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790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12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020179091 ; 978-7-02-017909-1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总体介绍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是普通读者阅读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和基础书。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历史超过60年。这套丛书旨在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呈献给普通读者,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品鉴古典文学可靠版本。这套丛书以中国历代文学经典名著、诗文名家作品为对象,约请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整理注释,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质量可靠且方便阅读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书和入门书。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是在“读本丛书”的基础上进行分化重组(四大名剧和小说部分另做新丛书)、遴选再版、增补扩充而成。该丛书分批编辑出版,**辑于2017年12月出版,第二辑于2020年1月出版。第三辑于2021年1月出版。2022—2023年目前推出的为第四辑。 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是一套古典文学普及读本,丛书以选本为主,撷取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把古典文学*精华的部分呈现给读者。 二、时间从先秦至晚清,贯穿中国古代历史,文体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赋、乐府、词、散文、戏曲等主要文体。 三、整理者皆是学殖深厚的学者,如钱锺书、王伯祥、俞平伯、余冠英、游国恩、唐圭璋、萧涤非、夏承焘等,他们都是当代学术大家、名家,工作严谨细致,认真规范。这些图书也是他们的代表作。 四、众多图书经过几代读者的认可,具有良好的品质口碑。 五、丛书至今历时六十余年,图书经过多次再版修订和编辑加工,质量日臻完善。 六、本次出版,所有图书皆重排、重编、重校,版式、封面设计典雅大方。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第四辑) 1. 先秦诗选增订版(赵敏俐 刘国民 选注) 2. 汉魏六朝诗选(陈庆元 于英丽 选注) 3. 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选注) 4. 宋诗选(张鸣 选注) 5. 金元诗选(邓绍基 选注) 6. 明诗选修订版(杜贵晨 选注) 7. 清诗选(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选注) 8. 左传选译(沈玉成 译注) 9. 刘禹锡诗选(阎琦 邱晓 选注) 10. 宋词选(胡云翼 选注) 11. 周邦彦选集(蒋哲伦 选注) 12. 陆游选集(王水照 高克勤 选注) 13. 聊斋志异选(张友鹤 选注) 14. 林则徐选集(杨国桢 选注) 15. 严复选集(周振甫 选注) 16. 王国维诗词选(陈永正 选注)

内容简介

《周邦彦选集》收录周邦彦词101首、诗20首、文(包括赋作)7篇。本书将周邦彦诗文词同时选录,旨在使读者对周邦彦的创作情况有完整的了解。每篇作品的“本文”和“注解”后面都有一段“说明”作简要提示,另有“集评”收录有关清真词及其少量赋作的历代评论,*后附录总评辑要(即古代词学评论著作对周词的总体评价)。作者对作品文辞的注释,对主旨和艺术手法的解析,对作品的整体评价,都讲的深入浅出,既专业、又便于理解,行文通畅易懂。这是一部学术质量较高的选本,既可满足已有一定文化底子的读者进一步加强文学修养的需要,且亦有助于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用为参考。

目录

目录

新版说明

前言

词瑞龙吟(章台路)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华胥引(川原澄映)

意难忘(衣染莺黄)

宴清都(地僻无钟鼓)

兰陵王(柳阴直)

锁窗寒(暗柳啼鸦)

隔浦莲近拍(新篁摇动翠葆)

苏幕遮(燎沉香)

四园竹(浮云护月)

蓦山溪(湖平春水)

侧犯(暮霞霁雨)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荔枝香近(照水残红零乱)

水龙吟(素肌应怯余寒)

六丑(正单衣试酒)

塞垣春(暮色分平野)

扫花游(晓阴翳日)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满庭芳(风老莺雏)

花犯(粉墙低)

大酺(对宿烟收)

霜叶飞(露迷衰草)

法曲献仙音(蝉咽凉柯)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应天长(条风布暖)

玉楼春(大堤花艳惊郎目)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品令(夜阑人静)

木兰花令(郊原雨过金英秀)

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

菩萨蛮(银河宛转三千曲)

丑奴儿(肌肤绰约真仙子)

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

蝶恋花(蠢蠢黄金初脱后)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少年游(并刀如水)

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还京乐(禁烟近)

解连环(怨怀无托)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倒犯(霁景)

木兰花令(歌时宛转饶风措)

蓦山溪(楼前疏柳)

南柯子(宝合分时果)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鹤冲天(梅雨霁)

解语花(风销绛蜡)

锁阳台(山崦笼春)

锁阳台(白玉楼高)

过秦楼(水浴清蟾)

解蹀躞(候馆丹枫吹尽)

