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科研管理指南

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科研管理指南

1星价 ¥40.3 (6.2折)
2星价¥40.3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33489
  • 装帧:70g书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76033489 ; 978-7-5760-3348-9

本书特色

◎ 管理视角和技术视角兼顾 站在中小学校长和科研管理者的视角,既清晰呈现学校科研工作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又系统分析如何基于科研工作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开展学校科研管理。 ◎ 说理和支招兼顾 既明确解析中小学科研管理是什么,又全面论述开展中小学科研管理的工作部署和实践经验。 相对于学校其他领域,学校科研管理往往是薄弱环节,在一些学校甚至基本是空白领域,本书为中小学管理者提供科研管理的理性认识、工作思路和实践策略。 编辑推荐篇章: P93-97 中小学科研活动的设计

内容简介

《中小学科研管理指南》立足于我国中小学科研工作及其管理的现实情况,遵循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活动的基本规律,系统梳理和建构了中小学科研管理的整体框架和核心要点。

目录

序 言 001
**章 中小学科研管理概述 001
一、中小学科研管理的基本认识 001
二、中小学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 005
三、中小学科研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具体岗位 015
四、中小学科研管理的制度建设 019
五、中小学科研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常见误区 023

第二章 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 026
一、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026
二、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 028
三、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 030
四、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的文本撰写 043
五、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的确定和发布及实践落实 045
六、中小学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及实施中的问题 048

第三章 中小学课题申报与管理 051
一、中小学课题申报的主要类别和基本情况 051
二、中小学课题申报的常规管理 060
三、中小学课题申报的主要策略 063
四、中小学课题的开题论证管理 073
五、中小学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 077
六、中小学课题的结题管理 082

第四章 中小学科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089
一、中小学科研活动的主要类别 090
二、中小学科研活动的设计 093
三、中小学科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097
四、改善中小学科研活动的建议 100

第五章 中小学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 103
一、中小学科研成果类型与实践价值 103
二、中小学科研成果实践转化的价值与意义 105
三、中小学科研成果实践转化的基本思路 109
四、中小学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机制 114
五、中小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过程与行动策略 117

第六章 中小学科研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及其提升 123
一、中小学科研管理者的构成及其能力现状 123
二、中小学科研管理者能力提升的意义 126
三、中小学科研管理者的专业能力 128
四、中小学科研管理者专业能力提升的主要策略 142

第七章 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其提升 149
一、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149
二、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意义 151
三、影响科研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152
四、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构成与要点 154
五、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165

