思考是否偏离了我们要讨论的城市主题?并没有,因为《爱情时刻》男主人公对照片的情有独钟,反映的正是我们对地方、对城市、对伊斯坦布尔的情感模式。接续之前的剧情,初次相遇后不久,梅拉尔再次与哈利尔对话,她背对着哈利尔质询他对自己是否有感情,而哈利尔多番回避:“我与您照片之间的事和您完全无关。我爱的只是您的照片。”梅拉尔表示反对:“但那是我的照片!”哈利尔坚持说道:“照片里的并不是您本人。这张照片属于我的世界,我对它的了解远胜于对您的了解。”梅拉尔认为他的言行完全是出于恐惧,不敢真诚地面对情感,而哈利尔回答道:“这份恐惧让我能够永远拥有我想要的。”此时,梅拉尔忽然转身面对着哈利尔,叹道:“可我也想看着你。”哈利尔转身离开,一边训诫着这位年轻姑娘:“我不想让你挡在你的照片与我之间。”梅拉尔在暴雨中失望地离开。这一幕后来又在阳光明媚的岬角上重复,伴随着寒风呼啸,而两位主人公依旧未能达成共识,梅拉尔的一切劝说都是白费力气,哈利尔完全不留余地,他解释道:“不,不,我不要你进入我的世界,因为你会将它无情地摧毁。”至此,我不必重申这部电影为何值得再次解读。许多尘封的神话情节也能够阐释此片。我们不难联想到皮格马利翁和伽拉泰亚的典故,并且鉴于电影叙述了一个关于凝望的故事,也许俄耳普斯与欧律狄斯的悲惨爱情也能诉说一二。梅拉尔(Meral)这个名字在土耳其语中是牝鹿的意思。与月神阿尔忒弥斯相关的神话中,少女与牝鹿在献祭过程中有着相互替换的关系,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是否能够将梅拉尔看作一个代表少女本身的图标?  也许哈利尔对照片与梅拉尔本人的情感隐喻着一切所指对象与其表征之间的关系。这段情节展示了两种可能:其一,哈利尔在意的是凝固的照片所带来的至臻完美的爱情,这份爱情不容任何外部事物挑战,哪怕是照片的主角梅拉尔本身也不得介入其中;其二,哈利尔的懦弱导致他满足于对表征的爱恋,因为任何对人物原型的追求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与代价,所以何必舍近求远呢?无论是出于哪种考量(**种的可能性更大),我们都能感受到一股张力在个人层面与爱情层面之间穿梭拉扯。哈利尔的痛苦在于同时面对两个事物,一方是完美稳定的表征,另一方是可能令人失望的所指对象。这种痛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人们将一个地方的表征与这个地方的现实比较时,也会出现相似的情况。如何将一片领地的主观地图叠加于以现实为基础的地图之上,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作者简介

  贝尔唐·韦斯特法尔(Bertrand Westphal),1962年生,法国斯特拉斯堡人,文学博士,法国利摩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批评”奠基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比较文学、哲学、美学。代表性著作有《地理批评——真实、虚构、空间》《似真世界》《子午线的牢笼》《迷失地图集》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