蕙兰芳引(寒莹晚空)

六幺令(快风收雨)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氐州**(波落寒汀)

尉迟杯(隋堤路)

塞翁吟(暗叶啼风雨)

绕佛阁(暗尘四敛)

庆春宫(云接平冈)

满江红(昼日移阴)

丁香结(苍藓沿阶)

三部乐(浮玉飞琼)

西河(佳丽地)

一寸金(州夹苍崖)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浪淘沙慢(晓阴重)

浪淘沙慢(万叶战)

西平乐(稚柳苏晴)

玉烛新(溪源新腊后)

南乡子(晨色动妆楼)

南乡子(户外井桐飘)

南乡子(轻软舞时腰)

望江南(歌席上)

望江南(游妓散)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浣溪沙(日薄尘飞官路平)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浣溪沙(日射欹红蜡蒂香)

点绛唇(孤馆迢迢)

点绛唇(辽鹤归来)

点绛唇(征骑初停)

点绛唇(台上披襟)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诉衷情(堤前亭午未融霜)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一落索(杜宇催归声苦)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醉桃源(冬衣初染远山青)

红窗迥(几日来)

南浦(浅带一帆风)

月下笛(小雨收尘)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诗薛侯马并序

天赐白并序

元夕

漫成二首(选一)

楚村道中二首(选一)

无题

曝日

春雨

偶成

芝术歌并序

仙杏山

过羊角哀左伯桃墓

楚平王庙

凤凰台

越台曲

天启惠酥四首(选一)

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谩书

开元夜游图并序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五首(选一)

