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纳德·伯恩斯坦(知人系列)

伦纳德·伯恩斯坦(知人系列)

1星价 ¥32.8 (6.3折)
2星价¥32.8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1839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32183920 ; 978-7-5321-8392-0

本书特色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是20世纪音乐领域*成功和*受认可的人物之一。在他跨越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主持了许多世界管弦乐队。1941年,他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助理指挥。1958年,他又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他在任的十一年间,开创了该团的黄金时代,其间还曾荣获“桂冠指挥家”的称号。伯恩斯坦一生创作了三部交响曲。1961年创作的音乐剧《西区故事》,更是成为百老汇的经典节目,至今盛演不衰。 ★ 这是一部关于伯恩斯坦生活和工作的简史,篇幅虽短,却内容丰厚。 ★ 作者莱尔德是研究伯恩斯坦的著名学者,对伯恩斯坦的直接采访,使本书的史料价值更具说服力。 ★ 本书沿着伯恩斯坦的人生足迹,涉及他一生重要的各个历史阶段,描述了作为指挥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评论员的伯恩斯坦的人生成就。 ★ 作为伯恩斯坦的研究者,作者在讲述伯恩斯坦生平事迹的同时,探讨了他复杂的个人生活对其音乐风格和作品的影响,使对这位才华横溢、迷人且有争议的音乐家的评述丰富又立体。

内容简介

伦纳德·伯恩斯坦是二十世纪音乐界*成功、*知名的人物之一。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指挥过许多世界一流的管弦乐团,并为一些里程碑式的音乐剧作曲,比如《西区故事》。带着铁一般的自信,他在冒险和挑战的音乐环境中谈判,结果总招来充满激情又结论混乱的评论。这本引人入胜的新传记,简明扼要地概述了这位才华横溢、魅力无穷、充满争议的音乐家的生活和工作。 根据三十多年的研究,作者描述了伯恩斯坦作为指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评论家的工作,评估了他所有的主要作品,还探讨了伯恩斯坦复杂的个人生活对其职业的影响。本书以对伯恩斯坦生活和工作的独到见解为特色,包括1982年对伯恩斯坦的采访所收集到的信息,是对伯恩斯坦兼收并蓄的音乐风格和复杂性格的理想介绍,展示了二者如何融入20世纪更宏大的音乐世界。

目录

绪论

1 “在钢琴边有安全感”:伯恩斯坦的青春岁月,1918—1939

2 “库赛维斯基的精神”:伯恩斯坦开发指挥之才,1939—1943

3 “我在卡耐基音乐厅有了宽敞体面的公寓”:求索时代,1943—1951

4 “我显然必须要为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作出决定”:向作曲靠拢,1952—1957

