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7764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19776466 ; 978-7-5197-7646-6
本书特色
中小律所的管理时常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组织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二是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矛盾,三是发展速度与发展稳定的较量。这三大挑战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邬辉林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平衡”为底层管理思维,结合人员管理、市场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的各个方面,探索出一套以管理好“人”为基础进而实现其他维度管理目标的管理体系。这种独特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对其他中小律所管理者定会有所启发,也会对行业发展有所促进! ——陈少文(陈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律所,作为人合型机构,优秀人才辈出,但组织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近些年,公司制、提成制、团队制、一体化、计点制、做精专、做行业等热点议题频频出现,说明律师行业正在寻求蜕变突破。但真正能够理解组织与人性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论,又不急于求成,而是通过组织试点、迭代探索的方式成功实践的律所管理者特别少,邬辉林主任正是其中之一。本书集成了他多年的思考和实践,值得追求组织基业长青的律所管理者,特别是中小律所的管理者认真研读,强烈推荐。 ——莫琼 智行合CEO、创始合伙人此书作者基于自身长期的管理实践和摸索,分别从律所的组织特性,发展四要素(人才、客户与市场、治理与决策、薪酬与分配)结合真实事例剖析,科学而坦诚地论述了律所在财务、人事、风控、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管理方法,更坦诚地分享了个人对经典管理原理在中小型律所管理中的运用与得失反思,并系统地思考和总结出一套中国特色的中小型律所经营管理之道,对于中小型律所的合伙人、从事律所经营管理的管理人以及从事中国律师行业管理的政府官员而言,此书无疑是十分难得的实践指南和管理“宝典”。 ——乔文骏 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在国内,真正尝试从管理学意义上讨论律所组织的专著恐怕是凤毛麟角。必须承认,由于理论模型的自觉运用,许多基于实践经验提出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如果管理**线的律所领导者们都像本书作者这样,不再局限于定性分析,而是有能力以规范的话术讲述自己的管理故事,那么中国律所的发展才可能摆脱狭隘和盲从,真正步入组织管理的时代。 ——孙学致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独立管理人本书作者从管理学科的角度,系统性地提炼、总结了相当多的管理思维、方法,这些值得广大中小律所关注和思考。行业内优秀的律所管理者更加稀缺,本书作者是我省青年律师中的佼佼者,也是省律协常务理事,很早从创始人班子这一代接班,并能够实现律所更好的发展,这得益于其在律所管理上持续投入精力、对律所管理问题深入研究。隆重推荐本书给我们更多的中小律所主任、合伙人及关注律师行业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客观认识律所管理,科学规划律所发展。 ——郑金都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主任
内容简介
本书由智合研究院和专业律所管理者共同撰写完成,对于中小律所如何科学管理、有效运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本书分为七篇:**篇为律所管理有何不同,第二篇为律所管理是系统性工程,第三篇为人才篇:围绕律所的核心资产(人才)的工作,第四篇为律所市场篇,第五篇为律所如何科学治理和决策,第六篇为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第七篇为技术管理篇。通过不同的角度,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实案例,对于律所如何进行专业话管理提出了丰富的经验和建议。
目录
目 录
**章 律所管理有何不同
案例:徐宁的故事——好律师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
**节 律所是弱管理组织
第二节 不愿意管又不愿意被管的律师
第三节 律所管理者的优先特质
本章总结
第二章 律所管理从何处入手
**节 时间管理是**要务
第二节 律所管理矩阵,管理事务的侧重与平衡
第三节 不同发展阶段的关注重点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人才:围绕律所的核心资产(人才)的工作
案例:梁英的故事——招人难,留人也难,“黄金一代”律所的没落
**节 律所的人才战略是什么
一、律所的人才战略是“长出来的”
二、律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三、优秀人才如何获得