文汴都赋

祷神文并序

插竹亭记

重进《汴都赋》表

睦州建德县清理堂记

跋李龙眠《归去来图》

续秋兴赋并序

附录总评辑要


展开全部

节选

兰陵王〔1〕 柳 柳阴直〔2〕。烟里丝丝弄碧〔3〕。隋堤上〔4〕、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5〕。登临望故国〔6〕。谁识、京华倦客〔7〕。长亭路〔8〕、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9〕。闲寻旧踪迹〔10〕。又酒趁哀弦〔11〕,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12〕。愁一箭风快〔13〕,半篙波暖〔14〕,回头迢递便数驿〔15〕。望人在天北〔16〕。凄恻〔17〕。恨堆积。渐别浦萦回〔18〕,津堠岑寂〔19〕。斜阳冉冉春无极〔20〕。念月榭携手〔21〕,露桥闻笛〔22〕。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1〕《兰陵王》:据《钦定词谱》,此调由周邦彦首创。陈本注“越调”。本词作年说法不一,从“京华倦客”句推断,约作于元丰末至元祐初,时周邦彦为太学正,“居五岁不迁”,故有厌倦之意。 〔2〕柳阴直:汴堤(见下“隋堤”注)为人工开筑,故其上所栽柳树笔直成行。此从树阴写柳。 〔3〕烟:指薄薄的雾气。丝丝:形容柳条的细长轻柔。弄碧:形容绿柳在和风中袅娜飘拂的情状,“弄”字出于张先《天仙子》词“云破月来花弄影”。 〔4〕隋堤:隋炀帝时开凿的通济渠,自洛阳至淮水沿渠筑堤,沿堤栽柳,后人称之为隋堤。这里指汴京城外的一段堤岸,是北宋时京都旅客来往必经之路。陈注:“隋炀帝疏洛为河,抵江都宫,道皆种柳。” 〔5〕绵:喻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状如绵絮,故云。 〔6〕“登临”句: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故国:此指故乡。 〔7〕京华倦客:作者自指。因长期旅居京城产生了厌倦苦闷的情绪。京华,京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8〕长亭:古代交通要道上十里置一长亭,五里置一短亭。这里指送行的地点。 〔9〕“应折”句:古人送行,攀折柳条相赠。过千尺:极言离别送行之频繁。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诗二首之二:“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10〕旧踪迹:指过去聚会或送别的地方。 〔11〕酒趁哀弦:饮酒饯行时伴奏离别的乐曲。趁,跟逐、伴随的意思。 〔12〕“梨花”句:旧俗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是寒食节,禁烟禁火。清明节早晨宫中把榆柳钻取的新火赐给近臣,称榆火。这句说:正是梨花盛开,榆火新点的寒食节前后。 〔13〕一箭风快:形容船行顺风,快如飞箭。 〔14〕半篙波暖:春江水涨,撑船的竹篙一半没入水中。篙,竹制撑船工具。 〔15〕迢递:遥远的样子。驿(yì义):驿站,古代传递公文的人住宿和换马的场所。 〔16〕望人在天北:行者从汴京向南行,行过几站路程,回过头看,再也望不到远在天北的友人了。 〔17〕凄恻:心情悲伤。江淹《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18〕别浦:送行的水边。萦回:水流回旋。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穷岛屿之萦回。” 〔19〕津堠(hòu厚):指渡口码头。堠,古代记里程的土堡,五里一堠。岑(cén)寂:冷清寂寞。 〔20〕冉(rǎn染)冉:缓慢地移动。春无极:春满人间,春色无边。 〔21〕月榭(xiè谢):月光下的台榭。榭,有屋顶的台,供人歌舞游乐的场所。 〔22〕露桥闻笛:谓深夜在沾满露珠的桥上欣赏笛声。 这首词题为咏柳,其实并非一般的咏物之作,而是借柳起兴,引出送别的主题,并寄寓作者长期旅居京都的厌倦苦闷情绪。全词分三叠。**叠从隋堤上的柳阴落笔,抒写作者多次登堤送别的羁旅思乡之情。第二叠由眼前的离宴转而设想别后的寂寞和凄凉。“愁一箭风快”以下是从行者设想。第三叠“渐别浦萦回”起从送者设想。自“念月榭携手”以下总写别后相互思念的情景,从而结束全篇。这样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铺叙,反复吟叹,欲吐又吞,以倾诉作者临别忧伤和抑塞难舒的羁旅愁情。据南宋毛(jiān间)《樵隐笔录》载:“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可知当日传唱之盛况。 《碧鸡漫志》:世间有《离骚》,惟贺方回、周美成时时得之。贺《六州歌头》《望湘人》《吴音子》诸曲,周《大酺》《兰陵王》诸曲,*奇崛。或谓深劲乏韵,此遭柳氏野狐涎吐不出者也。 《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其谱传自赵忠简(鼎)家。忠简于建炎丁未九日南渡,泊舟仪真江口,遇宣和大晟乐府协律郎某,叩获九重故谱,因令家伎习之,遂流传于外。 《草堂诗余正集》:快匀。“闲寻旧踪迹”以下不沾题,而宣写别怀,无抑塞。“斜阳”句淡宕有情。 《介存斋论词杂著》: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然周美成《兰陵王》、东坡《贺新凉》,当筵命笔,冠绝一时。碧山之《齐天乐》咏蝉,玉潜之《水龙吟》咏白莲,又岂非社中作乎? 《宋四家词选》: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望”字、“念”字尤幻。 《白雨斋词话》: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遽窥其旨。如《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句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处。故下文接云“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书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云韶集》:意与人同,而笔力之高,压遍今古。又沉郁,又劲直,有独往独来之概。 《谭评词辨》:已是磨杵成针手段,用笔欲落不落。“愁一箭风快”等句之喷醒,非玉田所知。“斜阳冉冉春无极”七字,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艺蘅馆词选》:“斜阳”七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提起。 《海绡说词》:托柳起兴,非咏柳也。“弄碧”一留,却出“隋堤”;“行色”一留,却出“故国”;“长亭路”复“隋堤上”,“年去岁来”复“曾见几番”,“柔条千尺”复“拂水飘绵”;全为“京华倦客”四字出力。第二段“旧踪”,往事,一留;“离席”,今情,一留;于是以“梨花榆火催寒食”一句脱开。“愁一箭”至“数驿”三句,逆提;然后以“望人在天北”合上“离席”作歇拍。第三段“渐别浦”至“岑寂”,乃证上“愁一箭”至“波暖”二句,盖有此“渐”,乃有此“愁”也;“愁”是逆提,“渐”是顺应。“春无极”正应上“催寒食”;“催寒食”是脱,“春无极”是复。“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是“离席”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仍用逆挽。周止庵谓:“复处无脱不缩,故脱处如望海上仙山。”词境至此,谓之不神不可也。(罗校本) 乔批《片玉集》:古今绝唱,必须记诵。**过变入情。“望人”句,两宋词人有作一四字句,有作二三字句,仍应是一四字句。“渐别浦”以下又回入景,此神力也。 夏闰庵云:有此二语(指“梨花”句和“斜阳”句)顿挫之力,以下便一气奔赴。(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引)

作者简介

蒋哲伦,女,1936年生,江苏靖江人。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任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和研究。发表《清真淮海词风之异同》、《意内言外与词学正变观》等多篇论文,其中,《石林词和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1991年获中国韵文学会授予的“夏承焘词学奖”。先后出版《词别是一家》、《周邦彦选集》、《唐宋词书录》、《花庵词选导读》、《千古佳词》、《石林词笺注》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