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527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22715278 ; 978-7-5227-1527-8
内容简介
本书沿循由哲学理路到文学意涵的写作思路,剖析夯筑在罗蒂新实用主义哲学观和科学观底基之上的文学思想。本书将罗蒂的文学思想溯源至分析哲学、欧陆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及浪漫主义传统,将罗蒂颠覆形而上学、重塑科学文化的哲学改造视为他文学观的理论底色,将他对哲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批评视为助推文学文化兴起的路径。罗蒂推崇文学所激发的多元化、对话、想象力、偶然性,他晕染文学的边界,搁置文学的本质问题,以“真理即有用”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将文本阐释视为读者对文本的使用。在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文学理论框架中,文学之于个人完美,公共团结的伦理意义远胜于文学的审美艺术性,文学是道德进步的基石,是通往人类美好社会的途径,是人类获得救赎的希望。
目录
前言
章 新实用主义文学缘起
节 罗蒂其人
第二节 文学理论渊源
第二章 新实用主义文学的底基
节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
第二节 对科学文化的重塑
第三章 强势文化的“陨落”
节 哲学文化的“陨落”
第二节 科学文化的“陨落”
第四章 文学文化的兴起
节 复兴文学文化的路径
第二节 文学文化含义与地位
第三节 文学文化的特点
第四节 文学文化关涉词
第五节 文学文化VS科学文化
第五章 无本质的文学
节 文学的概念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文论
第三节 文学经典观
第四节 文学批评观
第五节 文学的价值
第六章 文学的伦理功能
节 私人:个人完美
第二节 公共:避免残酷、增进团结
第七章 文本阐释即使用
节 实用主义诠释学与真理观
第二节 作者、文本、读者
第三节 实用主义文本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莉,哲学博士,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2019年8月—2020年7月),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兴趣涉及文学哲学、西方文论、文学伦理学。主持完成教育BU青年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级社科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在《广东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