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胡适励志文选
读者评分
5分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胡适励志文选

选取胡适精品美文,内容涵盖了他对社会问题的种种思考、对亲人朋友的缅怀思念、对时代风云变幻中出现的新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胡适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大家风貌。

1星价 ¥10.8 (3.0折)
2星价¥10.8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弘毅6***(三星用户)

简装,包邮,有塑封,无损,不厚。

2024-04-05 19:34:1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8107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页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15810768 ; 978-7-5158-1076-8

内容简介

  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的一生不卑不亢,一直坚持着民主、科学、自由、容忍,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他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里栖息着幸福和真理,他让人懂得了所谓真正的强大,其实是兼容并包的文化,独立自主的思想。《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胡适励志文选》所选胡适的精品美文,语言浅显易懂,睿智风趣,但又包含深邃的哲学思想,引入深思。内容涵盖了他对社会问题的种种思考、对亲人朋友的缅怀思念、对时代风云变幻中出现的新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胡适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大家风貌。

目录

归国杂感

不朽—一我的宗教

论贞操问题——答蓝志先

不老——跋梁漱溟先生致陈独秀书

问题与主义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期做的

我对于丧礼的改革

“我的儿子”

新思潮的意义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发起《读书杂志》的缘起

先母行述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答萧宜森

十七年的回顾

差不多先生传

读书

爱国运动与求学

欧游道中寄书

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漫游的感想

寄吴又陵先生书

我们走那条路

九年的家乡教育

朋友与兄弟——答王子直

追悼志摩

惨痛的回忆与反省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领袖人才的来源

《四十自述》自序(节选)

信心与反省

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

大众语在那儿

悲观声浪里的乐观

纪念“五四”

追忆曾孟朴先生
展开全部

节选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胡适励志文选》:我那年只有十四岁,求知的欲望正盛,又颇有一点文学的兴趣,因此我当时对于《时报》的感情比对于别报都更好些。我在上海住了六年,几乎没有一天不看《时报》的。我记得有一次《时报》征求报上登的一部小说的全份,似乎是《火里罪人》,我也是送去应征的许多人中的一个。我当时把《时报》上的许多小说、诗话、笔记、长篇的专著都剪下来分粘成小册子,若有一天的报遗失了,我心里便不快乐,总想设法把它补起来。我现在回想当时我们那些少年人何以这样爱恋《时报》呢?我想有两个大原因:**,《时报》的短评在当日是一种创体,做的人也聚精会神的大胆说话,故能引起许多人的注意,故能在读者脑筋里发生有力的影响。我记得《时报》产生的**年里有几件大案子:一件是周生有案,一件是大闹会审公堂案。《肘报》对于这几件事都有很明决的主张,每日不但有“冷”的短评,有时还有几个人的签名短评,同时登出。这种短评在现在已成了日报的常套了,在当时却是一种文体的革新。用简短的词句,用冷隽明利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不消费工夫去点句分段,不消费工夫去寻思考索。当日看报人的程度还在幼稚时代,这种明快冷刻的短评正合当时的需要,我还记得当周生有案快结束的时候,我受了《时报》短评的影响,痛恨上海道袁树勋的丧失国权,曾和两个同学写了一封长信去痛骂他。这也可见《时报》当日对于一般少年人的影响之大。这确是《时报》的一大贡献。我们试看这种短评,在这十七年来,逐渐变成了中国报界的公用文体,这就可见它们的用处与它们的魔力了。第二,《时报》在当日确能引起一般少年人的文学兴趣。中国报纸登载小说大概*早的要算徐家汇的《汇报》。那时我还没有出世呢。但《汇报》登的小说一大部分后来汇刻为《兰苕馆外史》,都是《聊斋》式的怪异小说,没有什么影响。戊戌以后,杂志里肘时有译著的小说出现,专提倡小说的杂志也有了几种,例如《新小说》及《绣像小说》(商务)。日报之中只有《繁华报》(一种“花报”),逐日登载李伯元的小说。那些“大报”好像还不屑做这种事业(这一点我不敢断定,我那时年纪太小了,看的报又不多,不知《时报》以前的“大报”有没有登小说的)。那时的几个大报大概都是很干燥枯寂的,他们至多不过能做一两篇合于古文义法的长篇论说罢了。《时报》出世以后每日登载“冷”或“笑”译著的小说,有时每日有两种冷血先生的白话小说,在当时译界中确要算很好的译笔。他有时自己也做一两篇短篇小说,如福尔摩斯来华侦探案等,也是中国人做新体短篇小说*早的一段历史。《时报》登的许多小说之中,《双泪碑》*风行。但依我看来,还应该推那些白话译本为*好。这些译本如《销金窟》之类,用很畅达的文笔,作很自由的翻译,在当时*为适用。倘《几道山恩仇记》(Count of monte cristo)全书都能像《销金窟》(此乃《恩仇记》的一部分)这样的译出,这部名著在中国一定也会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了。《时报》当日还有“平等阁诗话”一栏,对于现代诗人的绍介,选择很精。诗话虽不如小说之风行,也很能引起许多人的文学兴趣。我关于现代中国诗的知识差不多都是先从这部诗话里引起的。我们可以说《时报》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为中国日报界开辟一种带文学兴趣的“附张”。自从《时报》出世以来,这种文学附张的需要也渐渐的成为日报界公认的了。这两件都是比较*大的贡献。此外如专电及要闻,分别轻重,参用大小字,如专电的加多等等,在当日都是日报界的革新事业,在今日也都成为习惯,不觉得新鲜了。我们若回头去研究这许多习惯的由来,自不能不承认《时报》在中国日报史上的大功劳。简单说来,《时报》的贡献是在十七年前发起了几件重要的新改革。这几件新改革因为适合时代的需要,故后来的报纸也不能不尽量采用,就渐渐的变成中国日报不可少的制度了。……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年),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在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