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琴研究文集(吴门医派代表医家研究文集)

柯琴研究文集(吴门医派代表医家研究文集)

1星价 ¥61.2 (7.2折)
2星价¥61.2 定价¥8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861219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47861219 ; 978-7-5478-6121-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医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是吴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在国内久负盛名,世称“吴中医学甲天下”。吴门医派借以“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特征,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影响广泛。吴门医派学术薪火相传,至今未衰,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利用。吴门医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其传承与发展推动着我国中医学的进步,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吴门医派代表性医家的学术与人文思想的整理与总结,用以指导当今的中医临床实践,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之重要举措。吴中名医辈出,著述洋洋,成就了吴中医学的辉煌。其中医名显著者有薛己、倪维德、王安道、缪希雍、吴有性、李中梓、喻昌、张璐、叶桂、薛雪、柯琴、周扬俊、徐大椿、尤怡、王洪绪、陆九芝、曹沧洲等,吴门医派代表性医家大多出自明清两代。为了传承吴门医家的临床诊疗特色,彰显吴中医学的学术内涵,学以致用,提升当下临证能力,我们选择薛己、吴有性、喻昌、张璐、叶桂、缪希雍、李中梓、尤怡、薛雪、徐大椿、柯琴共11位吴门医派代表医家,汇聚当代学者对这些医家的研究成果,编著《吴门医派代表医家研究文集》丛书,分上、下集出版,以冀对当今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贡献。

内容简介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生卒年失考。柯琴生活的年代约在清代康熙、雍正之间(1662-1735),后来他寄居吴地的虞山(今江苏常熟)而终老于此,在此写就了传世名著《伤寒来苏集》。柯氏主张六经分证,认为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脱六经,伤寒之中*多杂病,同样可以按六经论治,故柯氏认为《伤寒论》并不是单单研究伤寒病的,而是“能令百病兼赅于六经”。由此,柯琴对仲景之《伤寒论》以证名篇,重新编次。汇集六经诸论,各以类从,再益以注释,别出心裁地创立经界学说,不落前人窠臼,可谓补偏救弊,切中肯綮,给后人以莫大的启示。本书辑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吴门医派代表医家柯琴的研究文献,以生平著述辑要、医学思想研究、临床证治探讨

目录

1 生平著述辑要

3 柯琴碑传/欧阳八四

4 柯韵伯的生平及其对伤寒注疏的贡献/薛 盟

10 柯琴与《伤寒来苏集》/赵辉贤

17 《伤寒来苏集》评述/薄立宏 张大明

20 《伤寒来苏集》书名探/曹顺明

21 柯琴著作序跋集要/周 曼 欧阳八四

27 柯琴、周南与吉益东洞之《类聚方》暨周南其人考/俞雪如

31 试评《伤寒论》注疏三大家———柯琴、吴谦、李彦师/沈敏南

36 读《柯氏伤寒论注疏正》后的几点意见/李今庸

41 医学思想研究

44 清代医家柯琴学术思想揽要/贺学林 李剑平

49 试论柯韵伯的医学成就/张迪蛟

53 论柯琴的学术成就/林 阳 李 宇

56 柯韵伯学术思想管窥/蔡定芳

60 柯琴学术思想探讨/张友堂

64 柯韵伯兵法类比医理学术思想探讨/李惠义 贾 鹏

68 柯琴伤寒学术思想/李泽明

74 柯琴错简思想探析/郭海英

77 柯琴治《伤寒论》之创见/杨 利

80 试评柯琴对《伤寒论》的整理编次/李金田

85 谈对柯韵伯运用《内经》疏证《伤寒论》的认识/薛 盟

90 柯琴《伤寒来苏集》学术思想评述/盛燮荪 沈敏南

95 柯琴《伤寒来苏集》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杨 军

99 《伤寒来苏集》辨证论治思想浅探/薛 军

103 从《伤寒来苏集》编次方法浅析柯琴辨证论治思想/赵军礼

106 《伤寒来苏集》阴阳之所指/李庆胜 任红艳

110 从《伤寒来苏集》初窥柯韵伯六经新论/李 敏 荆 鲁

118 从《伤寒论翼》看柯韵伯在学术上的创见/宋俊生

122 对柯琴的《伤寒论翼》浅识/郁保生

126 柯韵伯《伤寒论翼·平脉准绳》学术思想探讨/李惠义

129 《伤寒附翼》学术思想述评/唐 凯

133 柯琴对仲景“合病、并病”理论的阐述与发挥/李惠义

137 柯韵伯力斥传经之非/李惠义

139 柯琴“温病症治散见六经”学术思想探讨/李惠义 李 飞

142 柯琴六经类方法的由来及意义/杨金萍

145 柯琴的《伤寒论》六经观初探/高桂郁

149 柯琴“六经表证论”求探/刘振杰

154 试论柯琴“六经为百病立法”之说/王再涛

157 试述柯琴先生的六经纵横论/叶光明 鞠春英

163 柯琴六经地面说浅释/郭 伟 郭杨志 杜 娟

165 柯琴经界学说之研究/李惠义

171 临床证治探讨

173 基于“阳明为成温之薮”论柯琴的温病观/张 明 朱 辉

177 略论“阳明为成温之薮”/周 珉

180 柯琴临床辨证观述要/沈 强

183 柯韵伯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李惠义

185 柯韵伯学术思想临床观/李惠义 姜玉芳

189 柯琴“六经辨证”精义阐微/杨金萍

194 试论柯韵伯———阳明为三阴实邪出路的论据/成奉觞

195 论柯琴“痉之属燥”说/杨金萍

199 柯韵伯脾胃学说探讨/李惠义

203 疾病诊治应用

206 疾病诊治

206 柯韵伯临床经验简介/李永宸

207 柯琴否定蓄水蓄血为太阳腑证探讨/李惠义

211 柯韵伯对暑温病证的认识与发挥/赵雄龙

213 李培生教授对柯韵伯学术思想之发挥/陈秭林 段 晓 邱明义

217 方药应用

217 柯韵伯开创仲景方剂学说体系/李惠义

222 浅谈柯韵伯经方研究之思路/文小敏

225 略论柯琴对“方论”的贡献/韩育斌

229 柯韵伯《伤寒论》六经方药证三级分类系统/陈秭林 幸 超

邱明义 段 晓 杨晓轶

233 试探《伤寒来苏集》中的“方证思想”/周豪坤 钱俊华

237 柯琴“以方名证”思想对吉益东洞“方证相对说”的影响/俞雪如

241 柯韵伯《伤寒附翼》经方研究特色探析/符 强 顾皓雯 周 璇

246 柯琴《制方大法》初探/刘万山 宫崇哲

250 柯韵伯《伤寒论翼·制方大法》学术思想简介/麦沛民 李任先

254 从柯琴对桂枝汤的运用谈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朱 虹 王灿晖

259 柯琴对桂枝汤用药之论探析/张培丽

262 对《伤寒附翼》中麻黄升麻汤几点不同的见解/郑遂牟

267 从柯琴之六经观辨析大柴胡汤证的归属———兼考证《伤寒论》

大柴胡汤的组成/武夏林 潘华锋 史亚飞

271 浅谈柯韵伯对乌梅丸的发挥及临床应用/蔡文就

276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俊华,苏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葛惠男,曾任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苏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市劳模。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苏州著名中医黄一峰,在中医内科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很深造诣,有吴门医派用药精当、拟方严谨的特点。欧阳八四,苏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主任、苏州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苏州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小儿脑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理事、耳针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医学流派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文献与流派研究分会常务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