四、如何驱动人才与律所间的相互成就、相互赋能
第二节 律所如何招聘
一、律所招聘的特殊性
二、招聘的流程和工具
第三节 律所如何培养
一、中小律所人才培养的困局
二、科学的职业带教体系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客户与市场:律所如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节 律所的市场定位和策略选择
一、律所的市场定位
二、律所的市场策略
三、对于未来趋势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律所“市场部”的争论
一、理想中的律所“市场部”的三重职能
二、憋屈的律所“市场部”
三、律所“市场部”的替代方案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治理与决策:律所如何科学治理和决策
**节 律所治理结构的本质、支撑体系、具体构建
一、合伙制律所的治理体系越来越公司化
二、律所组织的三大支撑体系
三、海泰“三大支撑体系”的实践之路
第二节 律所决策方法论——科学+民主
一、摆脱文科定性思维,避免非理性偏差
二、洞见细节,问题导向
三、科学调研、收集数据、定量分析
四、充分酝酿、重点沟通
五、开会表决
六、当场唱票、鼓舞士气
第三节 分所管理
一、律所分所的定位——加盟模式还是直营模式
二、设立分所的考量要素
三、分所管理的事权归属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
一、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律所职业经理人
二、如何为职业经理人设置薪酬机制与考核指标
三、职业经理人的职责边界是什么
本章总结
第六章 薪酬与分配: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节 “公司制”是否一定比“提成制”好
第二节 海泰的三次薪酬体系改革
一、**次改革——专业分工的试水
二、第二次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激活生产力
三、第三次改革——中道而止的“公司制”
第三节 海泰的“公司制”探索——三个试点团队的实践
一、三个试点团队的实践
二、七星团队的“公司制”试点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
三、薪酬分配机制设计的底层逻辑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技术管理:处理关键点和典型问题
**节 财务管理
一、“基金留存”还是“刚性预算”
二、现金流管理
三、成本分担制与利润决算制
第二节 风控规范
一、风控委员会与值班
二、利冲补偿制度
三、客户保护机制
四、内部仲裁机制
第三节 人事管理
一、如何看待校园招聘
二、人事背景调查程序
三、如何对待与处理人事流动
第四节 文化福利、基础设施、信息化
一、文化建设
二、基础设施
三、信息化数字化
本章总结
第八章 经典管理原理在律所管理中的运用与反思
**节 激发人的善意与激情
第二节 平衡管理
第三节 减少冗余管理
第四节 减少非受迫性失误
第五节 避免“羊群效应”
本章总结
附录一 “海泰·七星团队”笔试题(开卷)
附录二 “海泰·七星团队”笔试评分表
附录三 “海泰·七星团队”面试问题清单
附录四 律师带教阶段性评估与指导意见
附录五 非理性思维自查清单(九类)
附录六 管理学书目
后 记
作者简介
邬辉林,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主任,宁波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邬辉林长期从事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的运营工作,在律所运营方面大胆尝试机制创新,包括律所公司制试点、子品牌战略,专业团队孵化培育与大后台建设等改革措施。在其任内,海泰律师事务所从一家20余人的中小所发展成为超过200人的区域大所,并成为宁波市总营收、人均创收*高的律所之一,邬辉林直接领导的“七星团队”是宁波律师行业创收、人均、机制均名列前矛的明星团队。 董宇洲,智合合伙人,智合高级研究员。董宇洲具有多年法律行业研究经验,专注于中外法律服务市场研究、律所管理研究,长期担任智合旗舰领导力课程“律所领导力与发展战略课程”(Law Firm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Course,LLMC)课程负责人。 吴梦奇,智合研究员。吴梦奇曾采访或参与采访国内众多一线律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撰写输出一系列行业观察、专访报道文章,并参与编写《中国律所访谈:四十周年纪念版》《中国法律市场观察》等图书。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47.2¥59.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15.0¥20.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24.8¥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1¥59.8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
¥24.9¥42.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圆圈正义
¥25.4¥46.0 -
法政纠结-北洋政府时期罗文干案的告诉与审断
¥24.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