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11171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86页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71117184 ; 978-7-5711-1718-4
本书特色
留学教育自古就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端人才的重要路径。近代以来,大批中国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一部百余年的中国留学教育发展史,就是无数莘莘学子“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在中国民族振兴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 《留学生与中俄外交变演》,以文化外交为理论分析工具,将近代中俄对两国间文化外交的认识差异及由此产生的策略与具体活动作为切入点,以纵向的时间演进为主线,对近代留俄教育发展演变进程作了全方位研究,展现了近代中俄外交关系与留学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了二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历史特点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近代中国留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搜集的各类史料和中外文献,以文化外交作为理论分析工具,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中俄两国外交关系及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产生与演变入手,深入分析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目的、性质、特点、发展过程,审视和评价其具有的独特历史作用,以此深刻揭示中俄外交关系与近代中国留俄教育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着重分析文化外交对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重大影响,并总结其中蕴含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中俄关系及以留学教育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启示与借鉴。
目录
**章 冲突与应对:中国留俄教育发轫的历史基础
**节 中俄外交关系的发生及其演变
第二节 沙俄对华文教交流策略与活动
第三节 中国对俄教育交流之先声:清前期俄语教育机构的办理
第四节 文化外交视野下的清代中俄关系与教育交流
第二章 发轫与初成: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初期发展
**节 晚清俄语教育与留俄预备生培养
第二节 晚清留俄教育的初始形态:因游历而求知
第三节 晚清留俄教育的实践推进:从游历到游学
第三章 确立与演进: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正规发展
**节 中央政府主导下的留俄教育
第二节 边疆地方政府自行开展的留俄教育
第三节 晚清留俄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四章 终结与影响: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历史转向
**节 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终结与转向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历史影响
第三节 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意义与特点
余论:近代中国留俄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意蕴
主要参考文献
其他资料
后记
节选
《留学生与近代中俄外交变演》: 较之于美、日两国对留学教育的大加利用,千方百计鼓励中国人赴美、赴日留学,其时留俄教育在激励政策上却颇为沉寂,几乎毫无任何措施可言。在中国一方,基于清政府对俄国、俄国教育的认识及中俄关系的影响,也只将留俄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在服务中俄外交上,并未将培养大批专业人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其中,自然不可能制定任何具有鼓励性质的政策。而在俄国一方,沙俄政府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如何掠取更多中国领土和资源上,更关注利益的获取、领土的蚕食,以获得实利为主要目的,因此对华文化外交集中在研究中国国情方面。尽管沙俄也曾试图通过派遣教师、开设学校等教育交流方式影响中国青年,但渠道有限且效果欠佳,远逊于美、日两国实施的鼓励留学教育政策,至于明确地制定鼓励政策、提供奖学金等举措更是绝无仅有。而留学教育所起到的使学生亲近留学所在国的效用,就留俄教育实际情况而言也极其有限,仅能从张庆桐与俄使私订条约的极个别例子中发现些许端倪。 (三)上下分离:中央和地方派遣、任用留俄学生的二重性 近代中国留俄教育在留学生的派遣与任用方面也颇具特色,形成了中央与边疆地方政府的二重性特征,即分别由中央政府与边疆地方政权开展各自的留俄教育,各成一体,互为独立,上下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清中央政府主导的留俄教育尤其是官费留俄活动,旨在满足对俄总体外交需要,分别由湖北、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及京师大学堂、邮传部、外务部等部门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这也是晚清留俄教育中官费留学生的主要来源,选送的留学生亦成为留俄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而由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及两任伊犁将军马亮、广福自主选送留俄学生的行动,均属地方自主与俄方接洽,并未经清廷直接批准实施,其经费亦为地方自行筹措,所以在留学目的与具体要求和活动上,既与清中央政府规定有吻合之处,又各具自身特点。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选派留俄学生,意在结合地域条件发展对俄外交与发展商贸等方面的关系,培养适用人才,故与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达成教育层面的合作协议,借助俄方在哈尔滨开设的男子、女子商务学堂培养学生,这种“国内留学”的形式在近代中国人留学史上可谓极其罕见。由马亮、广福选送的新疆留俄学生,其目的与清中央政府主导的留俄教育较为接近,重点为新疆地方培养通晓俄语的少数民族人才,解决本地缺乏对俄外交人员的问题,但选择的留学所在地主要为俄国的阿拉木图,而非集中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圣彼得堡。其根本原因是马亮、广福从节省经费、交通便捷、管理便利的角度出发,所以选择了距离新疆更为接近的俄国城市的学校。 (四)所学单一:留俄专业的简单化倾向 在留俄教育发展进程中,中国学子求学时所能选择的专业较为有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化倾向。在“住馆肄业”时期,留俄学生因俄语水平较低,所以在俄初期只能就读于中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待三年学习期满,俄语能力提高后,方被送入各类专门高等学堂攻读专业课程,但就读的专业仅有法政、矿务、铁路等寥寥数个而已。至正规化留俄教育确立后,留俄学生所能选择的专业较之于“住馆肄业”时期仅有一定程度拓展。根据晚清留俄学生监督章祖申呈交的学务报告,其时在圣彼得堡的官费、自费留俄学生,就读的专业主要包括商务、法政、实业、格致物理、矿务、铁路桥梁、军事、语言、医学等。与留学美、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学生相比,留俄学子所能选择的专业不仅种类较少,且就专业性质而言大多集中于应用领域,缺乏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更高层次理论的学习,遑论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加之常有被奏调回国之事,因而在俄期间能考取更高学位的留俄学生几近于无,就手头资料所见,仅有享受江苏官费待遇的医学专业学生魏立功获得了俄国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 留俄教育在学生就读专业上表现出明显简单化倾向,主要受清政府为留俄教育设定的目的、中俄关系、俄方态度、俄国教育水平等因素制约。具体而言,一方面取决于清政府对俄国发展程度与教育水平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深受中俄关系影响。就其时清政府对俄国发展程度与教育水平的认识而言,虽然俄国已然步入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大为增强,但其政体仍属沙皇统治下的君主专制制度,在清廷眼中,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俄国均无法与英、美、法、德等西方先进国家相提并论,教育领域亦是如此,被留俄学生监督章祖申评价为“法政不如工艺,文学不如武备”,所以很多留俄学生选择攻读俄国较为发达的工艺类专业。从中俄关系角度而论,当时俄国对中国步步紧逼、处处蚕食,中俄两国在外交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加,亟须通晓法律、俄语与外交的人才承担相关事务,加之此时晚清政府意欲走君主立宪之路以维护自身统治地位,亦有学习俄国之意,所以在留俄学生群体之中习法政者也为数不少。与此同时,又由于沙俄威逼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修筑中东铁路特权,使中国一方必须培养相关人才,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故而攻读铁路桥梁专业的留俄学生亦不乏其人。 ……
作者简介
刘振宇,男,1980年生于辽宁鞍山。201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辽宁省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沈阳市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交流史、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文化。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在CSSCI、中文核心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参编、合著学术著作6部,荣获省部级奖励3项。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9¥15.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9.8¥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2.5¥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