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历史学?

包邮什么是历史学?

¥29.9 (7.5折) ?
1星价 ¥29.9
2星价¥29.9 定价¥3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5401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186页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68540162 ; 978-7-5685-4016-2

本书特色

本书有分析、论述,也有自己的判断,也融入了学习心得或研究体会。比如,假设问题。常听人说:“历史不可假设!”那是表达一种“往事不可追”的意思。“往事不可追”当然毫无疑问,但它不等于“未来”也不“可期”。每一个正常的人,但凡遇到不称心、不满意,甚至很遗憾、很后悔的事,总会做“假设”的思考。这是我们社会的常态,也是生存的本能。因为“往事不可追”,而禁止人们“未来犹可期”,那就是听天由命,那就是历史上的命定论。本书的编撰,力求“浅而不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部分“史学概览”,它包括历史学的历史、历史学的属性、历史研究者与研究的对象,以及历史学的学科体系等内容,编写的目的是在纵向、横向、性质、结构等方面介绍历史学科的大致状况和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史料详说”。史料之所以要“详说”,是因为历史学的史料复杂而繁多,且真伪相杂、鱼目混珠,研究者在利用它们之前,势必要对它们的状况及其属性做一番深入的辨析与评估。第三部分“史家工作”,历史学的任何一项研究,都是由问题引发的,而实际的操作则是以史料搜集为开端,经过史料的鉴别、史事的考证、历史因果关系的辨析和历史意义的评说等,我们还可以同步欣赏到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考史”、“叙史”和“评史”等不同的知识产品,聆听前辈史学家的各种经验之谈。第四部分“史学方法”。历史学的方法非常多,可谓“十八般兵器”,件件不可或缺。但学科特色且经常使用的方法,则有想象推理、移情理解、归纳与演绎、历史比较、历史假设等。第五部分“学史须知”,目的是帮助读者梳理一下历史学习上的“应知应会”,这些与众不同的“应知应会”,体现了历史学习的特殊性。学习了这一章,或许能少走弯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目录

目 录

史学概览/1

历史与历史学/1

史学的演变/6

史学的属性/14

史学的主体/20

史学的对象/25

分支与门类/31

流派与思潮/37

史料详说/43

什么是史料?/43

史料的分类/47

"诗"可入史/53

一切都是史料/57

什么是一手史料?/62

原始史料可靠吗?/67

史料的意图/72

史家工作/78

史料的搜集/78

训话、校勘与辨伪/84

从史料中读出史事/88

史事的考证/93

求史实与求情状/98

历史的因果/03

史义的评说/109

史学方法/115

想象推理/115

移情理解/120

历史归纳/126

演绎解释/131

历史比较/137

历史假设/142

时空移位/147

学史须知/155

淘汰与更新/155

质疑与复核/160

打通古今,合同而化/165读史不受史书"欺"/170

不可滥用历史/175

后记/181

"走进大学"丛书书目/187


展开全部

节选

  很显然,一手史料,就是没有经过转手的史料。这样说来,上文的“如果研究格罗特本人的史学思想,这部《希腊史》就是一手史料”的说法,也不太正确。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希腊史》的中译本,那就不能称其为一手史料。因为语言的转译也是一种转手,也会产生一些差异甚至误译。总之,史料的一手、二手,需要从它是否经过转手来判断,严格意义上的一手史料,只能指那些未经转手的史料。  按照上文的逻辑,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史记》自是一手史料;借助《史记》来研究西汉历史,那它应该是二手史料。但为什么我们常说《史记》是研究西汉的一手史料呢?这就牵涉判断一手史料的另一个依据。  众所周知,《史记》的编撰运用了大量当时所能看到的原始史料。这是因为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担任了太史令一职,这为他们阅读、利用宫廷保存的许多原始史料提供了便利。吕思勉撰有一篇读史札记,题为《本纪世家皆前已有》,认为在《史记》之前,已经有本纪、世家这种体裁的历史资料。《史记》的编撰大量录用了这些原有的史料。读《史记》的记事,你会发现它的叙事有很多重复,常常详略不均;有时是以人为主,有时以事为主。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前代留存的史料本是如此。“如其说是好的,史公不应尽冒其功;如其说是坏的,史公不能尽尸其咎。”一些专门研究史籍的著作,如《史籍举要》(柴德赓著)、《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张舜徽著)等,对《史记》所用之史料来源都有详尽的辨析。由此而论,运用《史记》作为史料去研究西汉,自然也不能径直地称其为一手史料。但是,《史记》所本的原始史料有许多都亡佚了,对今人来说,《史记》所载的已是*接近于源头的材料,就此而言,我们也就称其为一手史料。  其实,非但《史记》有这种情况,“二十四史”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如成书于后晋的《旧唐书》,治唐史者无不称其为一手史料。但是,据史学家赵翼的考证,《旧唐书》的史料,尤其是它的前半部,大都取自当年的《实录》和《国史》。唐朝的《国史》是以《实录》为原始资料加以编撰的,而《实录》则是朝廷史官(起居令史)实录的帝王言行。所以,如果我们研究唐代历史,与其称《旧唐书》《国史》是一手史料,倒不如说这些《实录》是一手史料。无奈唐朝的《实录》,除了韩愈所撰的《顺宗实录》还在,其他早都亡佚了;《国史》仅韦述所撰的部分,撰《旧唐书》的刘啕还能看到,其他的也都散失了。唐之《实录》《国史》亡佚而不可见,而部分保存了《实录》《国史》之原始史料的《旧唐书》,则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唐史的一手史料。  然而,以同样的逻辑来推论《清史稿》却不恰当。据柴德赓的研究,《清史稿》所使用的史料是极其丰富的,有清一代国史馆的国史底本、各朝实录、圣训、方略、会典、方志,以及《清史列传》《耆献类征》《碑传集》等各种文集,都是撰史者的原始史料。由于年代较近,《清史稿》所本的原始史料有不少至今还保存完好,这就使得今日的文献整理研究者可以依据上述材料与《清史稿》做互相校勘。明白了《清史稿》与其原始史料的关系,以及这些原始史料的保存情况,我们自然就不会径直地称它为一手史料。所以,柴德赓在《史籍举要》中论说《清史稿》的史料来源时说:“《清史稿》在其中*概括简略,是转手多次以后的资料。”  总之,一手史料就是指未经转手的原始史料,或者是原始史料已经亡佚,*接近于源头上的史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手、二手史料大致与原始与非原始史料、直接与间接史料是同等含义的概念术语。史学研究很重视辨析史料的一手与二手,但把一手史料等同于真实史料,那就把史料的真实性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

作者简介

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历史学的真相》、《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合编)、《大学中国史》(合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