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904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4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300190495 ; 978-7-300-19049-5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既有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勾稽、比对、印证,得出这样的结论:楚地宗教中的仪式、祭歌等,是楚辞诸文本的结构性根源;而宗教仪式、歌谣、意象中所包含的沉溺、倾诉、拯救等情感功能,也赋予楚辞以深厚而悠远的抒情性特征。楚辞是从原始宗教的泥土中盛开的文学之花,“香草美人”是中国文学 的原型意象之一。
目录
**章楚文化概述
一、芈姓部落的迁徙及其文化渊源
二、周公变革与周楚文化差异
三、楚地的土著文化
四、楚文化与楚淫祀之风
第二章屈原的职掌与《天问》的性质
一、“左徒”和“三闾大夫”
二、屈原与楚国的巫史传统
三、《天问》中的巫史内容
四、《天问》的问句形式
五、《天问》所体现的屈原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章《九歌》与南楚巫祭文化
一、“九歌”溯源
二、“东皇太一”为舜考
三、《九歌》祭仪杂考
四、《九歌》与屈原
第四章《离骚》的祭歌模式研究
一、《离骚》的祭歌结构
二、《离骚》中的“人神恋爱”
三、《离骚》中的巫祭意象和习语
四、《离骚》的抒情方式
第五章“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一、汉人对楚辞的接受
二、用原始意象筑起的精神家园
三、“香草美人”与“发愤抒情”的怨刺传统
第六章楚辞的文化意义
一、“祛魅”的文化与“附魅”的文化
二、楚辞作为一种文化范型
三、楚辞作为一种文化因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和文化研究,曾在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高校任教,出版有《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2008)、《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2009)、《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2012)等著作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