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海鲜生猛:东海海错笔记

海鲜生猛:东海海错笔记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195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9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122419521 ; 978-7-122-41952-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人群;对东海海域生物有浓厚兴趣的读者。1首部东海海鲜文化笔记 2作者是温州乐清作协主席,曾在渔业水产部门任过职,本书文学性和专业性兼具

内容简介

东海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礁岩星罗棋布,海湾与河口沿岸滩涂广阔。由于水温适中,再加上钱塘江、甬江、瓯江、闽江等多条大江大河的注入,为东海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和饵料,使之形成了独特、多样的海洋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鲜味道异常鲜美。 本书是一部关于东海海域内海鲜的文化笔记,以特色的文学语言,讲述东海海岸百姓日常生活的50余种海鲜的历史、发展、性状、生存状况、捕捞方式、烹饪手法等。本书融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的海洋渔文化读本。

目录

**辑极品珍馐
时光深处的大黄鱼 2
江南**名鱼 16
寻觅鲥鱼 22
春潮迷雾出刀鱼 28
美味西施舌 34
望潮,诗意的海鲜 40
又是河豚欲上时 46
蝤蛑,生猛海鲜的典范 52
梅雨时节说梅蛤 58
香鱼 64
格高味厚江瑶柱 71
海月,大海里的镜子 78
*是美味梅童鱼 84

第二辑筵席常客
泥蚶,筵席上的常客 92
五彩缤纷的虾 99
香螺 107
海蜇,水做的骨肉 114
乌贼是“贼”吗 122
透着年味的鳗鲞 130
龟足,在石头上开花的海味 138
斓鰗,跳着走路的鱼 145
天下**鲜 153
弓鱼干,冷菜中的妙品 159
龙头凤尾虾 165

第三辑老饕好味
勾人思乡的泥蒜 174
口吐莲花的藤壶 180
别问我像谁 188
三春银鱼味正浓 194
海蜈蚣,恐怖而诡异的海物 200
神奇的“东海夫人” 207
一个季节里的王鱼 214
鱼,大海中的“飞行器” 220
美丽的红娘鱼 226
花鲈 233
奇葩的鱼 240

第四辑日常口福
春江水暖鲻鱼美 248
海蛳 255
沙蒜,令人又嫌又爱的海鲜 261
白袍素甲银鲳鱼 268
钉螺,吃出音乐节奏的海产 274
不见不散小黄鱼 280
鲜美的花蛤 286
桃花飞,泥螺肥 292
带鱼刚猛 298
三月水潺嫩如水 306
鲜爽清味“烂芝麻” 312
真味缢蛏 318
秋风起兮江蟹肥 324
招潮蟹,爱“点赞”的滩涂生灵 330
谁知虾虮水蚤做 336
鱼生,舌尖上的乡愁 342

