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

包邮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

1星价 ¥59.5 (7.6折)
2星价¥59.5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46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6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33346454 ; 978-7-5333-4645-4

内容简介

  《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经”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流变。一直以来的经学研究主要围绕经书及其注解展开,而很少涉及“经”这一概念本身。该书跳出传统研究框架,从观念史的角度,将“经”作为古代的一种特有观念进行研究。作者认为,“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一个观念,并长期支配着中国古人的思想和行为。它既不是宗教学意义上的“经”(Bible),也不是文学、文献学意义上的classics,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典”。该书认为,中国古代的“经”观念包括圣(人的要素)、道(理的要素)、文(物的要素)三大要素,以及神圣性、指导性等特征。“经”观念是中国古代的基础观念之一,支配了整个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遵循历史发展脉络,详细探讨了从先秦六艺的产生,到清末考据学视域中的经观念,认为中国传统“经”观念存在一个内在的矛盾,即经与经书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经观念和经学的发展变化。经是神圣的,而经书是具体的,当把经书作为经的时候,意味着经书的内容具有了某种绝对真理性,而这与经书的“肉身凡胎”甚至颇有讹舛的客观内容形成矛盾。超过客观的经书,就会带来任意解释的弊病,拘守经书,则将削弱经的神圣性。经观念正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衍变,并深刻影响着思想史的发展。该书对于中国古代经学史、思想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目录


导论
一、观念与观念史研究
二、经与经观念
三、经观念研究的意义
四、当前经观念研究的缺位
五、经观念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章 从艺到经:经的产生及其内涵
**节 六经之“六”的成立
第二节 六经之“经”的成立
第三节 “经”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以经治国:作为政治典范的经
**节 政治系统中经权威的确立
第二节 经观念在政治运作中的应用
第三节 经的政治典范地位的丧失

第三章 章考句析:作为学术志业的经
**节 新旧经观念转换的逻辑
第二节 新经学疏离政治
第三节 学术化经学的表现及其弊端

第四章 众经纷杂:经的扁平化倾向
**节 传注的经书化
第二节 佛道经书与儒经并称
第三节 集部超越经部

第五章 呼唤圣道:经中之道的重新发现
**节 道重新发现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道的新内涵及其与经的关系
第三节 宋初对“求道于经”观念的继承

第六章 从经到理:经观念的“哥白尼革命”
**节 四子与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 理学视域下的经观念
第三节 理学视域下的疑经思潮
第四节 经学与理学关系辨析

第七章 明经致用:宋代实学视域中的经观念
**节 经世实学的源流
第二节 经与经世实学
第三节 理学与经世实学经观念的差异

第八章 回归圣经:经权威的重建与*终解体
**节 明代后期对经权威的呼唤
第二节 考据通经:清代经观念的逻辑
第三节 考据对经权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景年,男,1983年生,山东嘉祥人,现为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山东大学在读博士。性喜实证之学,于儒家经学尤多致力,志在以朴实考据之学,探究中国学术思想史之真相,已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