第八章 中小学科研资源管理 171
一、中小学科研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171
二、中小学科研资源及其有效使用 173
三、中小学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180
四、中小学科研资源与教育教学资源的相互转化 187
附录1 北京市中小学科研管理现状与改进调查问卷 191
附录2 北京市中小学科研管理现状与改进调研报告 199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99
二、调研结果的基本分析与差异分析 201
三、调研的基本结论 240
四、相关建议 246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小学科研活动的设计 (一)基本原则 1.立足学校实际 立足学校实际就是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学校科研工作实际、学校科研发展需要等,一言以蔽之,校本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必须研究和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任何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都是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的。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始终。离开了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只能成为无本之木。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要承认、尊重学校面临的实际,从本校实际出发寻求问题解决的现实路径和方法。问题源于学校,问题解决产生于学校,为学校发展战略服务,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校本化的重要标志。问题的确定及其解决能否校本化是决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2.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意即指向和切实解决学校科研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得以生存的土壤,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实践场。只有坚持重心下沉,才可以使活动选题更具体,认识更深刻,实践更全面。科研活动设计的切入点要具体、可操作。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的认识是不同的。从不同点切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也会不同。因而,我们要从利于问题解决的原则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只有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得以确定,活动的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具体化才能得以实现。 3.过程完整规范 对活动整个运行过程的设计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指导科研活动。整个活动设计细致规范,可操作、可执行,有备选方案,能有效规避风险,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术规范,比如课题开题活动有明显的学术规范,要参考借鉴已有的规范,不能想当然地随意开展。 4.明确预期产出 在科研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目标及产出,要可评价、可衡量。我们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达成一定的活动目标,有一定的预期产出,比如重点问题的研讨活动要让全体教师参与,提升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照能力,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校要通过研讨活动改进自身的管理,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总之,活动结束,我们要考量活动是否收到预期效果,如果没有,如何改进,如此才能使得我们的科研活动越来越精准高效。 5.注重双向交流 活动本身就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我们设计、组织活动并不是“自说自话”,或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希望通过活动传播我们的理念、价值,交流我们的经验或困惑。因此,活动设计或开展得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种双向的交流是否达成。 6.整合学术资源 中小学科研活动是一种群众性的教育实践研究。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研究过程既是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教育实践的过程;教育实践的过程既是验证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正确与否的过程,也是促进教育对象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合相关学术资源为“我”所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二)关键要素 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人员、活动时间与场地、活动产出、活动资料等。 1.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与关键,是活动的“眼”,所有相关的设计、组织、实施都围绕它展开。活动主题需要符合学校科研发展实际需要,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着眼于核心关键问题的研究推进。 选择主题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比如要举办一个讲座,就需要思考:要确认主题的性质是否基本上符合讲座人群的宗旨和一贯的活动风貌,如果不符合,即使是再好的活动也不要轻易举办;要确认近期校园中有没有举办过类似的,如果有,则没有必要跟风而上;要了解近期内教师的需求,考虑什么样的讲座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或者讲座的目标受众接受这一讲座的可能性;等等。对这些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才能确定主题的范围,包括具体的主题。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考察市场背景、了解受众需求的 过程。 2.活动目标 活动主题确定后,就要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实现活动主题的重要保障,是对活动主题的细化与具体落实。主题不同,目标的分解与实施也不同。活动目标的设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操作,可实现。 目前,对于很多中小学而言,科研活动开展得并不多,而且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会开展基于立项课题的科研活动,但是也只是注重开题或结题活动,中间环节往往容易忽略;大多数学校也会在一学期零星地开展基于重要问题的研讨活动,然而这样的活动次数并不多;至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科研活动则是更少或没有,大多数中小学只是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并未提到日程。因此,活动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推进,也要考虑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3.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的设计需要通过活动方案来体现,活动方案要有层次性、逻辑性,一步步展开,而不只是内容的叠加。每项内容设定的背后都要有一定的指向,要可评价。活动方案再完备,到活动现场后还是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这就需要做好活动前的突发预案及应对。突发预案的制定要有具体的相关负责人员分工安排,以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应对,保障活动的正常进行。突发预案制定的基础,就是需要做好每次活动的复盘,积累相关经验,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精心设计、周密落实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精心设计、精心实施和精心提炼,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与科学地表达成果。它要求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面地、清晰地、科学地反映问题的解决思路,从各个环节凸显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应有的科学性,排除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的干扰,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规律,建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独特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话语体系,使之成为众多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资借鉴的典型范例。就目前中小学的科研活动设计而言,主要问题是有活动无设计,缺乏学年、学期的整体设计,以及学校层面、部门层面、课题组层面的整体设计。 4.活动人员 活动人员主要包括活动的主讲人、发言人员和活动的参与人员。主讲人自身的学识功底、演讲口才、情绪调动等方面的素质,以及自身的知名度、影响力,对于讲座成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时甚至超过了主题本身,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冲着某人”才去听讲座。对于讲座组织者而言,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是,在讲座主题确定后,由谁来主讲?需要了解主题所在专业、行业、学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人士的情况,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即使在同一领域内专家们也各有研究、擅长的不同之处,因此需要对专家们做出了甄别,*终确定人选,*好还有备选人或者其他的替代方案。这是一个信息获取、加工、利用的过程,既是知识和阅历积累的过程,也是对资源获取能力的锻炼。人选确定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邀约,也就是联系并落实主讲者。如果能够邀约成功,则讲座已经成功了一半。 主持人是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线”,通过主持人的穿针引线,将活动整体化、主题化,一以贯之。同时,主持人要能有效化解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活动有效开展。所以,主持人的选择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参与人员的范围需要根据活动主题来确定,如果是比较大的、宽泛的主题,参与人员的范围就要涉及面比较广,甚至是特定范围内的全体人员参与;如果是小的、学科性的、专业性的主题,可组织相关骨干人员以及感兴趣的人员参与。 5.活动时间与场地 活动时间与场地要根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来确定。主题或专题讲座要根据主讲人的时间、教师的时间来统筹考虑,需要全体教师参与的,场地要足够大;只是课题组或教研组的活动,场地可以灵活,私密性强些。待前面的相关内容确定后,要提前预订好场地;活动开始前一天,要提前布置好场地、调试好相关设备。如遇突发情况,要有备选场地。 6.活动产出 活动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复盘,并按照活动方案,反思活动预期产出是否达成,达成的程度如何,有哪些问题,总结经验,今后如何避免。有效的复盘是对未来有效组织相关活动的有力保障。 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事情结束,还有相关的事项需要跟进,比如会议录音、相关活动照片需要整理,相关专家劳务需要跟进,活动的新闻稿撰写以及宣传,等等,要安排好相关人员分工明确地认真跟进,为活动的真正结束画上圆满的句号。 7.活动资料 活动结束后要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包括活动前期设计、活动相关表格、活动议程及相关资料、建立信息台账、

作者简介

李雯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全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务院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教育部首批中小学校长培训国家培训专家,民盟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