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241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2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100224147 ; 978-7-100-22414-7
本书特色
挑战欧洲中心主义叙事 塞尔维亚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从膜拜西方到反思欧洲文化的过程中显影,打破了“巴尔干—欧洲”等于“野蛮—文明”的认知模式。 打破偏见和刻板印象 在塞尔维亚对欧洲的想象与欧洲对巴尔干的想象中,误解和偏见是一种常态。书中对种种误解和偏见的研究,为互相理解提供了新的愿景和可能性。 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样本 欧洲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或被塞尔维亚文化吸纳,或被改造。对欧洲形象的反思和批判,正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同样作为后起“他者”的中国应如何为现代性的弊病找到解药,塞尔维亚作家们的反思将会给我们带来启发。
内容简介
塞尔维亚文化中的欧洲形象是如何建构的,又如何反身影响本土文化?有名斯拉夫文学和巴尔干文化研究者佐兰·米卢蒂诺维奇梳理了十四位塞尔维亚作家笔下的欧洲形象,回顾塞尔维亚知识分子与欧洲的对话,勾勒出19世纪至20世纪塞尔维亚的思想地图,呈现了塞尔维亚文化如何在对欧洲文化的盲目崇拜、误解和反思中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局限,完成了自我塑造。
目录
作者简介
佐兰•米卢蒂诺维奇(Zoran Milutinovi?),1962年出生于塞尔维亚,博士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南斯拉夫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现任伦敦大学学院斯拉夫和东欧研究院教授,欧洲科学院成员,主要从事斯拉夫文学和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图书馆里的幽灵:伊沃•安德里奇关于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论述》《为过去而战:伊沃•安德里奇与波斯尼亚的民族主义》《什么是“西方”?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和20世纪早期塞尔维亚文化中的“西方”》等。佐兰还是学术期刊《斯拉夫和东欧评论》《新区域研究》《巴尔干》的编委。 彭裕超,欧洲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教学、文学翻译、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学关系史研究等,出版译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门外文谈
¥16.1¥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东瀛印象记
¥13.2¥35.0 -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30.2¥45.0