展开全部

节选

时光深处的大黄鱼 一 汉字里,“鲜”由“鱼”和“羊”组合,“美”由“羊”与“大”构成,鱼羊为鲜,羊大为美。如要鲜,鱼是首位的,有鱼才会鲜。若得美,羊是主要的,遇羊才能见美。而“鲜”和“美”的相会:鲜美,是所有爱吃海鲜的人的无限向往。 农谚云:无鱼不成席。一尾鱼,经烹饪后,端上餐桌,总是鲜妍亮丽,令人心旷神怡的。如果这鱼形、色、味、质、名五美俱全,那么它在满席佳肴中就能一味独秀,成为餐桌之尊。这样的鱼似乎有不少,比如鲥鱼、刀鱼、老鼠斑、赤点石斑鱼等。但依我看,*显赫的非大黄鱼莫属。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古话叫“没有黄鱼不成宴”。尽管风水轮流转,酒宴的菜肴每过几年会有所变化,一会儿以龙虾为主菜,一会儿让海参唱主角,一会儿又请鱼翅闪亮登场。但是这些年下来,大黄鱼始终牢牢占据着婚嫁丧事酒宴的霸主地位,撼动不得,俨然成为瓯越菜坛的常青树。 二 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人们一般将大黄鱼省略了一个“大”字,叫它“黄鱼”,它在各地还有大黄花鱼、桂花黄鱼、黄金龙、金龙、金鳞、红瓜、红口、大鲜等俗名。这些别称很形象,也很美,有不少还带着浓浓的江湖味,很明显地表达了人们对黄鱼的喜爱之情,也隐隐透露出一种根深蒂固的“拜金”思想。难怪在过去,人们把旧制十两(312.5 克)重的金条称作“大黄鱼”。 对于大黄鱼的称呼,我觉得还是古人简约,只用一个名字,那就是石首鱼。据唐代学者陆广微在《吴地记》中载:“阖闾十年(公元前505 年),东夷侵吴,吴王亲征之,入海据沙洲上,相守月余。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忽见海上金色逼海而来,绕王所百匝。所司捞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不得一鱼,遂降吴王……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这段文字将石首鱼名字的由来,写得相当的清晰。由此说来,早在2500 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石首鱼之名就已经在江南传开。 当然,《吴地记》作于唐僖宗年间,距离吴越时代已有1380多年,对于该书史料是否完全翔实,也曾有人怀疑过。毕竟,《吴地记》里对于石首鱼的记述,掺杂着民间口口相传的因素。由于吴国的文献大多没有保存下来,说阖闾时代已有石首鱼的名字,还不足以令人信服。那么三国时代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应该是对石首鱼的*早记载,他写道:“石首,小者名?水,其次名春来,石首异种也。又有石头,长七八寸,与石首同。”学者认为,沈莹所说的?水、春来、石头,现代的学名分别是梅童鱼、小黄鱼和黄姑鱼。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比沈莹晚生五十来年的东晋郭璞,却在《江赋》里写:“介鲸乘涛以出入,鯼顺时而往还。”后人根据“顺时往还”,即按时洄游的特性,认为“鯼”就是石首鱼,自此也被很多典籍包括古诗词所引用。当然,将鯼称为石首鱼,*早出现在三国魏时张揖撰的《广雅》中:“石首,鯼也。”但对此,明代李时珍持有不同意见,他说:“鯼性啖鱼,其目?视,故谓之鯼。《异物 志》以为石首鱼,非也。《食疗》作,古无此字。”又说:“鯼生江湖中。体圆厚而长,似鳡鱼而腹稍起,扁额长喙,口在颔下,细 鳞腹白,背微黄色。亦能啖鱼。大者二三十斤。”今有人做过考证,认为李时珍的话值得相信:鯼鱼通鱼,又称尖头鳡、剑鳡,俗名 马头鲸,为鲤科大型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一般生活在淡水中,与大海中的石首鱼并无多大瓜葛。 而黄鱼的名字, *早出现在由薛莹、韦昭等人著的《吴书·薛综传》中:“又故刺史会稽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虐百姓,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该志书成书于东吴末期,说明在1700 多年前,已有黄鱼的名字。 令我疑惑不解的是,大黄鱼在古文里出现时,不是作为军粮,就是作为税赋,貌似都没什么好事。这难道预示着它那多舛的命运? 从宋代开始,人们对黄鱼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它的描写也更加具体。宋代医药家马志等人编著的《开宝重定本草》中记:“石首鱼初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随后,明代文学家屠本畯在《海味索隐》中写道:“黄鱼,谓之石首,脑中藏二白石子,故名。”大名鼎鼎的李时珍也说:“生东南海中,其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二枚,莹洁如玉。” 很明显,石首鱼的得名与它的脑中之石密切相关。此石*初在五代时期日华子编撰的《日华子草本》里叫鱼脑石,因它是石首鱼科鱼类—包括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叫姑鱼、白姑鱼、黄唇鱼、梅童鱼、毛鲿鱼、鱼等体内的听觉和平衡器官,于是又叫耳石,其硬如石。当今有人说某某人是“花岗岩脑袋”,其实花岗岩脑袋谁也没见过,石头脑袋倒有,黄鱼家族便是。 对黄鱼耳石的来源,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以前,生活在东海的大黄鱼头里是没有“石头”的,头上也没有那么多的“疤”。有一次,骄傲的大黄鱼夸下海口,要闭着眼睛与箬鳎鱼比赛谁游得快。紧闭双眼的大黄鱼不辨方向,凭着感觉忽上忽下、横冲直撞地往前游。途中,只听“轰隆”一声响,倒霉的大黄鱼一头撞上岩礁,顿时头破血流,昏死了过去,而两块雪白的小石子,如弹片般牢牢扎入它的脑袋中。这时,虾兵蟹将慌忙将其抬入龙宫,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幸亏神通广大的龙王用嘴喷酒止住了大黄鱼的血,将其救醒。大黄鱼伤口愈合后,头上便落下了坑坑洼洼的疤痕。后来,大黄鱼虽然长出了一层被人们俗称为“癞头衣”的鱼皮来遮挡疤痕,但当人们在烹饪大黄鱼前,刮鳞用力重了,不留神将那层“癞头衣”揭去时,大黄鱼那蜂窠似的头顶就会暴露无遗。 这个故事很短,但耳石对大黄鱼影响很大,甚至大到决定其命运的程度。

作者简介

李振南,浙江乐清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乐清市文联副主席,乐清市作协主席。作品见于《散文》《美文》《江南》等报刊,有多篇散文入选年度文选或获奖。出版散文集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