5 “归根到底,我要成为一名指挥家!”:爱乐乐团首席,1957—1969

6 “我知道答案是‘是’”:盛名之下的生活,1969—1978

7 “岁月催人老,魑魅魍魉多”:音乐终章,1978—1990

8 *后的评判

参考文献精选

音乐唱片和录影精选

致谢

照片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在接受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职位之后,伦纳德·伯恩斯坦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就雇佣关系和前程而言,它带来的是他职业生涯中唯一稳定的十年;同时,他作为这个知名管弦乐团的指挥和艺术管理员作出的贡献成为他留下的重要财富。在此之前,他主要以客座指挥、电视评论员和百老汇演出及其他作品作曲者的身份为人所知。他与爱乐乐团的音乐会、电视节目和音像制品在很大程度上令伯恩斯坦成为美国*著名的人士之一;事实上,在他离开爱乐乐团几十年之后,人们在收听古典音乐广播电台时依然会经常听到“以上就是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在……”,这足以表明他和该乐团长长的音像目录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接受爱乐乐团的总监一职意味着伯恩斯坦必然要将作曲束之高阁。他先签了一份三年的合约,而后又签了一份七年的,其中包括在1964—1965演出季休假一年。他的工作应接不暇:设计演出季、指挥排练和音乐会、负责《年轻人音乐会》与其他电视节目的广播稿撰写与转播、大量的巡演和录音,还有其他的管理职责和客座指挥事宜。因此,他几乎找不到时间来管身体中住着的那个作曲家到了哪里,更不要说真的坐下来创作音乐。在这十一年间,伯恩斯坦只挤出时间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卡迪什)》(Kaddish)和《奇切斯特圣歌》。这样的鸿沟令伯恩斯坦感觉芒刺在背,也成为他在1969年向爱乐乐团递交辞呈时给出的主要理由,不过这十多年对于深度解读伯恩斯坦是具有启示性的——他一生都在作曲家与表演音乐家两种身份间挣扎。伯恩斯坦是一位个人魅力十足的成功指挥,对他来说领衔演出明显要比写出新的作品容易得多。爱乐乐团和其他管弦乐团为他的创作活动带来了障碍,这也令他困苦不已,但他在1958年到1969年间创作方面的不足着实情有可原。 伯恩斯坦是这个当时已经铸就了辉煌历史的乐团聘用的**位美国出生的音乐总监,同时也是*年轻的一位。纽约爱乐乐团成立于1842年,是美国历史*悠久的管弦乐团,也是世界上*悠久的管弦乐团之一——在一个具体城市中存续的交响乐团是一个相对近代才出现的现象。纽约爱乐乐团兴起于纽约体量巨大的德国移民群体。这个合奏团从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中选拔自己的音乐总监,安东·塞德尔(Anton Seidel, 1891—1898)、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 1909—1911)、威廉·门格尔贝格(Willem Mengelberg, 1922—1930)和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928—1936)都在其名宿之列。伯恩斯坦的前任季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也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不过尽管没人质疑他的音乐才华及其对自己这门手艺的投入度,但有些人觉得他并不是这个对声音和标准都有精确要求的乐团的*佳掌舵者。伯恩斯坦曾在1957年至1958年度与米特罗普洛斯共同担纲过爱乐乐团的指挥,并在1958年正式接过了这一职位——爱乐乐团似乎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提振士气、能够坚守世界级的演奏标准的音乐家。伯恩斯坦很快进入角色,并拿排练来开刀,要求乐队排练已经演奏了数年的音乐。虽然此举在一开始引来了怨愤,但是指挥家也向乐团的音乐家们表明自己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乐于助人——他与乐团成员建立了私交,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了个人贷款。他重新排列了管弦乐团在卡耐基音乐厅舞台上的位置,增加了立板以保持平衡,并且带来20世纪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便对于爱乐乐团的老手来说,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些因素,再加上演出场次的增加(米特罗普洛斯时期平均每年131场,而伯恩斯坦任期的*后一年达到192场以及录制音像和在电视中露面数量的增加,使乐团成员落袋的收入增多,这也让他们逐渐接纳了伯恩斯坦,并且认识到这位年轻的首席一直在为他们谋求福利——他们见证了他由1943—1944年度的助理指挥走向成熟。 在可以用来描述伯恩斯坦的众多身份中——作曲家、指挥、钢琴家、名人、音像艺术家、电视名流——有一个可以把所有的都联系起来,那就是“老师”。他的家人经常告诉媒体,他从未停止教学——考虑到伯恩斯坦的公众形象,这也很容易让人相信。他的父亲想让他要么打理家族生意,要么成为一名拉比,而伯恩斯坦实现了后者:拉比正是“老师”的意思。他*喜欢的话题是各种形式的音乐,而不是解释犹太教义;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教室。下文中将对伯恩斯坦在担任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期间以公共教育家的身份出现在电视上进行考量,而他与该乐团合作的整个时期都可以用这些词来描述。伯恩斯坦把这一职位称为“教育布道”。我们将从他在四方面的努力来探寻这个称谓的内涵:节目编排策略、巡演、电视节目和音像录制。

作者简介

作者|保罗??R.莱尔德Paul R. Laird 2000年到2009年,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音乐学部主任。他教授巴洛克音乐、美国音乐和20世纪音乐课程,研究兴趣包括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维兰契科牧歌、伦纳德??伯恩斯坦、美国音乐剧院和早期弦乐器。已出版作品:《迈向西班牙的一部历史》(1997年)、《伯恩斯坦:研究指南》(2002年)、《巴洛克大提琴复兴:口述历史》(2004年)、《伯恩斯坦的奇切斯特诗篇》(2010年)。 译者|安帅 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研究方向为叙事学,出版专著一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